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为提高产褥期妇女产后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效果,本研究选取114例产褥期妇女设立对照比较,分析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其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14例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研究组57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15±3.52)岁;对照组57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17±3.64)岁。两组初产褥期妇女在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数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足月分娩的初产褥期妇女;签署相关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无应用相关药物的禁忌症。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疾病患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实施者;资料不完整者[1]。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营养干预与健康知识宣教工作,观察产褥期妇女身体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予以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予以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详细记录产褥期妇女及其家属的联系方式,以便对产褥期妇女出院后的突发状况及时处理;对产褥期妇女进行详细的产后访视工作,密切观察产褥期妇女情绪波动情况,若出现较明显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需及时予以关怀与鼓励,与产褥期妇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产褥期妇女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产后护理知识教育,以讲座等形式对产后健康护理进行准确示范;对产褥期妇女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促进产褥期妇女产后恢复。
1.4疗效观察指标
两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均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分别测试观察两组产褥期产褥期妇女护理期间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标准差(x±s)表示数据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心理状态对比
对两组产褥期妇女均进行SCL-90因子评价,比较结果研究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心理状态对比(x±s,分)
2.2两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对两组产褥期妇女均进行SF-36量表评价,比较结果研究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x±s,分,n=57)
3.讨论
女性在产褥期由于特殊生理阶段,身体免疫机能较差且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常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消极情绪,影响产褥期妇女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3]。临床对产褥期妇女常规采取的护理方案包括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营养干预与健康教育等,且对产褥期妇女产后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不够理想。本研究对产褥期妇女采取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有效优化常规护理干预中存在的缺陷,促进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研究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心理状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产后访视护理干预通过对产褥期妇女情绪波动的密切关注与沟通,使其在护理过程中全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产后恢复。根据研究结果,研究组产褥期妇女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功能(37.21±4.52)分,生理职能(31.29±4.68)分,躯体疾病(40.15±6.84)分,精神健康(49.58±3.52)分,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产褥期妇女及其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产褥期妇女的产后生活质量较高。为进一步促进产褥期妇女产后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产后访视护理干预中应适当结合盆底及功能锻炼,指导产褥期妇女进行盆底肌肉群的收缩与舒张,从而增强产褥期妇女尿道、膀胱、子宫盆底肌的张力支持情况,达到对松弛盆底肌与增加尿道阻力的护理目的,促进产褥期妇女产后盆底肌的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产褥期妇女应用产后方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产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