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2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占80.0%;38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 占95.0%;30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 占75.0%;40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 占100%。对照组患者中24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占60.0%;28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 占70.0%;20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 占50.0%;30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 占75.0%。观察组患者中改变不良习惯、合理休息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按时服药所占比例分别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 有助于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所选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心电图改变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同时排除语言交流障碍患者、智力低下精神障碍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 男22例, 女18例, 中位年龄61.2岁;文化程度分别情况:大学及大专毕业共14例, 中学及中专毕业共19例,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共7例。对照组患者40例, 男21例, 女19例, 中位年龄61.8岁;文化程度分别情况:大学及大专毕业共15例, 中学及中专毕业共20例,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共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除了给予常规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外, 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 并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健康教育护理计划。首先让患者了解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等, 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向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诱因、治疗措施和预防心肌梗死发作等方面知识, 让患者了解相关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让患者知道情绪波动可诱发心肌梗死发作, 嘱咐患者避免情绪波动剧烈, 教会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保持情绪稳定。对患者运动进行指导, 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嘱咐患者要遵照医嘱服药[1-3]。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方面的健康教育, 嘱咐患者改变不良习惯、合理休息及运动、情绪保持稳定、按时服药。
1. 3观察指标自行设计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 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 主要包括改变不良习惯、合理休息及运动、情绪保持稳定、按时服药。
1. 4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调查结果相关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32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占80.0%;38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 占95.0%;30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 占75.0%;40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 占100%。对照组患者中24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占60.0%;28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 占70.0%;20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 占50.0%;30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 占75.0%。观察组患者中改变不良习惯、合理休息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按时服药所占比例分别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较急, 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等, 病情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死亡等。除了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外, 在临床实施治疗前后, 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预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能够帮助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 使患者合理休息和运动, 能够改变患者心理情绪, 使患者情绪保存稳定, 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情况进行服药[4, 5]。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在上述方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说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 有助于患者预后。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