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第1篇:新时期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考
病理学主要是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临床病例联系进行研究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怎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科特色,做到基础和临床、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出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是相关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方面是目前病理学教学方法存在缺陷。现阶段病理学课堂教学基本上选择多媒体课件,这也是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过去教学资源缺乏的困境。但很多时候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教学中常常以教师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够获得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长期下去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病理学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教学过于偏向于理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和临床学科的联系不紧密等等,这些都是目前病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
另一方面是站在学生认知规律层面出发,要求我们努力研究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的教学策略。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特征能够转换成具体形象、语义或者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储存到学生的大脑之中。这类具体形象、语义以及命题从本质上来说便是外部客体特征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同时也是客观事实在学生大脑中的体现。从这方面而言,病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探索新的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的教学策略,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对策
(一)不断完善更新病理学教学内容
近年来现代医学飞速发展,新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内容不断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核心的人才要求便成为了教学改革成败的重心。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当自身具备较为扎实的知识水平以及合理化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也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充电,积极学习本专业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新知识,能够借助于广泛的阅读国内外和病理学相关的专著与文献资料,第一时间了解本专业技术科研动向与发展方向,主动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报告,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应当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清晰的了解教学目的与教学重点,对于各个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补充一些和学生所学专业密切联系的内容,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拓展视野,培养其专业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灵活应用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病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教学重难点来对课堂问题进行设计,通常是以病例为中心科学的提问,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来推理、分析和讨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深入掌握疾病的发生过程与规律,进而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比如说在血液循环障碍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我们通过下面这样一个病例融入到教学中:某一年轻男性建筑工人从高空跌落导致腰椎骨折、下肢瘫痪、休克,入院后进行股静脉插管与椎板减压术。手术完成后第六天被动翻身时突然死亡。尸检报告中肺动脉主干被红白相间的条索状物阻塞,要求学生分析该患者的死因并解决相关病变。在整节课中我们根据此病例的问题讨论几乎包含了血液循环障碍这章的全部知识点,也贯穿了从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到猝死的病理过程,把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表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对课堂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获取新的知识,也有助于他们的理解与记忆。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当前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普遍的应用于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固定的课堂时间内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而多媒体课件能够借助于动静结合的方式,丰富病理学教学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比如说在教学肿瘤转移的过程中仅仅凭借教师的口述与图示,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重点,若我们能够将其制作为多媒体视频动画同时配合讲解,便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学生也更容易理解[2]。
另外,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建设了校园网,这也给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创造了平台。我们能够借助于校园网来建立网络课堂,建立病理学课程BBS讨论板块等;另外还可以完善病理学资源数据库、搭建网络论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学习环境,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建设网络实验室能够摆脱空间的制约,让一些不能在教学中普及的实验得以实现,比如说细胞培养、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组化等。
三.结语
总之,过去的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单一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而在病理学教学中融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取长补短,相互渗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多种教学策略的融合应用也应当在其他课程中推广应用,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构建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新型教学体系,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上升。
作者:罗丹
第2篇:层次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病理学是基于解剖学和组织学等学科,运用现代化技术研究疾病发生机制、病理变化特征、合并症以及临床发展过程的学科,其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病理学本身内容广泛,点多面广,而在高职医学类院校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础能力层次不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基础薄弱的学生感到学习的困难。基于此,笔者提出在病理学教学中运用层次教学法。
1层次教学法的含义
层次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知识基础能力、学习水平、兴趣特征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区别制定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层次教学法首先需要明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且将其个性作为教学发展的目标,然后教师再依据学生的个性展开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其次,层次教学法更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其并不是以成绩为本,而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不仅如此,层次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都有明确的认识,因而也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从而针对其特点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2层次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2.1全面性
层次教学法的实施,首先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需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情况下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第二则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注重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才能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2.2动态性
动态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实施层次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层次教学法并不是为学生贴标签,而是客观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特点与差异,教师在看到个性差异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发展的潜力,因而层次教学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
2.3鼓励性
层次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实施中还需要秉承鼓励性原则,即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鼓励与表扬的方式来让学生长期处在追求上进的状态中。同时,适当的鼓励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则需要宽容冷静对待,尤其需要鼓励具有创新性的思维火花,让学生有自信有勇气。
3层次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3.1层次划分
在高职院校病理学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法,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因而在开展病理学教学时,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状态、基础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同时依据动态性原则随时调整层次划分情况。
3.2制定层次教学计划
开展层次教学法,需要教师制定严密的层次教学计划,这是病理学教学中运用层次教学法的前提。因此,教师需要深入钻研教材与教学大纲,深刻掌握病理学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并且依据三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个性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对于C层次的学生,其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知识薄弱,因而需要适当降低要求;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都是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的,因而需要按照教材大纲要求的标准进行教学;A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都比较优秀,若是以教材标准要求,反而会使得A层次的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与热情,因而需要拔高要求,提高难度,在教材之外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例如在学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相关内容时,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应当将要求定为掌握血栓、栓塞、梗死等基本概念与后果。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则需要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了解血栓、梗死等发生的原因以及病理变化特点。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要求应该适当提高,即在掌握标准的血液循环障碍病理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能够自主探究血栓、栓塞、梗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对于犹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更多的了解临床医学前沿动态研究成果,例如冬季脑中风在6h之内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判断中风属于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的,而在学习血栓形成时还需要了解拉栓治疗、溶栓疗法等知识。
3.3层次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出活跃的学习分为。同时,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状态,C层次学生需要了解其概念理解程度,B层次学生要了解其对整体的掌握程度,A层次学生则需要教师注意拓展学习内容与深度。在实施中,还可以同时渗透分组教学方式,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依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每一个小组中都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在讨论中做到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层次教学法的全面性原则。
4结语
采用层次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有着良好的作用,其能够明显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一定的发展,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
作者:朱崎等
第3篇:研究生病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掌握好这门课程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与临床医学实践融会贯通,形成较强临床思维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生教育属于英才教育,且临床型研究生主要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病理学教学上,传统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根基不够深、学科体系不完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慢的结果。为此,探索和尝试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成为必然。
一、PBL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学教授Howard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PBL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团队为平台,以合作为精神,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改进后的PBL教学法融合了如基于团队学习(TBL)、基于案例学习(CBL)等其他问题解决类学习的优点,是问题解决类学习中最复杂、最完善的学习方法。当今医学教育非常注重培养面向岗位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核心职业能力,需要课堂这一载体能够承载复杂的目标,实现复杂学习,PBL教学法的特点恰恰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医学高等教学尤其是研究生层次教学的内在需求,病理学课程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都要求甚高的学科,更是应尽快引入PBL教学法。
二、PBL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PBL教学法引入研究生病理学教学,是因为对于有一定医学理论基础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医学研究生而言,其学习层次和学习需求已不满足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普通讲授式教学,而是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获得更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拥有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并能通过较强的自学能力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从事医学工作后不断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提升。这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深入掌握病理学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至疾病临床实践诊断和分析,达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教学对象。以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年—2015级临床医学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共40人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014—2015年共20人采用PBL教學法(实验组),2012—2013年共20人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两组学生教学内容、授课课时和授课老师均相同。通过检验,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均衡,入学成绩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三)教学实施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授课时间均为一个教学学期30个课时(2012年9月1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实验组PBL教学的实施可从以下步骤展开:
一是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由老师构建相应课程的PBL案例和问题。课前由教研室主任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下节PBL课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模拟演练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问题。也应就之前课堂暴露出的问题和难以答复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使教师能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的广西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对此具有较大优势,学校病理学教学是临床与教学合二为一的形式,临床病理科医生与病理教研室教师是同一套班子,因此,病理学教师也是临床医生,具有相对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提供大量典型疑难案例并构建针对性强的PBL问题。
构建好案例和问题后,老师在上节课末应将下节课案例和问题布置给学生,告知学生可以利用的各种有效资源,并让学生自行预习下节课内容,提前查阅资料、准备问题答案。老师还应准备与案例相对应的切片,以便上课时进行模拟看片诊断。建立开放式学习的教学场所,教室应配备有电脑和显微镜,供学生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学习老师发放的教学课件和进行切片看片诊断。
二是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根据课前学习的知识和查找的资料,开展案例讨论学习。每个学生应阐述自己解决案例问题的观点,并独自完成问题的解答。学生之间意见不一致的,应用理论知识说服对方,促进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遇到疑惑的时候,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或进一步学习老师提供的教学课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调控课堂讨论气氛,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不偏离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是看片诊断,开展辩论。在进行学习讨论后,学生对该章节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老师可以将准备好的切片发放给学生进行模拟看片。学生利用各组显微镜各自独立看片,写下自己的诊断意见。在老师主持下,对不同的诊断意见,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和辩论。道理往往越辩越明,有序的辩论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激发学习动力,锻炼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促进良性竞争。教师在这个环节应注重科学引导、合理启发,维持课堂辩论秩序。
四是课末评判总结,讲授疑难知识。在课时后期,老师对课上案例讨论、看片后汇总的问题答案和切片诊断情况进行评判总结,阐明案例知识要点,讲授切片诊断方法,评价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在评判总结后,老师应将本章节知识体系和疑难要点进行精讲,并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就学生学习讨论后仍无法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扫清知识障碍。最后,老师应布置下节课的案例和问题,提出学习要点和难点。
五是课后反馈。因为实行小班教学,老师可以组建学习讨论QQ群或微信群,方便课后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帮助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也能推送、共享学习资源,提高学生课余学习效率。在课后,班干应收集本组学生对教学实施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提供老师参考,改进教学质量。
对照组则采取传统教学法,由教师在课堂上全程对学生讲授教程知识,布置相应课后作业。教师在30个课时内讲授完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估。具体采取以下四种评估方式:一是理论知识考试。从病理题库随机抽取病例分析试题进行考核,评判同一知识点两组学生掌握情况及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二是切片诊断和病例分析正确率。对相同的切片样片和典型病例,两组学生独立诊断及分析诊断意见差异。三是调查问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实验组学生收集PBL教学后学生各项能力的自我评价。四是导师评价。研究生到临床实习后,收集导师意见,对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进行评判。
(五)评估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为α=0.05,即当P<0.05时有显著性差异。
1.考试成绩分析。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考试、看片诊断考试和病例诊断考试三项考试成绩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调查问卷分析。从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看片诊断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等七各方面,综合调查了解实验组学生的PBL教学效果。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自我评价均有提高或有很大提高,尤其在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看片诊断能力提高较大。
三、结论与建议
改進型PBL教学法融合基于团队教学模式和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优点,也吸纳传统讲授式教学知识体系完整的优点,十分适合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开展,尤其是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理论知识枯燥晦涩,学科知识涵盖广,要求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PBL教学的优势更能在该学科中发挥。而研究生教学是精英教学,研究生班级人数较少,为小班教学,且经过五年的本科医学知识学习,建立了一定的医学知识体系,更易于且更适合接受PBL教学,在本次PBL教学实验中的考试成绩和反馈的教学效果也印证了这点,特别是病例分析的考核,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更牢固,临床思维更广阔,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为突出,这正是新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研究生本科教育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突然转变为PBL教学,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性,如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利用资源查找资料,团队协作意识不强等;(2)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重英语轻专业,有些完全没有临床实习经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逐步引导和改善。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在医学研究生病理学教学上,应尽快广泛开展PBL教学,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为培养高素质新型的医学人才、为推进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探索出新路径。
作者:黄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9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