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医学研究生培养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参与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医学研究生教育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存在着重论文、轻课程,重研究、轻教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重理论课程、轻技术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1丨。为了解基础医学研究生和导师对现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对我校基础医学院2007级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设置封闭式问题46现开放式问题8项;共发放问卷108份,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回收率96.3%。
一、问题与现状
1.课程设置。
医学门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般按二级学科设置,部分课程是基于三级学科设置。在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问卷调查中,“对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题,选“满意,的占37.5%,选“一般”的和“不满意”的分别占43.2%和19.3%。这个结果反映出我校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很好满足研究生的学习要求。问卷调查中,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需要压缩学时的课程”,选压缩“公共必修课”的占62.9%,选压缩“专业基础课”的占27.4%,选压缩“专业课’的占47%,选压缩‘选修课”的占5.0%,说明公共必修课学时需要压缩。调查还反映出,专业课受到师资或导师个人科研情趣和方向的影响而缺少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选修课程开设数量不足,反映前沿、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相对较少。可供研究生自选的课程十分有限。人文课程设置过少,导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知识面狭窄,在进行科研选题时,视野不够宽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够强。
2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内容更新较慢,吸收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不够。在问卷调查中,对“当前研究生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学习要求”,选“满足”的占44.4%,选“一般”和“不足”的分别占39.6%和16.0%。对“您认为现有课程体系中还应该删减或增设哪些课程”,认为政治理论课程“对研究生培养有一定作用,必须开设,学时适当”的占30.5%,认为“应当开设,学时较多,可适当精减”的占56.1%,其他占14.4%。说明对政治理论课的课时数、内容及教学改革有较多呼声。认为“应开设时事政治课程”的占53.9%,“应开设体育技能课程”的占88.6%.这反映出研究生更为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和自身学习发展的联系。由于研究生学习期间压力大,更多学生希望开设体育技能课程,增强体质。因此,优化课程内容,搭建知识与技能的桥梁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
3.课程评价。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再加上评估方法的多样化因而评估结果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另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无法保证课程教学的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开设、教学大纲修订、课程实施存在随意性,缺少必要的论证和科学评价机制。课程教学中如何达到师生互动、如何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还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有效监督。
二、实践与思考
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势必为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知识结构上,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前沿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借鉴国内外有关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调整现行课程设置,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的整体教育,为培养基础医学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调整课程目标,强调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要培养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深厚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知识结构[3]。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2008年我校汲取一些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对《基础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研究生在完成公共学位课程的同时,要牢固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把创新知识的能力作为目标。新的培养方案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2.完善课程结构,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课程基本框架及学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1)按模块设置课程:公共必修课模块新增时事政治、体质训练课。将自然辩证法、卫生统计学等课程划入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必修课模块课程比例,进一步提高专业必修课在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方面的作用。选修课设置强调多样性、全面性。为了体现这一原则,选修课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学科分布上,由原来的纯医学课程扩大到医、文、理、工并存,同时开设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方法学课程。
(2)调整课程结构:根据整体优化的原则,按专题调整课程结构。如生物化学课,过去按照系统性设置,现在按专题分解为基因工程概论、酶工程、高级生物化学,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3)学时数的调整: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课程学时数作了相应的调整。公共必修课学时数由原来的550学时减少到现在的280学时。选修课在门数增加的情况下总体学时数减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数略有增加。
3.设置综合课程满足学科交叉需要。
更新课程内容,吸纳科技创新成果,凸显出课程改革的国际化方向和时代特点。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从规格上体现了小型化、多元化:新课程体系中,公共选修课为12-20学时,专业必修课一般为30^40学时,专业选修课为3040学时。
(2)从结构上体现出交叉性、综合性:如:“神经内分泌免疫学”、“应用分子药理学”、“分子遗传学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等等。
(3)在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专题性:以某一专题为切入点,如:酶工程”课程是生物化学教研室开设的“生物化学”中有关酶的部分;电子显微镜技术”部分内容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有关“细胞超微结构研究技术”的节选;“应用分子药理学”是药理学教研室开设的“药理学”中的离子通道部分。在调整过程中对内容陈旧的课程坚决予以取消,同时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
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坚持经常性课程评价。
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从2008级新生开始实施,通过问卷调查、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了解各方面对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评价,综合意见为:91.1%的学生认为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要求;76.1%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突出了内容的交叉融合,为及时引入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的内容创造了条件,较好地避免了课程结构的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遗漏、知识与需要不适应等问题。但是,基础医学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同时现行教学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结合国内外研究生课程建设动态,形成多样化与专门化、灵活性与规范性、广度与深度、知识掌握与方法培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注重研究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下一篇: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