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不可避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是老年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病和多发病。医学调查显示,>75岁老年人排在第1位的致死性疾病是肺炎,>85岁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高达48%耐药菌的产生,老年肺炎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时明确的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8月以来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43例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8月收治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65~85岁,平均68.3岁。其中发热20例,咳嗽、咳痰35例,呼吸困难8例,肺部啰音19例,胸痛7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35例,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25例。其中38例曾在住院前使用过≥2种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是头孢类和红霉素类,5例未用过抗生素。合并1种慢性疾病10例,合并≥2种疾病15例。本组病例无肝、肾功能明显损害的患者。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
治疗方法:静滴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1次/日,患者体温正常>48小时后改口服莫西沙星片剂,疗程7~10天,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包括吸氧、平喘及祛痰常规治疗,对于合并基础疾病者给予相关治疗,控制病情。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的症状(咳痰量、痰的颜色、咳嗽频度、呼吸困难、胸痛)、体征(体温、呼吸次数、肺部呼吸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气变化、肝肾功能)、X线胸片(必要时胸部CT检查)、痰培养及药敏、心电图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痰细菌培养阴性、X线胸片炎性病变基本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啰音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炎性病变有所吸收。③无效:用药72小时后,症状无显著改善,白细胞计数无下降,胸部X线示炎症无吸收,或病情较前加重。
结 果
43例老年患者中,显效23例(53.49%),有效17例(39.53%),总有效率93.02%。
治疗中有4例出现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减慢静滴速度,或加用胃药后症状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9.3%,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停用该药。治疗后未见肝、肾损害和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及器官的功能衰退,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加上老年病例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比年轻病例高,引起的并发症也更多,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是导致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由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症状不典型,发病快,病情变化大,致死率高[2],因此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非常重要。近年来,由肺炎衣原体及肺炎支原体等多种非典型病菌引起的老年人肺炎也呈上升趋势,不少临床病例也显示厌氧菌也是引起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种常见的独特的菌种[3]。因此尽早选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防治并发症,改善预后。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的8-甲基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同时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Ⅱ、拓扑异构酶Ⅲ而发挥抗菌功效,故具有双重靶位作用。作为抗感染药物可覆盖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具有抗菌谱广、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故临床上常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莫西沙星抗菌作用大,尤其对于厌氧菌、革兰阴性菌、非典型病原体、革兰阳性菌等根除效果极佳,特别是对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耐药菌也有效。莫西沙星半衰期较长,药效在体内持续时间长,同时,它能组织穿透力强,能够快速到达肺组织,在支气管黏膜及支气管分泌物、肺泡巨噬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杀灭细菌作用。另外,莫西沙星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需调整剂量,更适用于中老年、中重度感染的患者。
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喹诺酮引起心脏Q-T间期延长的报道,易见于老年人、低血钾患者,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Ⅰ类(如奎尼丁)及Ⅲ类(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等)或同时应用能延长Q-T间期的非心脏性药物,如某些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大环内酯类等都是导致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莫西沙星也具有潜在致Q-T间期延长的作用,在临床应用该药时应引起重视,并避免与易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同时使用。本次报告中未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现象。近年来亦有关于莫西沙星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报告,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精神异常和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异常[4],本次报告中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本次报告结果显示,莫西沙星可有效安全地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丘岗,张华茹,谭于飞.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医药2011.6(6):43-44.
2 洪旭初,蔡勇,王素花,等.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