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摘要】 在病理生理学的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理解性记忆可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归纳总结了情景再现法、来源去路法、比较法、主要环节分析法和内外因素分析法五种方法,帮助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记忆方法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及机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由于这门学科涉及知识面广,需要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为背景,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为此,我将自己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介绍如下:
1 情景再现法
在学习病理生理学的过程中,当我们要分析某个器官系统功能失衡的机制时可以使用该法,即将该器官系统发挥功能的过程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幅动态连续的画面,一一分析。例如在分析atp减少引起心肌收缩性下降的机制时,我们的眼前立即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成千上万个肌球蛋白整整齐齐地排列成数列纵队构成粗肌丝,它们的排头兵伸出一个个豆芽状的手柄—横桥。它们的周围是一条条与之平行的由肌动蛋白、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缠绕而成的细肌丝。当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后迫使原肌球蛋白构象发生改变,原来固执地挡在横桥与肌动蛋白中间的原肌球蛋白只好让步。此时粗肌丝乘势出击伸出它的豆芽状的手柄(横桥)牢牢地抓住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二者的结合激发了横桥atp酶活性,于是atp水解大量的能量释放出来。与此同时机体“扭头—复位—扭头”的口令发出,肌丝开始滑动引起肌肉收缩。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环节出了差错,整个肌肉收缩就会出现障碍。我们仔细回想这一动画的同时就找出了可能出错的环节:胞内ca2+浓度、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活性以及收缩蛋白、调节蛋白的合成更新等。运用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分析出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机制,不再赘述。其实上述过程我们还用到了比喻法,使用恰当的比喻,有利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1],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2 来源去路法
即从生物化学的角度逆推某种物质质和量异常的原因,从而找出引起机体功能变化的机制。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分析有关代谢失常的问题。例如,我们在用氨中毒学说解释肝性脑病时,就可以用来源去路法解释血氨升高的原因:血氨生成增多如肠道、肾脏及肌肉组织产氨增多;血氨清除不足如肝内鸟氨酸循环障碍合成尿素减少和肠道吸收的氨经门—体分流直接进入体循环等。若再加上氨对脑组织毒性作用机制这一部分,这道题目就回答得完整而且有条理了。
3 比较法
即通过比较几个相关或相对的概念、原因及机制等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先抓住相同点再单独记忆不同点比将它们分开来单独记忆效率要高很多而且也更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1]。例如通过比较三种类型的脑水肿,我们发现三种分类的本质在于机制的不同,通过掌握机制来理解原因、水肿液成分和特点,易懂易记。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在于微血管通透性增强,其原因是化学介质(如5羟色胺)、氧自由基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患者有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其结果是血浆外渗使组织间隙增大导致白质明显。而细胞毒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在于钠泵功能下降,细胞内液渗透压增高,其原因可能是atp生成减少,由此我们想到该类型脑水肿可能是由于缺氧、内源性中毒、代谢物抑制等引起,其结果是细胞外液转移入细胞内导致组织间隙变小。再如间质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是脑脊液循环障碍,我们可以联想到其原因是肿瘤或胶质增生等导致导水管、脑室孔道堵塞,从而引起脑室积水、白质水肿,水肿液成分是脑脊液。通过记住机制我们很自然地就得出了三种类型脑水肿的原因、特点和水肿液成分(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比较法通常可借助于图或表来实现。因此,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通过图表来进行归纳总结,一目了然,比看一大段文字更能抓住重点。又如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三种脱水类型对机体的影响,抓住它们之间机制的不同即以正常血浆中na+、h2o比例为参照,机体失na+失h2o相对比例的不同导致尿液改变、体液变动、是否有渴感、是否有休克倾向、是否有缺水体征和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不同等。
4 主要环节分析法
什么是主要环节?主要环节就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例如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就是三大主要环节;又如泌尿系统疾病中,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尿液的浓缩与稀释以及肾的内分泌功能就是四大主要环节。抓住疾病发生的主要环节就抓住了整个疾病发生的核心,从主要环节出发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记忆,下面试举一例:试从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分析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缺氧时机体的代偿机制。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通过概念可以看出关键点是有效循环血量的变化,而正常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的保持主要依靠足够的循环血量(血容量)、正常的血管舒缩功能(合适的血管床容量)和正常的心泵功能。那么我们从前述三个环节进行分析不难得出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缺氧时机体的代偿机制:增加血容量(如自我输血、自我输液、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减少血管床容量(如微动脉收缩、血流重分布),加强心泵功能(如儿茶酚胺增多)等。这样通过关键环节分析法很容易就记住了休克早期代偿机制的几个得分点。又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的机制,我们就可以围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一中心环节进行分析。
表1 三种类型脑水肿的原因、发生机制、特点以及水肿液成分比较
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中毒性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原因脑外伤、脑肿瘤、脑梗塞、脑缺血、脑部炎症缺氧、内源性中毒、水中毒、代谢物抑制肿瘤、炎症和胶质增生堵塞导水管、脑室孔道机制化学介质(如5羟色胺)、氧自由基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强缺氧等使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下降,细胞内液渗透压增高脑脊液循环障碍水肿液成分血浆细胞外液脑脊液特点组织间隙增大,白质明显组织间隙变小,灰白质均波及脑室积水,白质水肿5 内外因素分析法
即分析该器官自身的因素和外界的因素。自身的因素包括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代谢等;外界因素包括压力、血流、营养以及氧供等。如分析心力衰竭的机制时,从内因出发有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如心肌损害或代谢异常;从外因出发有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以及心室舒张受限等。同理,我们可以用此法分析肝前性、肝性及肝后性黄疸的发生机制。
当然,在学习病理生理学的过程中,理解性记忆的方法远远不止以上几种,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规律,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夯实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些巧妙的学习记忆方法,定能助大家一臂之力,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真. 比喻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 10(4): 411-413.
2 黄英,王树人. 病理生理学中的巧妙记忆[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4, 26(1):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