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要]PBL教学模式是将学生设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将以PBL教学法的本质为基础来分析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法的意义,主要目的是总结PBL教育法的好处,并分析现阶段国内医学院在运用PBL教育法时所面临的问题以便于进一步提高PBL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b)-012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人才的培养是当今重要的话题,只有最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提供最高质量的教育并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PBL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教学模式通过团队共同的配合研讨课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1PBL教学法实施现状
1.1PBL教学法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1教学条件和教案机制不够完善在临床医学教学时采用的PBL教学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自主学习,教师在针对相关问题涉及教案的时候不能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应该转变观念,将学生设为中心自己只是个指导者,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解决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設计问题时更应该考虑到他们团队能力应用适当的方法策略,让学生通过借助现有资源比如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完成资料的查阅,当学生在关于病例诊断方面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给予提醒,正确的引导每一名同学的理解,检查同学们在团队协作过程的参与度以及学习质量,对每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并且在关于教学病案的编写方面许多老师并不能完成合格或者优秀的案例,导致学生无法从病案中直接获取需要的疾病信息和知识,更无法根据内容来选择合适的病案,不利于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优秀的病案应该可以通过对病案的讨论让学生发现并掌握该病例的相关信息。PBL病案应选取真实的患者让经验丰富的教授级专家完成,但是大多数学校在病案编写的实施时就面临了困难,导致下一步就无法完美的展开,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1.1.2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明确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医学生是格外重要的,这对于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态度的反思以及自信心的建立是不可少的,所以说PBL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明确将直接影响教学的结果。如果在引进了PBL的教学法后依旧保留传统的评价体系将无法发挥PBL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学生无法完成对自身团队协调性或者是讨论结果进行反思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无法顺利完成传统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模式的转换,不利于学生的长时间学习培养。正确的成绩评价系统应该是按照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积极性,正确率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分,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超越资料的能力更是在回答问题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所以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积极性上的鼓舞和精神上的肯定。
1.1.3师资力量的匮乏在运用PBL教学法时,每个研究小组应该由1名教师和多名学生组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这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教师和资源,而在中国的人口日益增多的条件下导致这种模式展开的艰难性,而随着各个高校的扩招,这种模式更被扼杀在了摇篮里。另外团队中的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但是如果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就导致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不佳。
1.2PBL教学法的优点概述
PBL教学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将问题定位核心学生作为主体而老师作为引导者,将解决问题作为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分组查资料讨论从而得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地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达到通汇贯通的效果,这种基于临床病例的解决问题的训练让学生受益匪浅。更有研究显示PBL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远强于传统教学的学生,而PBL教学法在以后更将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自主解决,养成学生终身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且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顺序是传授知识然后临床实习,二者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较差,往往会存在看待问题过于片面的问题,而PBL教学法的学生将会被引导着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分析讨论问题时,这就让学生形成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法的团队作战更是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不断的交流讨论。互相评价中得到结果,相互依赖写协作,共同努力,形成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增强了沟通交流能力。
1.3PBL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PBL翻译过来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医学中实施PBL教学法学生可以根据病案所提出的问题情景来进行合理的讨论分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灌输性教育既无法快速培养人才,也无法让知识和时间进行完美的结合,更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培养,尽管说传统教育是在教师的严谨备课下进行的,但也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并死记硬背,慢慢的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就都消失了,除此之外,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去求助老师,如果老师回答不上来那就是对老师的打击,所以这种方法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老师的能力,需要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预测从而提前查阅资料并将答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变相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能增加自己思考的全面性。师生的交流增多了更会提高二者的关系,也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更能够因材施教,所以说PBL教学法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PBL教学法不足的改进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只有在完善的教育体系下PBL教育法才能够实施,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能够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与能否实现教学改革紧密相连,教学法中每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整个环节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才能够激发出学生们的兴趣,这也是决定病案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教师设计病案时要熟练掌握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含量和一点相关的课外知识,问题还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学生有代入感从而产生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更有利于日后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如何衡量一个病案的好坏就在于是否有学生对此进行提问,问题的解决是否给提问者带来了学习反馈让其受益匪浅,能让提问者主动地推理过程,从而进行科学的分析来得到答案也会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在学习小组的划分上更应该注意相同程度学生的配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采用同质分组或者异质分组,同质分组是指把认知程度此相近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异质分组是指将认知程度相差较大的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能否成功的分配学习小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能够直接影响效果。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如果把性格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而能力较高的学生更能够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和层次,所以针对认知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分组方式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能力找出平时自己不太注意的问题,也加深了组员之间的关系和协调能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的整体提高。而后要改良的是教材,传统教育下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分阶段科目没有整体连贯的知识结构的,限制了知识的链接和提取,更使得学生无法把握整体的知识无法达到有效的能力提升,所以在课本撰写时应注意学科知识的整体系统性,使知识连贯起来来保证获取知识的平衡,指导老师也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跳出课本所画定的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优化课程,并且围绕主要的临床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加强各种科目的联系,使各个科目的知识能够相互支撑,从而达到综合教学的目的,使得学生在自学能力上有了信息的指导和课程的支持。教师的授课能力也是关键,传统的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将课本的知识传达而无法指知道学生的接收情况,理想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一个专业的指导者能够引领团队的方向,纵使达不到也应该是擅长执导的,所以对于教师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就是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教育评价是用来衡量学生的课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能力的,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研究出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最大的鼓舞。教学的方法实施人是教师,如果教师不能够认可这个教学方法,无法用心对待,那么再好的方法也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对PBL教学法重视起来,让教师在思想上真正接受并且领悟,才能够自助提高教学质量。
2.2尽力完善教学环境
脱离传统教学模式是启动PBL教学的第一步,但是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传统模式,所以如何让他们接受PBL教学法就是一个大问题。而PBL教学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学者应该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除了将教学楼、桌椅等改进好更要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创造舒适的读书空间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提起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增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图书馆也要增加书籍的贮藏量,尤其是专业方面医学知识,才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当然国外书籍也要大量贮存,才能够与国际接轨,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渠道。
3结语
PBL教学法的引进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是一大冲击,尤其是将其引入到临床教育上来,临床教育一直是缺乏实践的,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纵然现在的PBL教学法还不够成熟,无法在中国完美的呈现,但相信当PBL教学法能够完美地应用到临床教育中的时候,大量的人才将会涌现来,展现PBL教学的效果。
作者:马泳等
[参考文献]
[1] 王伟,唐慎华,李琼,等.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10-11.
[2] 丁国芳,杨最素.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渗透PBL教学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76-7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