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王 玥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三科,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过程中使用胺碘酮的具体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6月入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治疗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观察组使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6%,观察组使用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76%,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效果比利多卡因更好,同时临床不良反应更少,治疗该类疾病使用胺碘酮效果理想,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优先选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胺碘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99-02
[作者简介] 王玥(1976-),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学。
冠心病在临床有较高的出现率,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和冠状动脉硬化所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有密切关联,临床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会加重原发疾病,造成心源性猝死,严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现下临床急诊治疗多是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心律失常进行控制,以避免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1]。胺碘酮是个多通道阻滞剂,临床抗心律失常作用显著,并且不会对室性传导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各种器质型的心脏病治疗使用胺碘酮都有较好效果。该次研究中对该院2013年11月—2014年6月入院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4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所有患者,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年龄最小的为41岁。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分别是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
依照治疗方式,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全部符合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即患者24 h内发生600次以上的心律失常性事件,对患者心功能评级,显示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心慌、头晕、气喘、胸闷等临床症状。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治疗,每天用50 mg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13022314),另外加入2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治疗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初期治疗对患者使用150 mg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70141),另外加入20 mL的5%葡萄糖溶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之后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使用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果注射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将滴注速度改成0.5 mg/min。治疗过程中若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初期治疗的剂量标准上另外每30 min为患者加注150 mg胺碘酮,24 h内的累计胺碘酮用量不可超过1 200 mg。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律与血压情况等做密切监测。
1.3疗效判定
显效:各项临床不良症状消失,每分钟心室率<100次,患者临床接受1 d治疗后,每小时早搏次数<10次;有效:患者的各项临床不良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心室率降低幅度在20%以上,接受治疗1 d后患者的早搏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持续恶化,心室率在100次/min以上。临床总体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化,对患者P-R间期和Q-T间期的情况做密切观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1.4统计方法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数据资料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治疗前后计数资料对比使用χ2做检验。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的治疗后,治疗组25例患者显效16例(64%),有效8例(32%),无效1例(4%),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6%;观察组25例患者显效10例(40%),有效9例(36%),无效6例(24%),临床总体有效率为76%。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心电图监测结果对比
治疗组25例患者,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观察组25例患者,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t=4.229,P=0.038)。所有不良反应发生后全部进行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症状均有所缓解或者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P-R间期、Q-T间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该次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观察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治疗组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观察组的76%;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4%。因为胺碘酮自身药理性特点,因此其使用在心律失常治疗上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在治疗器质性心脏病的过程中更有明显效果。查高飞研究显示[2],胺碘酮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超过27.5%,降低猝死率26%,降低心力衰竭恶化发生率22%,降低住院危险率29%,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切实的改善性效果。通过该次研究结果可知,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比使用利多卡因的效果更好。另外阳凤涛研究表示[3],紧急处理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需首选胺碘酮类药物,治疗过程中进行大剂量注射是安全的。这些研究和该次研究结果相似。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并发症,临床表现多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以及房颤。王国敏等研究显示[4],自主神经兴奋属于心律失常持续性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造成不良影响是多个方面的,有心肌缺血、心肌肥大、心脏衰竭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折返激动或者是触发性活动等。以上所述的各项因素都会造成钠通道失活情况出现,造成钙离子超标而使得超载,以至于使得钠离子与钙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因而形成了早期后除极电位。但是细胞当中因为高钠会反向促使钠离子与钙离子之间的互换,而形成晚后除极电位,诱发心律失常。因为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胸闷、胸痛、头晕与喘憋的情况,所以及时纠正快速心律失常,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实性意义突出[5]。
胺碘酮为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胺碘酮的生理特点和药理作用,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有紧急处理要求时首选药物为胺碘酮类药物,大剂量注射是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的[6]。胺碘酮不仅具备较好的抗颤性效果,同时不会对室性传导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不会加剧患者的心衰过程,临床促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较小[7]。
胺碘酮有多通道阻滞效果,能够有效终止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情况,对触发活性、折返激动以及自律性增加都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8]。临床使用胺碘酮的次数不断增加,也渐渐发现其具有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其能够起到抑制α、β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普遍适用在临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同时也能够使用在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是早搏与心绞痛的过程中[9]。临床治疗难度大的心律失常或者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症状,胺碘酮和其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比,胺碘酮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突出[10]。除此外,胺碘酮的临床不良反应更少,能够有效降低主动脉外周阻力,有效降低心脏压力,维持心输出量。
综上所述,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胺碘酮效果优于利多卡因,且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概率更低,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是一项较为理想有效的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值得肯定[11]。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双喜,贾宝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68-69.
[2] 查高飞.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4):391-393.
[3] 阳凤涛.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J]. 临床医学,2013(12):41-42.
[4] 王国敏,莫淑琴.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539-2541.
[5] 杜建平.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现代养生,2014(8):148.
[6] 李硕贤.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3):133-135.
[7] 黄海晏.急诊应用氨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156-157.
[8] 刘雄,赖善国.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35):169-170.
[9] 陈铸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8):19-20.
[10] 冯静.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3):136-138.
[11] 张桂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合理用药,2013,6(8):49-50
(收稿日期:2014-09-1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