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阐述了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实施“1.5+1.5”教学模式的情况,对实施过程、实施程序、评价形式以及实施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原有的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临床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医学生转变为合格医生的过程中,医院和学校在当前医疗市场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临床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强调学校和社会及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按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上开刀”、“讲台上看病”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必须坚持产学结合,医教结合、院校合作,将育人与技能训练和医疗实践紧密结合起来[1]。近年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合作,创新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将将专业课学习由学校改在了教学医院, 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与临床床边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实施情况
(一)实施的理论基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二)实施的教学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涵,“1.5+1.5”的改革试点,把学生的临床教学安排在医院进行,实行专业知识学习与岗位需要零距离结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变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及时把握新形式下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三)实施的操作程序
1.授课教师
医院建立了由医院业务副院长和科教主任为领导的教学管理机构,筛选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承担授课任务,经过教师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
2.授课形式
授课地点全部在教学医院,采取上午在病房集中实践见习,下午集中上理论课。
3.具体方法
调整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教学计划,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主次不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同时将诊断技术、相关临床操作技能组合为综合技能训练及多站考核,以便和执业医师考试接轨。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境设计、小组讨论、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办法,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质疑、争论、讨论,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现代教学观,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并注重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
(四)实施的手段和策略
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办公室,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制定课程标准。临床兼职教师管理,由教学医院成立任课教师组,学校及医院共同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校院双方共同监督教学质量。
(五)评价方法
成立考核命题组,考核命题组由国内行业学会专家、医院临床专家及学校本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对理论考核及实践技能考核统一命题考核评价。学生完成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后,由社会、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等第三方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二、成果
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与临床床边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及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充分发挥医院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院校合作更加深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硕果累累[2]。
三、结论
“1.5+1.5”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学生在教学医院学习期间能够与临床患者直接接触,使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知识不仅有理论认识,也有临床感性认识,并且学生在医院学习期间除了接受兼职教师授课任务之外受医院管理还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医院、企业文化和管理的教育[3]。
我校自2013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行“1.5+1.5”的教学模式,经过2年的实施和探索,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曹礼荣 雷辉 来源:青年时代 2016年31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