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第1篇:探索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的实践方案


实验诊断学是发展最为迅猛、集中高新精尖技术最多的医学学科之一,是一门重要的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又称中西医结合专业,该专业既要学习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又要学习西医的新成就、新技术,还要学习中西医结合课程,比中医或西医临床专业的课程要多出很多,时间非常紧张。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跟上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


为此,我们将微课引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利用微课建立一种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授课模式,拓展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探索出更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案。


1微课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特点


1.1微型化


微型化是微课的典型特征,即时间的微型化和内容的微型化。首先,微课时间简短,一般不超过10min,适应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时间紧而任务重的特点。其次,微课内容精简,重点突出,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一个课程一个主题,适应于实验诊断学涉及学科多、涉及临床多、知识点零散、概念抽象复杂等特点。微课将每一个零散的知识点、每一个抽象的概念升华为简短课程,使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重点内容,且不易产生疲劳,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2视频化


视频化是微课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没有视频就没有微课。视频展示法本身即为大班授课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而微课的视频化使其魅力十足。视频化适应于实验诊断学微观性、定量性、数据化、抽象化[5]等特点,使静态的数据化为动态的影像,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画面,微观世界生动地呈现。实验诊断学本身即为实验学科,口述实验操作枯燥乏味,而视频演示却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乃至心灵感觉,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3网络化


网络化是微课重要的现代化特征。微课不一定是网络的,但网络的微课更具魅力。网络化使微课具有随时性、重复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作为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有效缓解了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学习由课堂学习,变为随时随地学习。网上包含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等教学文档,便于课后复习的微习题、微思考题等教学资源,以及相配套的交流论坛。


2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应用


2.1微课与课前预习


以基础理论知识点为核心内容的预习微课,为实验诊断学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诊断学是桥梁课,在教学中,我们做到以基础理论为铺垫,紧密联系临床,注意医学知识的连贯性及其内在的联系,避免讲授内容的孤立性和片面性,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如血液学检查,其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点繁多不易记忆,因此可以制作关于血细胞起源的微课,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看到血细胞的来源、分化及功能;针对肾功检查,制作尿液生成和肾脏结构功能的微课,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肾脏结构,容易理解尿液生成的原理,进一步联系相关的检查项目等。这样在课前,帮助学生直观地回忆起相关的基础课程,减弱基础差异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使其更容易理解建立这些检查项目的原因及临床意义,强化实验诊断意识,学会正确选择检查项目。


课前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于实验诊断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现代的教学强调启发式,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课前,教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对即将要讲授的内容展开思考,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以活跃思想,加深理解,深化认识。借助问题鼓励学生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对我校200名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同学认为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这个环节,能够更好地帮助回忆相关基础知识,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2.2微课与课堂教学


以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主题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使难学难记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易于记忆理解,同时强化、突出重点内容。如针对红细胞参数检查,将红细胞指数制成微课,将3个红细胞平均值的来龙去脉利用视频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其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变得易学易记。微课与讲授法相结合,利于学生把握重点难点。课堂则成为知识内化的场所:教师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学生深入探讨,总结汇报等。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以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寻找或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及平时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类和积累,通过寻找或制作相关的微课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反复学习观看,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创作,共同合作探究,营造出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学生的主动性有所增强,对于暴露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深入理解,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调查结果显示,75%的同学对微课的课堂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对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


2.3微课与课后复习


微课的网络化可满足学生们随时随地学习,视频化使知识易理解易记忆,微型化使学习内容简洁而重点突出。将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制成视频,形成微课系列,传到网上,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自主学习,对不理解的内容反复研习,可满足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讨论的平台,定期回答学生问题,对较为集中的问题可以展开针对性的讨论。完备的基本资源,丰富的拓展资源,以及学生丰富多彩的原创作品使学习方式更加立体多元化,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调查结果显示,79%的同学认为微课的应用能够使课后复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2.4微课与远期学习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教师不断的学习进步。医学生即便步人工作岗位,也需要主动学习以获取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完成工作的需要。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现有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医学知识和技术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微课的内容也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录制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的微课。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能力。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增进交流,相互学习。


3微课教学的不足


微课教学的不足主要是其“知识点”形式的讲授。实验诊断学内容多,知识点多,单一的“知识点”讲授缺乏连贯性,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课程多,时间紧,能够利用的课余时间较少。大班授课使一个教师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学生,师生之间难以充分交流,导致微课教学难以成为学习的主流模式。故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微课教学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总之,微型化、视频化与网络化使微课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微课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以及远期学习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当然,现阶段微课尚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如何合理利用微课逐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将是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现今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后续任务。


作者:杨帆,梁文杰,张园园,张楠,何莲,徐红俊(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石家庄050200)


第2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院同其他5所医学院校首批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为了办好该专业,我们在此前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反复的论证,近3年来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作一介绍。


1专业设置背景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我院自1992年起,在中医学专业内设置“中西医结合方向”,招收五年制本科生,在国内率先试办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到2001年止,已连续招收10届学生,培养出毕业生近500名。根据我们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此项改革受到普遍欢迎和肯定,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中西医课程的比例问题,究竟应侧重于中医还是侧重于西医,常常出现一些争议;又如毕业生的定位问题,是中医师还是中西医结合医师,在某些地区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认定时存在分歧。我们认为,这些均与在中医学专业内设置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局限性有一定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发展,有必要分化出新的专业,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育部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人才模式设计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了设计,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1人才类型定位


根据培养人才“能中会西、临床适用”的知识结构特点,我们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类型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力求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划分。同时根据社会对某些专科人才的特殊需要,在专业内设置某些柔性的专业方向,打造“通用专长“的人才模式。


2.2专业培养目标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兼备中、西医两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医学人才,中西医结合应是其必然归宿。因此,本专业虽无“结合”之名,而“结合”却自在其中,应以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主要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于结合,立足于临床,着眼于应用。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西医结合通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工作。


2.3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基本能力。以中、西医两套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为特征。其主体、重点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知识与技能。专业方向则是在此基础上,培养侧重于掌握某一临床专科的业务能力。


3课程体系研究


3.1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规格出发,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以期培养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宽口径、大基础、复合型、应用型,前期同步,后期分化”的培养要求,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应用,突出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


(2)构建原则:在构建新课程体系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与21世纪对医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相适应)与21世纪需要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就业需要的大局出发,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重组。课程设置保持与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科目衔接,并以一专多能为特色规划课程,以学生就业所需为立足点增设本专业特色课程。按照模块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3.2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根据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特点,本专业课程结构应逐步从“H”型模式向“A”型模式发展。早期的中西医结合教育,课程模式基本上呈“H”型,即中西医两套知识的平行相加,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建了“A”型的培养模式。即基础课中西医相对独立,分别开设,由中医学基础和西医学基础两套课程构成宽厚的基础,共同支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主体;临床课程力求中西医整合一体,渗透融会,优势互补)在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之间设置作为过渡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从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上帮助学生进行沟通。至于专业方向,则是在前三学年执行同一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从第四学年起,根据个人志向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后期分流,着重进行某些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3专业课程模块设计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在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设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西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专科方向分化课程等5个有机结合的知识模块,构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1)中医基础课程模块:突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与针灸学等主干课程,教学时间与内容同中医学专业持平。对中医经典课程进行改革、整合,开设仲景杂病学与外感热病学必修课。


(2)西医基础课程模块:在“中西医结合方向”课程设置基础上开设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接近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水平。由于该模块课程门类较多,其课时总数与中医基础课程模块之比约为5.8:4.2。


(3)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模块:基于中西医基础课程分别独立开设,尤其是中西两大医学体系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中西医结合桥梁知识对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有必要增设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西医结合思维学等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给学生提供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4)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模块:改革过去中医、西医临床课程分离的模式,使之一体化。课程内容不仅包含中西医两种知识,还着重介绍各病种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优选方案,将中西医结合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学生。合并后的基本临床课程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5)专科方向分化课程模块:根据近期市场需求预测,拟先设置皮肤性病、骨伤与眼耳鼻喉3个专科方向,分别开设各专科基础及临床课程。皮肤性病方向设皮肤性病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等;骨伤方向设骨伤学基础、骨伤手术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等;眼耳鼻喉方向设眼耳鼻喉基础、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等。从第四学年起以必修课或选修课方式陆续进行,在毕业实习阶段亦对相应专科的临床实践学习予以加深加强,以确保专科临床技能的掌握。


作者:王明杰,刘克林,吴绍华,尹思源,王全(泸州医学院 泸州646000)


第3篇:分析中西医临床医学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发扬祖国医学的一个渠道。尤其是近年来许多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均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向,为培养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优越的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对这类人才的培养,西医院校与中医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普遍存在缺乏整体优化模式、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欠理想等状况。现结合当前我国西医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做粗浅探讨。


1当前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学中”模式,在党和国家“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倡导下,培养了一批适合中国卫生事业需要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科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尤其是随着现代疾病谱的改变,促使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所谓“纯中医”或“纯西医”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扩展和加深。比如在现代综合征、医源性疾病、SARS等疾病方面,中医西医临床医生都在不同程度地应用中西医学的诊疗手段从事治疗工作,并取得了比单纯采用中医药或西医药更好的疗效,显示出了中西医明确指出:“坚持中医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而奋斗”,“加快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为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2001年经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业委员会评议,结合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实际,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当前,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西医、中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2如何确定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模式


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卫生事业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切实需要呢?西医、中医院校开办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应该相同还是应该各有特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故有人认为,当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111。我院于2004年开始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较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疾病的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


然而,中医和西医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不可培养绝非简单的将知识相加。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与疾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差异。中医治疗重视的是得病的人,西医治疗强调的是人得的病;西医侧重于研究作为生物体的人,常常借助于动物实验对人体的研究;中医学侧重于研究自然、社会与身心一体化的人。


就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状况而言,现阶段仍处于临床结合阶段,尚未建立较系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因此,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强调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要中西医并重,重点着眼于临床技能的结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弄清楚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建立中、西医两套思路,以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就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传统的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包含30%—40%的西医课程内容,而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其中医教学力量雄厚但西医教学力量则相对薄弱,故其课程设置大多只是増加了西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仍是以系统的中医学课程为主。与此相对,西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其西医基础及临床教研室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仪器设备先进、齐全,而中医教学力量相对薄弱,故其课程设置则西医课程为重、中医课程较中医院校相对少些。问题是,中、西医课程的比例究竟是多少较为科学合理,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可谓摸着石头过河。


无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在学制未延长(一般为5年)的情况下,要完成中西医两套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确实给教与学双方都増加了较大的困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正是由于中西医两个学科体系的紧密相联和碰撞,才有可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领先世界的创新和成就,才有可能不断地推进中西医的学术发展及其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


然而,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大块,即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这样结合的课程设置,由于课程多、培养时间短,学生难于达到理解和汲取两种理论体系之精华的目的,造就了一批专业知识不精、专业思想不稳、专业能力不强的毕业生,在中医专业方面不及中医院校培养纯西医专业的毕业生,出现西医不深、中医不精的局面。有人将这样的毕业生的中西医能力比喻为“两个专科生”甚至是“两个中专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难以将所学的中医、西医两种知识融合运用的,也难以找到中、西医的最佳契合点,更难说发展与创新了。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克服的问题。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中西医结合生力军的前途和命运。目前该专业的学生均为理工科的考生,他们此前所受的教育是以数、理、化为主导的科学体系,建立的是因果联系、可量化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与中医理论的随机辨证、抽象化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模式格格不入。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中医的理论、经典、概念、逻辑往往抱一种怀疑的态度,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待。西医比之中医,更容易应用现代科学阐明,概念比较明晰,临床诊治也比较规范,常常使一些学生倾向于学习西医,影响其对中医的深入学习。为此,笔者认为,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精减课程门数,増加课程内涵,优化课程结构,并注意调整中西医课程顺序,注重开设中医经典必须让学生信仰中医,要真正学会中医的思维方法,具备辨证思维能力,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这是中西医结合型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


4如何培养中医思维能力


中医学在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时,吸收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生物、社会、心理、哲学等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文、自然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遇到中西医学本质差异与中西医课程并设的矛盾,而且还不得不让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自己的大脑中相互迁移。


目前我国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入学后,多数与西医其他专业一样首重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课,专业课则侧重于西医,所谓的“前期趋同”。其实,这对中医思维的建立是很不利的。应该改变目前先开西医基础课而后中西医课程同时并进的现状,在第一学期就让学生接触到中医基础理论,如《中医学基础》、《医古文》或《内经选读》等课程,让学生先建立中医的概念。主张中医授课教师在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


5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要考虑到较短的培养周期和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则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由整合后的中医基础课程、西医基础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后期临床各科课程、公共课程五部分构成。以下四个方面值得重视。


5.1优化中医基础课程


为精减课程门数、优化课程结构,建议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优化、整合,可将《中医基础理i论〉、《中医诊断学》合而为一,《中药学》、《方剂学〉合而为一,压缩理论课时,精简教学内容,做到减少重复,突出重点,相互衔接,有机联系,达到整体优化。既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又使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系统学习西医知识。


5.2扎实西医基础课程


应充分发挥西医院校师资及设备的优势,要求西医基础课程系统、完整、扎实,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知识,一方面为中西医双方的优势互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将来在科研、临床等实际工作中适应“求生存、求发展”的现实。


5.3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


开设具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如《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药药理学》等,构建起中西医结合的桥梁,开发学生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中西医比较医学〉应该在学生己系统学习了中、西医课程之后开设,实际是一门中西医比较的总结课,可作为选修课开设。从中西医的起源、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地域差异、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发病学、治疗学等不同角度和方面对中西医进行客观深入的比较,分析它们的同和异,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找出二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科学地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色、优势、弱点,开发学生改革、创新、突破的能力,将来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使之成为新一代中西医结合人才。


5.4结合实际合理选择临床课程教材


有的学校对临床课程进行中西医一体化改革,采用《中西医临床内科学》、《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中西医临床儿科学》等教材,使中西医临床技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然而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教师同时精通某分科的中西教研室的教师来讲,无疑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搞不好会讲得不伦不类、杂乱无章、深浅难定。为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就目前西医院校的师资情况,笔者建议中、西医临床课程分别开设并分别采用中、西医专业的国家统编教材。再者,如前所述,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是不可通约的,中、西医两套思路截然不同,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一体化临床教材,对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应该让学生在分别掌握西医、中医临床各科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去分析、探讨二者之长,使中西医临床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在以后的实习与工作中形成独特而宽阔的思维方式,成为能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疾病的复合型、创新型中西医高级医学人才。


6科学安排临床实习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应分阶段进行,选择省内外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中医学实习阶段:共20周,在中医医院进行。主要实习中医内、外、妇、儿、针灸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辨证论治的能力,培养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知识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西医实习阶段:共30周,在综合性医院或西医医院进行。主要实习西医内、外、妇、儿科、急诊科,着重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综合运用西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恰当的诊治,对急、难、重症能进行初步处理。


总之,有关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尚需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补充和完善。中医西医两个专业的教师都要为探讨和实践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继续努力。


作者:孙冰,程刚,孙春燕(山东省济宁医学院 山东济宁272013)


第4篇:思考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培养模式及发展方向


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事业的3个组成部分,而中西医结合应是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中医与西医工作者的努力,中西医结合业已成为我国特有的医学学科。与西医、中医相比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相当缺乏,而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本科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培养模式的不确定性。目前,大多高校米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气其中“两个基础”的模式较为明了,而“一个临床”的模式是不确定的,是制约中西医临床医师培养以及中西医事业发展的瓶颈。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核心的问题应是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的临床培养模式,构建怎样的临床培养模式?如何培养成为了培养卓越中西医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余所中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院或系部,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临床人才。


通过访问全国30所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网站,对各个学校的培养计划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各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的培养模式普遍为:


1.1学制


30所高校均开设了5年制中西医临床本科,部分高校还设置了7年制长学制本科。国家“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继续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广大的基层医师培养应以5年制本科为主,大力发展5年制,本科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方针。而7年制应以培养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为目标,丨首养方式应戈出精尖。


1.2教材


临床医学学习阶段普遍使用全国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教材是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目前编写的临床各科中西医结合教材遵循病证结合的编写思路,突出中西医的优势互补。但是,在学生不具有中医和西医临床知识的前提下,一套中西医结合临床教材能否实现学生既学通中医又学懂西医的培养目标,还有待教学实践的观察。可探索先分别学习中医与西医临床课程,具有了中医和西医临床基础,再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的学习,尤其是7年制本科。


1.3教学模式


大多尚校米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两个基础”的模式较为明了,而“一个临床”的模式是不确定的,是制约中西医临床医师培养以及中西医事业发展的瓶颈。没有扎实的“两个临床(中医临床、西医临床)”,很难有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思维的“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目前可能更适合的模式是:打好“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字好“两个临床(中医临床、西医临床”;升华为“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


1.4师资


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的师资以中医、中西医结合师资为主,缺乏高水平的真正意义的中西医师资队伍。可选拔优秀的中青年中医和西医人才,进行“中学西”、“西学中”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培养。


1.5人才培养类型


各高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中西医临床人才。教学实践证明5年制本科以培养临床型人才为目标,而7年制长学制本科应培养学生成为既通中医又懂西医,既能临床又能科研具有中西医临床思维的研究型人才。


2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不能脱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客观现实:(1)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还不成熟,还没有成熟的学科体系;(2)中西医结合模式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实践都还不确定;(3)具有扎实中医与西医医学知识理论及临床功底的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缺乏。


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学科的发展是有层次的,有阶段的,是动态的,故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应立足于:(1)中西医结合无论教学、科研、临床都是有层次的;(2)培养模式是动态的,是随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基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客观现实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立足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应遵循:


2.1中西医结合是有层次的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是有层次的,既要培养服务基层的临床型人才,这是5年制中西医临床本科的培养目标;也要培养既能临床又能科研具有中西医临床思维的研究型人才,这是7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


中西医结合学科是有层次的,有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中西医方法上的基本结合,这是战术层次的结合;也有认识疾病,诊治疾病的中西医思维上的高级结合,这是战略层次的结合。


2.2教学模式是发展的


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肖I[可米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两个临床(中医临床、西医临床)”的教学模式,探索“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不应不根据实际都米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而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随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最终应是“一个基础(中西医结合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


2.3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应深入思维水平


有规划地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基石,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中西医相互融合,绝不仅仅是技术方法上的,更主要的应当是中医的整体思维与西医的分析思维的逐步融合”。吴咸中院士强调“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思维方法很可能比解决一二个具体诊疗问题更为重要。”这些论点从理论上指出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发展的方向。


中西医结合的高级目标应是中西医思维的结合。培养具有中医与西医的知识、理论、技能,又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思维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应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追寻方向。为此目的,本课题下一步准备在进行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研究设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成战鹰,蓝文蕖,逯晶,刘惠娜(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第5篇:完善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课程设置


我校自1996年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方向本科专业学生,截止2015年7月,共毕业16届,约4000人,就业率良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但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对课程设置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本专业课程设置,对我校近3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3、2014与2015年毕业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343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结合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生源地、性别、对开设课程的重要程度评价、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识等。调查表制定后先进行预调查,发现没有问题后开始正式调查,调查由辅导员实施,调查表统一发放、集中填写,统一收回。


1.3统计分析


调查表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录入后数据库进行比对核实,确定后冻结数据库作为原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课程重要性选项分值设置很重、较重、一般、较轻和很轻,分别为1、2、3、4和5分,采用平均秩次法进行课程重要性排序。


2结果


2.1—般情况与课程繁重程度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68份,实际回收343份,回收率为93.5%。共有227名学生认为课程负担重,占66.2%,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2课程重要性评价


按照课程设置的类型,进行课程重要性评价,必修公共课排名前3名为英语、体育与计算机,排名后3位为形式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军事理论。必修专业基础课排名前3位为方剂学、生理学与系统解剖学,排名后3位为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与生物化学。必修专业课排名前3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诊断学和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排名后3为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与传染病学。选修公共课排名前3为中医药信息检索、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后3为大学语文、中外医学史与公共艺术。选修专业基础课排名前3为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断层解剖学与临床药理学,排名后3为医用化学、全科医学概论与中西医结合导论。选修专业课排名前3为中医临床基础、中西医结合急诊学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排名后3为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与中医各家学说。


3讨论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中医、西医长期并存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11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中西医结合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临床列为与西医、中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中西医结合生力军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根据中西医结合学科特点,确立核心课程,减少课程门数,增加课程内涵,优化课程结构,对提高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多个学者对中西医结合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研究探讨,均获得有益的成果,为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我院也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上做出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在国内还属初创阶段,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既往核心课程设置均有教学人员与专家开会讨论制定,均未将学生感受与意见作为参考指标。虽然我校近年已经对该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三次修订,然而本次调查选择了2013-2015届毕业学生343人进行了我校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均认为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负担较重(66.2%),结果提示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方案修订时,应该适当降低学生的课程负担。


本次调查对6大类课程:必修公共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选修公共课、选修专业基础课、选修专业课重要性评价的平均秩次依次为3936、2118、2082、5046、4236和3532,排名为4、2、1、6、5与3。结果显示必修专业课、必修专业基础课、选修专业课的重要程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也反映该专业课程计划设置总体上比较合理。


目前国内很多教育学工作者,开始考虑学生主体对课程与专业的认知度,并且进行了相关的调研。我们采用自行设计量表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60门课程进行重要性评价,按照秩次进行排序,结果发现必修专业课程排名总体靠前,前5名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生理学、方剂学、系统解剖学和诊断学,均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后5名为大学语文、中西医结合导论、军事理论、中外医学史与公共艺术,其中中西医结合导论为专业选修课,其余均为公共选修课。上述结果为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可作为课程优化的部分依据,对排名靠后的课程需进行进一步调查分析,排除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授课方法等原因,并听取学生对该门课的意见,作为专家进行课程修订的依据。


作者:武松,汪国兴,彭青和,王可,黄金玲,陈光亮(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


第6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安徽中医药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之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于2009年获批安徽省质量工程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010年获批国家教育部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充分发挥我校中西医结合办学优势,积极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探索与实践,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中西医基础知识、较强中西医结合实践能力、良好科学素养和医德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实用人才。


1改革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通过深入调研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趋势,充分体现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行“前期趋同,后期分化”培养模式。根据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临床医学方向着重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中西医结合医学应用人才;全科医学方向着重培养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应用型人才;医疗保险方向和美容医学方向在完成中西医基础课教学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医疗保险和医学美容类复合人才。


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2.1整合教学内容,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


本专业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建立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4个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2改革教学方法,注重中医传统特色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本专业着力推行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尝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信息掌握和管理的能力。近三年来,本专业积极推进PBL、CBL等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与教师双方的积极性;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具体合理的教学内容;不断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与交流,以提高教学水平。


2.3强化“桥梁课程”,着力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


在课程建设方面,本专业注重优化中医基础课程,深化西医基础课程,一体化中西医临床课程;强化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培养和启发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正确认识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和中西医结合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注意保持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优势,同时吸收现代医学先进成果,充分体现中西医学学术之长,既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注意教学内容的特色性和实用性。通过开设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思路研究、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等创新课程或以中西医结合学科知识讲座形式启发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


3加强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突出特色优势


本专业采取引进和自编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统编、规划类及院校协编类教材编写。建设期间,本专业教师共参与出版各级各类中西医结合医学类教材共计30部,其中主编、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8部,参加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10部,自编符合专业教学特点的实验教程2本。


课程建设是做好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若干高水平的核心课程作为支撑的专业,不可能建成高水平的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m。我院近几年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课程网络平台,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将教学过程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经过几年建设,成功申报正常人体解剖学、药理学和医学微生物学3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现已有6门省校级精品课程建立基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已将部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教案讲稿、课件和授课视频上网,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也成为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


4改革实践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人才


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实验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实践与检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只有树立全新的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学理念、构建现代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多层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0。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社区卫生实践、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环节。


本专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实践教学内容和专业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与控制,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和成效。


4.1注重社区卫生实践,彰显专业特色社区是今后人群疾病预防的重要基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也是地方实现新时期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0。作为国家教育部第六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紧紧把握新形势下的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勇于创新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实践教学内容,社区卫生实践工作是本专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通过与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局结对共建,与十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在临床见习前期选派学生进行社区卫生实践。通过撰写课题调研报告、社区门诊医疗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社区实践教学内容,至今已分批进入社区见习600余人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并对我国社区卫生工作及全科医疗有了初步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专业还积极总结实践教学经验,改革社区卫生实践具体实施方案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帮助,专业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


4.2注重临床实习,重点培养中西医临床技能和临床诊治思维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诊治思维和技能的培养是临床实践的重点。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开展案例式教学,增加与当今医疗趋势相适应的内容;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之前进行统一的临床实习培训;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广泛开展床边病例讨论教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中通过教学查房、临床问题小讲课、教学病例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相关病症的临床诊疗思路;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进行回归教育,重新对临床实践技能进行再培训,巩固临床实习效果。此外,学校还加大投资力度,购置高质量、多功能、多用途的电子模拟系统及模拟人,引入标准化病人,现已创建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为医学生营造真实的中西医并重的临床氛围,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


4.3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本专业积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通过改革现行的实验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整合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增加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的比重,不断优化现有的中医药特色实验教学,形成基本实验技术及基础性实验、综合实验和探索性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三大实验教学课程模块相互衔接的体系,实现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


5改革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5.1建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本专业已在主要课程逐步建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力求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在实行终结性评价时,全面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评分标准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等,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核方式所造成的弊端;选修课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如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小论文、小综述、小组交流、平时作业、半开卷考试、开卷考试、机考等形式;部分课程开展了识药、点穴操作、论文汇报等多种形式和手段的考试改革。本专业努力实现课程教学、考试、考试评价与反馈的有机结合和最佳组合,在强调终结性评价考试的可靠性、有效性的同时,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督导、激励作用。


5.2实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改革临床实践教学以往临床技能三站式的考核方法,引进国际先进的多站式考核方式,实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自2010年开始利用学校已经建立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心,在本专业学生中实行具有专业特色的OSCE考核,包括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病例诊断、中医诊断技能、针灸推拿基本技能、影像学技能、中药材识别技能、文献检索等12站内容。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使实践教学和临床技能考核评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也为学生今后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6拓展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专业在注重医学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6.1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构建学生课外自主创新活动平台,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延伸;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自2010年至今有60余人次参与教师科研;以学术科技兴趣小组和学生团体为依托,鼓励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针对医疗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调研;组织学生参加省校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2012年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进一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


6.2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知识技能竞赛,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在各年级学生中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6.3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华佗爱心社活动,开展一系列医学服务实践和社区卫生知识宣讲,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例如与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在西园新村开展“健康服务进社区”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介绍日常保健知识,并散发春季常见病、多发病保健宣传手册;在西园小学开展“携手孩子,关爱健康”健康宣传和讲座等活动。


6.4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参加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话剧大赛、舞蹈大赛等各项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优秀大学生提供了基础。


通过一系列活动,广泛调动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至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获得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国家创业计划大赛铜奖1项,安徽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2项,校级奖项15项。


7加强科技创新,以科研促教学


本专业注重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督促教师申报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在“科学研究的过程惠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成果促进教学改革”的新型办学理念指导下,扎实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教学。


8加强医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医学是一门神圣而崇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医生不但要具有较强的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本专业注重对医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医德理论、原则和规范性教育,将医德教育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医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并从思想内化为行动,在临床实践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端正行为、主动抵制歪风邪气。同时,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紧密结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特点,本专业建立和不断完善递进式德育教育计划,围绕行为规范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成功教育三个不同层面,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德育教育。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既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本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本专业年轻教师较多、可塑性大的特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着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本专业专任教师到国内外医学院校相关学科专业学习交流的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和提高深造的常规机制;中西医结合学科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各教研室定期将本教研室教学或科研亮点和特色进行展示交流,同时本专业每年举办硕博士学术汇报会,要求新晋硕博士将所学内容进行汇报交流;开展跨课程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促进不同课程间教师的相互学习,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落实《安徽中医药大学“新进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继续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的导师制培养方案,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每年度组织一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教案讲稿进行评比,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相结合,本专业师资队伍学历(学位)水平明显提高,职称结构不断优化,一支多学科交叉、学缘结构合理、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已见雏形。


10加强教学管理,构建模式化教学监控体系


10.1教学常规管理本专业坚持实行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形成分管教学校领导、二级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教研室主任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教学例会、教学调研、交流座谈、领导听课、教学督导督查等制度,努力保持与教学一线的经常性联系,及时掌握教学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10.2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以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为抓手,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教研室是教学的基本单位,为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和组织教学中的作用,学校提出新的规范化教研室建设标准,承担本专业课程的二级学院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将任务落实到教研室,对教研室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0.3加强教学评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学、管的良性互动。每学期由学生主导并组织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课程进行教学信息的调研与反馈,学校建立网上评教系统,实行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在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所和二级学院的协调下组织召开教学信息员座谈会,对“教、学、管”各方面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为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学校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及相关的教研室,既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也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信息来源。通过加强教学评估环节,督促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11加强教学平台建设,打造优质教学平台


11.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医药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关键教学过程。鉴于培养人才的需要,学校将原形态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代谢实验中心整合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因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实验教学以及新开实验课程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开设需要,学校针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包含的所有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彻底变革,对原有实验教学进行重新整合,针对专业特点建立新的教学模块,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建立不同层次、网络化、互动式、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大平台,以满足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提升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本专业积极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和特色专业建设资金,用于专业实验室的改造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及添置。分别新建形态学教学数码互动实验室和PCR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实验教学手段进一步丰富。


11.2社区卫生实践基地建设本专业和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局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选择其下属的8个基础好、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卫生实践基地。建设期间,已分别向杏林、亳州路、双岗、海棠等八个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遣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0余人次。


11.3临床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立足安徽,放眼长三角,实行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战略,建设覆盖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实习基地和临床教学医院24个,其中我校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医院19所。另外,在合肥市建立见(实)习点8所,为本专业临床教学和阶段见(实)习创建了良好条件。


11.4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本专业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经费建设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实验室,下设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形态学实验室、细胞与分子免疫实验室、药理与毒理实验室,拥有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凝胶成像系统、蛋白纯化系统、酶联免疫工作站、神经电生理系统等先进科研仪器设备,为教师、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普通高等院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关键应该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学校的特色关键是特色专业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本专业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等,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努力创建并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增强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


作者:汪婷婷,黄金玲A,申国明,陈光亮,蔡标,彭青和,王可,卞海,陆婷婷,黄顺(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合肥23003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418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