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 要:目的:主要探讨药物中毒后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方法:对药物中毒患者通过股静脉穿刺置管后连接血液灌流机进行血液灌流,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合血液灌流治疗118例药物中毒患者,其中110例得到治愈。结论:对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可以连续多次进行血液灌流,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血液灌流;重度药物中毒
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收治的118例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18例药物中毒患者,入院前均已进行了彻底地洗胃。其中男40例,女78例,男女比例为1:1.95,年龄13~60岁,平均32.5岁。
1.2 方法
1.2.1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角,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的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皮肤、皮下组织,在腹股沟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明显处,为方便术者,一般选取右股静脉作为穿刺部位。术者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与股动脉平行并固定股动脉,右手持穿刺针,使针头和皮肤成30°~45°角,在股动脉内侧0.5~1.0 cm处刺入,有落空感时停止进针,然后缓慢将空针上提并回抽活塞,见抽出暗红色静脉血,证明穿刺成功,然后,将导丝沿穿刺针芯置入股静脉内,拔出穿刺针,将留置管沿导丝置入股静脉内,置入深度一般为4~6 cm,拔出导丝,然后用医用缝合针,将留置导管固定完好,外敷胶带固定。留置导管动静脉端分别连接血液灌流机的动静脉端,进行血液灌流。
1.2.2 预冲血液灌流机管路:首先,用5%葡萄糖溶液对灌流机进行预冲,再用3 000 ml盐水冲洗,接好管路后,将10 mg肝素加入500 ml生理盐水冲洗,连接机器时,管路中的盐水可以不排除,让其进入体内,防止低血压的发生。肝素首剂给1 mg/kg,追加10 mg/h,血流量150~200 ml/min,治疗时间为2 h,根据病情第2天、第3天可再次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主要是为了清理血液中的药物[1]。因股静脉内已留置导管,以后进行灌流,留置管动静脉端直接与灌流器的动静脉端相接,非常方便,从而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2 结果
118例重度中毒患者中,110例进行过积极治疗,康复出院,回访无任何后遗症,其中服用地西泮、氯丙嗪等镇静催眠药物患者在灌流治疗2~3 h恢复意识,有机磷农药、灭鼠药,除草剂等中毒患者6~24 h意识清晰,生命体征通常在治疗后的2~3 h平稳,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预防出血,患者在进行灌流时,由于树脂罐有吸附血小板作用、以及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并且由于灌流中加入抗凝剂,因此,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出血,一般情况是皮下血肿和血尿,治疗可用鱼精蛋白进行中和[2]。
警惕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指在无空气监测的情况下,空气流进体外治疗管道,从而循环流进患者体内,医护人员一定要将体外治疗管道的各连接部位拧紧,以防松动。在为患者灌流时,护士一定要随时观测患者生命体征,一般在进行灌流时同时进行血氧、血压、心电监测,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胸痛、咯血等症状,要停止灌流,并采取急救措施。
血液灌流是对急性毒物及药物中毒进行抢救的重要治疗方法,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连接血液灌流机,不仅速度快、创伤小,而且能多次连续进行血液灌流,方便患者,为抢救赢得时间。特别是对那些出现脑功能障碍或已出现昏迷的患者,伴肝肾功能障碍,年迈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组织蛋白结合力高且有延迟性毒性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服用过量引发中毒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通常在中毒后6~8 h进行血液灌流,此时药物浓度在血液中最高,并在体内不断游离,因此,清除效能最高,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积极地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清除血液中的毒物,预防体内各脏器受到药物侵袭,还能将体内药物重新分散,减少并发症地发生,血液灌流对患者进行血液药物清理时,可使已经意识清醒的患者加快恢复意识,降低脑水肿,呼吸衰竭和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溶解性,药物或毒物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血液灌流对于分子量大,脂溶性与蛋白质结合药物或毒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灌流治疗不明药物或毒物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深刻意义,结合治疗不仅能成功抢救患者,而且为接下来治疗赢得时间。股静脉穿刺结合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疗效好,值得推广。
4 参考资料
[1] 刘迎庆,程正华,李晓春.血液灌流在儿科中毒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05,9(2):78.
[2] 翁云龙,白有为.应用HA型血液灌流器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05,22(4):4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4718.html
上一篇:妊娠期糖尿病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