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预防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460例,中转开腹12例,中转率为2.5%。并发症5例(胆管损伤1例,胆漏2例,腹腔感染1例,胆管残石1例),发现胆囊癌2例,无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熟悉胆囊血管和胆管的解剖变异,熟练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操作、及时中转开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瘢痕小、肠粘连发生率低、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安全有效等特点成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略高[1-3]。文章总结分析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2007年~2011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72例致中转开腹12例及并发症5例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72例,男183例,女289例;年龄21~78岁,平均50.6岁;病史10 h~18年。胆囊并慢性胆囊炎252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150例,胆囊息肉6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6例,胆囊癌2例。合并高血压40例,糖尿病25例,有下腹部手术史35例,术前B超明确诊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 手术方法: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一般气腹压为9~14 mm Hg(1 mm Hg=0.1333 kPa)。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置入腹腔,具体视术中暴露及解剖清晰而定,镜后探查胆囊,解剖分离胆囊(Calot)三角,顺行或逆行胆囊切除术,用钛夹或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切下胆囊并取出,视具体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者,术后根据引流情况拔除。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12例因术中炎性反应严重、术中出血、解剖异常或组织粘连明显以致分离困难给予中转开腹。
2 结果
本组472例,中转开腹12例,中转率为2.5%。并发症5例:胆管损伤1例,术后4 d出现黄疸,B超发现胆总管下段狭窄,剖腹探查证实胆囊管钛夹闭胆总管侧壁致狭窄,取出钛夹,置T管引流,2个月后拔管而治愈;胆漏2例,双套管充分引流,痊愈;腹腔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胆管残石1例,术后6 d发生黄疸,右上腹不适,B超发现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内小结石,分析术术中处理胆囊管时结石滑入胆总管所致,经内镜下加十二指肠乳头括均肌切开(EST)治疗后治愈。发现胆囊癌2例,无死亡。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瘢痕小、肠粘连发生率低、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安全有效等特点成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腹腔镜手术是在显示屏下进行,无空间立体感,只能用器械手术操作,较直视下的手术操作困难,术者需有较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学习曲线长,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较高[4-7]。
3.1 胆管损伤:常见原因:①胆囊三角区因炎性反应充血水肿或粘连紧密,解剖紊乱等造成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②术者经验不足,误将肝总管或胆总管、右肝管当成胆囊管钳夹;③因渗血、出血影响手术视野清晰的影像,增加胆管损伤的危险;④过度牵拉后钳夹胆囊管,引起胆总管狭窄。预防措施:①沿胆囊壶腹向胆总管方向解剖出与之相连变细的胆囊管,Calot三角区钝性分离,分离中会有出血或渗血,除了来自胆囊动脉或其分支的出血,一般小的出血或渗血经冲洗可止血,不要轻易上钛夹止血, 更切忌盲目电凝止血,以防胆管损伤,不能分离者应及时转开腹手术;②在经验丰富的医师监督指导下进行手术;胆管损伤的处理:根据胆管损伤的类型、严重程度及发现时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术中发现胆管横断、较大破损,胆管狭窄,应立即中转开腹行修补术并行“T”管引流或解除狭窄,重新缝合结扎;术后发现胆管损伤造成胆汁性腹膜或梗阻性黄疸,根据患者情况,少量胆漏行充分引流,胆漏量大则尽早手术处理,本组胆漏2例,双套管充分引流,痊愈;梗阻性黄疸,患者一般情况好,尽早手术解除梗阻,患者情况差,可行PTc(经皮肝胆管造影),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手术解除梗阻,本组胆管损伤1例,就因术后梗阻性黄疸行B超发现胆总管下段狭窄,剖腹探查证实胆囊管 钛夹闭胆总管侧壁致狭窄,取出钛夹,置T管引流,2个月后拔管而治愈。
3.2 腹腔感染:常见原因:多见于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术中感染严重,术中胆汁外漏至腹腔,冲洗不充分,未放置引流管等。预防措施:术前术后均要监测控制血糖,术中尽量不要让胆汁外漏至腹腔,术中要将在膈上膈下冲洗干净,尽量减少胆汁、结石残留,放置肝下引流管。腹腔感染的处理:控制血糖、加强抗感染、充分引流,必要时开腹探查,本能1例,为糖尿病患者经经皮脓肿穿刺引流,保守治疗后痊愈。
3.3 胆管残石:常见原因:术中操作中,胆囊内或胆囊管内小结石经胆囊管滑落入胆总管,术前未发现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预防措施:术中不可过分挤压胆囊,可先分离出胆囊管,用分离钳在胆囊管向胆囊侧刮推并夹闭胆囊管,必要时可行术中造影,术前要全面检查,胆囊多发小结石、黄疸病史、胆源性胰腺炎病史者警惕胆总管结石可能。胆道残余结石的处理:可行内镜下加十二指肠乳头括均肌切开(EST)治疗,如合并胆漏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本组胆管残石1例,术后6 d发生黄疸,右上腹不适,B超发现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内小结石,分析术术中处理胆囊管时结石滑入胆总管所致,经内镜下加十二指肠乳头括均肌切开(EST)治。疗后治愈。
3.4 肠管损伤:常见原因:建立气腹时穿刺损伤,电凝勾分离时损伤,分离钳未在视野内损伤等。预防措施:建立气腹时穿刺损伤,先切开皮肤,撑开皮下脂肪,再穿刺,有突破感时就停下。电凝勾分离时损伤,在分离胆囊三角时会引起十二指肠损伤,多为电凝分离时离十二指肠太近,最好近靠胆囊颈壁,不要持续电凝。分离钳未在视野内损伤,多由于主刀及助手粗心引起。肠管损伤的处理:术中发现应立即行修补术,术后发现应肠瘘的处理,必要时开腹手术治疗。
3.5 腹壁切口疝:常见原因:脐部戳孔及剑突下戳孔由于孔小,缝合组织深,未缝合紧密,
或术后感染,裂开,引起切口疝,预防措施:可用血管钳提夹腹白线,显露清楚后再缝合,如果困难可沿长切口缝合腹白线。切口疝的处理:有症状者行手术按切口疝修补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手术重视Calot三角区的解剖,保持术野清晰,做到不盲目分离,不盲目切断,同时及时中转了没有把握的手术,如术中发现腹腔镜下处理困难及时中转开腹。中转开腹不是手术失败,是不同术式选择,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4 参考文献
[1] 吴建斌,张明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对策[J].中华实用外科杂,2005,25(2):99.
[2] 郑成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2(1):33.
[3] 吕 海,周 鼎,施小石.有上腹部手术史 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7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4):15.
[4] 吴年贵,吴心闩.肝硬化门脉高压综合征并结石性胆囊炎10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2):56.
[5] 朱绍辉,李胜宏,罗 丁,等.腹腔镜胆囊切除78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77.
[6] 程新豹,胡盘林.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4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2):2590.
[7] 吴玉红.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适应证与手术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25(2):290.
[收稿日期:2012-06-08 编校:郑英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6171.html
下一篇: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