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医学
摘 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PCI术后心脏康复Ⅱ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患者65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实施PCI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冠心病知识掌握情况、危险因素指标控制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危险因素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达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规范用药率、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改善PCI术后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增加患者冠心病知识储备,提高心脏康复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康复Ⅱ期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知识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冠心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急性心肌梗死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运重建行之有效的手段,能大大降低急性期病死率[2],但并不能消除长期面临的危险因素[3]。由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家庭组成的医疗护理团队通过多元化干预、针对性管理,开展PCI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服务[4],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效控制危险因素,促进康复[5],让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结合当前情况,我院自2018年筹建心脏康复门诊,培养专职人员,联合心脏康复中心,并向社区人员延伸培训,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12月松江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住院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2019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定义[6];首次行PCI术;冠心病危险分层为低危,心功能Killip分级为I~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年龄40~74岁;理解沟通能力良好,精神状况良好;同意加入本研究。排除条件: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心、肺、肾功能障碍或其他躯体疾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中1例患者因突发意外中途退出,实际有效病例31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64.2±9.9岁;学历: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及以上24例;吸烟11例;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24例,血脂异常15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65.9±8.1岁;学历: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及以上26例;吸烟13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25例,血脂异常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出院随访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CI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主要涵盖院内、康复中心、社区、家庭4个部分,具体方法如下:
1.2.1 院内支持
(1)组建团队:成立延续性护理心脏康复诊疗小组,组长由院内胸痛中心主任担任,组员主要包括胸痛中心护士长、心内科护士长、心脏康复专职护士、康复医院及社区护士,共14名,均为中级职称以上,且接受过心脏康复相关知识培训。
(2)制订和设计脏康复随诊记录本和居家监控记录本:依据专家共识[4]集中探讨、设计并制订PCI术后心脏康复随诊记录本和居家监控记录本,两本均包含患者一般状况和专科评估,不断修改完善,使之合理化、规范化。
(3)信息采集:出院前2 d,由专职护士收集并登记患者资料,针对性讲解冠心病知识及各处方宣教,建立信息档案和微信群,发放居家监控本并告知记录要点。
(4)强化复诊:依据医嘱,利用互联网发送下一次复诊预约信息至患者或家属手机,由护士确认患者或家属收到消息的有效性,再次告知其随访意义及不接受随访的危险性。
1.2.2 康复中心支持
由团队人员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等指标,结合患者个体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专职护士及时跟进各处方的落实,如有氧运动处方、运动的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维持运动方法,运动时发生胸闷、胸痛不适如何快速自救等。
1.2.3 社区支持
由团队负责固定专职护士对8所街道的社区选派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培训并考核。利用信息网络,与社区共享随诊患者病情信息。每周以视频或者现场参与方式组织1次病友讨论会及心脏康复操锻炼,鼓励分享自行管理有效方法,如语音服药提醒、组队锻炼等,重视同伴教育。
1.2.4 居家教育
每两周1次通过电话、微信或者上门联系患者,利用5~10 min时间了解居家监测落实情况,解答疑难问题。(1)饮食:依据冠心病指南指导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天吃瘦肉和其他肉类食品不超过100 g;(2)运动:指导患者运动方式、强度、频次等;(3)合理用药:指导患者按时服用药物,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服用抗凝药时注意有无皮下、黏膜、牙龈等部位出血,有无血尿,血压监控是否到位,有无体位性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4)心理状况:患者若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多加鼓励,并告知其伴侣、子女引起重视;(5)生活习惯: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合理作息,忌烟、戒酒等。针对配合程度不佳的患者,医生、护士、患者、家属(或陪护)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1.3 观察指标
(1)心脏康复知识掌握程度:以专家共识[7]及第六版内科护理学[8]为依据,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冠心病概述、危险因素、合理膳食、规范用药、有氧运动、控制体重、生活方式、安全管理8个维度共40个条目,分为掌握、未掌握2个维度。
(2)冠心病危险因素监测: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体重指数(BMI)、6 min步行距离、血压控制达标率。
(3)生活质量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估,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价,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规范用药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心病概述、危险因素、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控制体重、生活方式、安全管理等冠心病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脏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冠心病心脏康复监控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TC、LDL-C、LVEF、6 min步行距离、BMI、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TC、LDL-C均低于对照组,LVEF、6 min步行距离、血压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SF-36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心脏康复监控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PCI患者心脏康复知识水平
患者对疾病知晓度是指对所患疾病种类、预后和生活预期的理解与认识程度[9]。患者疾病知晓度的提高,能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0]。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降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性[11]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2]。本研究从患者出院前-康复中心-社区-居家的不同时间段,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输入,加深患者对疾病风险和治疗的认识,进一步调整患者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安全等行为。干预后观察组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控制体重、生活方式、安全管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张倩[13]研究结果一致。两组患者的服药规范均很高,考虑可能和科室宣教、对新PCI支架植入记忆犹新、迫切期望疾病恢复有关[14]。
3.2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监控指标
PCI术后心脏康复包括3个阶段[15]:I期康复(院内康复期)、Ⅱ期康复(院外康复早期)和Ⅲ期康复(家庭康复),Ⅱ期康复是I期院内康复的延续。心脏康复Ⅱ期是PCI术后患者有效恢复的关键时期,一般指PCI术后2~12周[16],为高风险期。TC、LDL-C指标升高,加速冠状动脉硬化,促使冠心病发生、进展[17]。通过多元联动形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多方干预,及时跟进患者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使TC、LDL-C、血压控制、LVEF等监控指标趋于合理(P<0.05),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两组患者BMI均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观察时间短以及处于新发心血管疾病期间,有很强的控制饮食的意识有关。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越长,运动耐量越好,说明心功能恢复的越好,越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3.3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行PCI术后患者的日常生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活动后可能会出现不适现象、家人对患者的关怀不够,以及健康状况的担心,患者不愿与别人交流,社交能力下降[18]。本研究通过对心脏康复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医院及社区定期跟踪,心脏康复中心的训练指导,同伴教育的支持,多元联动干预措施,增加了患者参加运动的意愿,促使患者对疾病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增强了疾病主观感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19]。表3可见,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信心和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便捷,下沉护理资源,通过有针对性、多角度、多渠道的延续护理干预,提升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利于疾病恢复。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康复中心的支撑,拓展服务领域,进行多元化干预渗透,提供更合理的康复方案和康复措施,有效保障护理服务的延续性。在研究过程也存在不足,如信息化资源不足、社区设备不足、心脏专职护士配备不足、专职护士工作量大等因素限制,在以后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芬.内脂素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赵素华,朱世琼,李亚梅,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运动康复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1):73-76.
[3]唐艳,鲁玉明,黎姗姗,等.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5):916-919.
[4]周剑英,戴珍娟,庄翠芳,等.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1):1462-1466.
[5]包招兰,冯国和,吴琪,等.国内外心脏康复模式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20,40(1):61-64,67.
[6]龚艳君,霍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解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7(12):1057-1061.
[7]袁丽霞,丁荣晶.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S1):86-90.
[8]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47-261.
[9]Hess EP,Grudzen CR,Thomson R,et al.Shared decision-mak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respecting patient autonomy when seconds count[J].Acad Emerg Med,2015,22(7):856-864.
[10]曹琴琴,张宗侠,王西鸽,等.共享决策在急诊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4):595-598.
[11]崔少香.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TGF-β1、ET-1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1,34(3):651-653.
[12]杨国慧,李树仁.心肌梗死PCI术后运动康复的现状及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34(7):640-642.
[13]张倩,邢凤梅,陈连庆,等.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对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4):3352-3355.
[14]肖丽娜,石帆,孙秋,等.个案管理在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100-104.
[15]丁荣晶.《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3-126.
[16]苏媛媛,张伟宏,宋晓月,等.心脏康复教育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0):5105-5108.
[17]张欢,周小燕,张露丹,等.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8):57-62.
[18]彭文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11):1108-1109.
[19]齐建华,迟锦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9,41(17):2713-271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qitayixue/12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