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医学
摘 要:目的:剖析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问题,探讨可运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138例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2020年1~6月)采取常规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观察组(2020年7~12月)采取进阶版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分析心内科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可运用预防措施。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及给药质量评分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给药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常见问题主要包括药物种类繁多引起的混乱,医护之间沟通不顺畅及现存药物管理制度的不全面,进阶版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可应用预防措施,有效解决心内科用药隐患,维护护理人员高质量运作环境。
关键词:心内科 药物安全管理 不良反应发生率 预防措施
心内科患者具有两大较为明显特征,首先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老年患者占比较大,其次用药量多不仅需要长时间用药,而且每日所用药物种类多,剂量特征不同。在交与患者使用前如不进行细致交谈,使其记住各类药物特征及用药方法,很容易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安全隐患[1]。常规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就存在如下问题,仅仅以心内科住院患者为例,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如未详细解释清楚用药方法,给药方式不合理,例如1次给1天的剂量,而1天需要多次服用及服药或用药方法非常规模式,而给药人员未能详细解释清楚。就极易致使一系列不良反应或用药相关投诉的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本次实验将依据心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多年与心内科患者直接接触的工作经验的累积,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38例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2020年1~6月)采取常规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观察组(2020年7~12月)采取进阶版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对照组男39例,女30例,平均年龄(63.14±2.75)岁。对照组男42例,女27例,平均年龄(34.01±2.67)岁。纳入条件:①不存在重大脏器手术史。②具有基础交谈能力及认知文化水平。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主要包含3项内容药房药物的正确摆放、护理人员对医生方案的复核、给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叮嘱。相对细节划分不明显,容易出现因粗放性措施而导致的失误。
观察组采取进阶版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 设定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小组。
抽调心内科护理人员5名,包含护士长,主管护师两名及经验年资较为丰富的责任护士两名。探讨相关工作经验,主要目的详细梳理出常见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问题及可预见性用药安全潜在隐患[2]。并安排5名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用药安全知识,重点为现阶段不同批次不同类型有效药的特征,清晰明确各类药物详细特征,包装特点与用药期间作为最后一道关卡的防护者。并梳理出可运用性针对措施,整理成小册子以开会讨论显示日常反馈形式,推广应用。
(2) 常见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问题。
药房环节。心内科药物种类繁多且药物具有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类型,有效期不同,不同批次,不同包装及特点的多种背景情况,如不采取较系统化的模式摆放药物,就很容易在给药环节中出现差错。药方核对环节。一般在医生给药之后,往往需要经过护理人员复核,以此保证药方安全隐患降至最低。护理人员应及时排查,保证用药时效性及可能存在的剂量错误。这对心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药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采购环节应药物使用涉及多环节,不同环节对于药物用量药物特征的理解不同,容易导致使用中,某一类药物偏多,某一类药物稀缺[3]。给药过程中,如不采取合理措施叮嘱患者,极有可能因用药量的错误而致使不良反应发生。
(3) 针对性解决预防措施。
定期组织心内科,护理人员参与药房相关知识科普,与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尤其鼓励心内科护理人员多研读相关心内科药物说明书,建立自我探索有效经验。进一步加大药物系统和诊断系统电子化效率以此保证药方质量,避免因医生笔误出现的用药安全问题。重视心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定期组织院级交流及跨省市联赛,以此保证用药的复核环节的质量。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应多与护理人员性质相联系,例如在采购环节多与心内科护理人员进行探讨,因其与患者接触最多,更具有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能力,以会议形式帮助其剖析核心,即可获得有效可靠的药物采购方案分析来源。同时在放药过程中应以制度模式规定,对住院人员应采取单剂量给药模式,认真耐心解读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相关疑惑,针对静脉置液的应无菌操作。
1.3 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给药质量评分均为本次反馈内容,其中给药质量评分包含用药方法解释质量,给药方式及护理人员耐心度。给药质量评分以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每项评分内容满分均为50分,最终结果通过平均分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对本次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及给药质量评分进行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比较表[例(%)]
2.2 两组给药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给药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给药质量评分比较(分,χ¯±s)
3 讨论
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护理人员与患者在日常中需要接触大量的药物,且用药频繁用药剂量,药物包装各式各样[4]。很有可能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可预防性误差,致使不良后果。从护理人员角度探讨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也是值得入手的角度,相对于其他用药环节相关人物,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且常规用药操作,最后环节的药方审核均出自心内科护理人员群体,第一手经验的获得来源,能够更直观反映整体药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质量,并及时发现相关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相关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给药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用药安全管理质量不仅应抓紧护理人员环节,进药过程中也需抓紧,避免因错误粗放分析模式,造成药物浪费或药物紧缺,该环节应成为未来心内科药物安全管理方案探讨重点。
参考文献
[1] 周文悦.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安全管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44-145.
[2] 范中敏.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2092-2093.
[3] 陈晓梅.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34):49-50.
[4] 张晓英.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护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4):78-7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qitayixue/12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