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外科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人伴发的皮肤病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引起重视。
皮肤潮红:该病患者的面部可出现特殊的玫瑰色潮红斑,病情严重时,其掌跖部位也可出现上述皮疹,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皮肤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和异常扩张所导致的。有人还发现,80%的轻度或隐性糖尿病患者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面色潮红。
健康小提示:一般无自觉症状,也多不引起注意。
异常色斑:胫前、大腿前或其他部位皮肤出现圆形萎缩性斑片,颜色暗褐,表面有大量鳞屑。起初,病损为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丘疹,继之成为黑褐色,持续多年后形成色素沉着斑或萎缩性瘢痕,周围又有新发皮损不断出现。现代医学多认为本病是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皮肤慢性营养障碍的基础上,由轻微外伤所致的修复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循环障碍较上肢明显,且易受外伤,故病变多见于胫前。
健康小提示: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可以控制皮肤病变的进展。
橙皮症:这是糖尿病代谢性橙皮、胡萝卜素血症。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有橙皮色素、胡萝卜素血症。而橙皮色素、胡萝卜素沉着可使掌跖和面部皮肤发黄,而巩膜不黄染。
健康小提示:减少食物中的橙子、橘子、胡萝卜、南瓜的摄入量,皮肤的色素可慢慢消退。
糖尿病性大疱:有特征性,但少见。糖尿病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和先兆症状的情况下水疱突然发生,其手足可出现烫伤样水疱或大疱。该水疱可单发,也可多发,其疱壁很薄、内含透明浆液、周围无炎症性红晕。该病患者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发病约2~3周后,水疱或大疱,便可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疤痕。
健康小提示:尽量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疱液,保持疱壁完整,加压包扎,防止感染。
糖尿病性类脂渐进性坏死:皮肤类脂渐进性坏死患者中1/3~1/4患有糖尿病,更多见于女性患者。因此,一旦诊断本病,即需要定期化验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本病好发生在小腿前、外侧皮肤,也可以发生在上肢和躯干。皮损多表现为暗红色的斑块,与正常皮肤的分界很清楚。这种皮损一般不痛不痒,只有在发生破溃之后感觉疼痛。如果发生在头皮可引起头皮萎缩和秃发。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本病的治疗如同糖尿病合并的其他皮肤病一样。
健康小提示:皮损一旦形成顽固性溃疡和坏死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并植皮。
糖尿病性黄色瘤:常急速成群发生,该病好发于患者的面部(特别是眼睑周围),为对称性的0.5厘米左右的黄色结节或斑块,周围轻度潮红,且有瘙痒感。大约有0.1%的糖尿病患者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而发生本病。
健康小提示:要尽快控制血糖及治疗脂质代谢异常。
患了糖尿病的人对皮肤发生的变化一定要引起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如发现特殊的皮肤改变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控制好血糖的情况下,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搞好个人卫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在夏秋季发生皮肤感染,最常见的就是毛囊炎、疖肿、痈、丹毒和癣菌病,所以注意个人卫生非常重要,应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裤,凉晒被褥,保证居住环境的卫生。
2.避免皮肤外伤:一般人对小小的外伤可能并不在意,但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外伤,就给细菌的入侵打开方便之门,甚至感染,反复发作。所以,预防是关键,尽量避免各种损伤。糖尿病患者局部外伤后应及时消毒,注意保护好伤口,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防小病酿成大祸。
3.饮食控制:虽然皮肤病变对饮食没有特殊的要求,但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调控饮食的话,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引起皮肤病变或影响已有皮肤病变的愈合。
4.增强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大多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起病菌感染,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皮肤损害的重点,可以从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作者: 高新,本文来自《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waikexue/82022.html上一篇: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精囊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