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外科学
岗位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适应新教学观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为基础,结合专业课程,分析岗位需求,设定实际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在问题发现与解决中促进能力的形成,并在不断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求知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将岗位式教学法引入外科护理学的理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省某高校2013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学生各42名,将这两个班级随机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2名,女40名;农村30名,城市12名;平均年龄(20.71±1.57)岁。试验组男2名,女40名;农村29名,城市13名;平均年龄(20.69±3.77)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来源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个班级均由同一老师授课。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每章节讲授理论后,再上实训课。试验组教学采用基于岗位式教学法,即通过“情境设置一主体体验一互动交流一评价体验”的过程,让学生把学习主题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促进学生获得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第1阶段:情境设置。情境是岗位式教学的基础,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联系临床实践,提供学生一种生动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2阶段:主体体验。通过情境的展示,如通过技能的操作、言语氛围的营造、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知识、情感的呈现、接受的全过程。第3阶段:互动交流。通过第2阶段,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通过分小组交流、自愿交流或整体交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或结果。第4阶段:评价体验。在这个阶段,老师加人到学生的体验活动中来,对有认识冲突的给予纠正,指导学生对知识、情感进行有效的积极的内省,并且还有指导学生在临床上如何把认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1.3 评价方法 在本科目课程结束后,由教务科统一从试题库选题,对两组进行理论知识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和病例分析题,总分100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表1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分)
组别 人数 理论考核成绩
对照组 42 77.06±2.42
试验组 42 86.53±2.19
t值 3.381
P值 0.027
3.讨论
职业教育是针对于每个人,针对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技能和本领的学习,能够满足岗位的需求,成为有用之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也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专项能力。《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岗位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岗位式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首先给学生设定一个有关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情境,然后学生围绕这个有待完成的在临床上真实的情境,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培养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岗位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很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次将岗位式教学应用到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组理论成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主要是岗位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反复对有关知识进行巩固。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采用基于岗位式教学法,对改变过去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同时对高校教学改革及教师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岗位式教学法能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真正使高职教育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位”转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作者:康大云 范丽红(421001 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waikexue/82301.html下一篇:肝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