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药学论文
1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11自我认识和学习观方面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完成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时约15年,此时,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顶峰,自我意识开始成熟、自我价值观念增强、世界观初步形成,开始对各种现象和问题形成比较稳定、系统的看法,这都将影响其今后的学业情况、专业发展以及个性品质。加之,现在的学生只负责考试,其他都是父母包办,高中学校忽视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使学生很难对自己进行准确认知定位,对自身的性格、感兴趣的领域、突出的优势、成绩层次等没有客观准确的认知,往往会发现所选专业与“所想专业”有差别。
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甚至是家长的学习观是错误的或者模糊的。家长经常灌输给孩子一种理念: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不用理会,融入社会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这种理念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形成,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不易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导致学生的成就感、乐学感低,主体性较差;另一方面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未得到满足,进大学以后就产生松懈,学习滑坡等现象。
12专业选报方面
药学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与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检验、药品生产与营销、新药研制开发与质量控制等工作以及与药学研究、管理和教学有关的工作。
近年来,医药行业获得了蓬勃发展,被人们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社会各界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制药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1]但准大学生自主选报药学类专业的不多,一般出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父母亲友从事相关工作,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为毕业后找工作方便,“建议”考生填报药学类志愿;②被药学类专业较高的就业率所吸引;③报考药学类的热门专业如药物分析、药剂学等,被调剂至药学类分支学科如药事管理等;④报考非药学类的热门专业,被调剂至药学类专业;⑤受家长、同学影响,在面临专业填报时 “被选择”或“模糊选择”药学类专业。
李志等人的研究发现,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并且乐意学习的专业,其总体专业认同度高于非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所以专业认同度较高。[2]张田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学习的专业并非兴趣所在或者自愿选择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较低。[3]陈萍等人也认同很多准大学生由于对专业认识不全造成了选择失误,是部分大学生专业认同度低的主要原因。[4]
13高校育人环境方面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成为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良文化、错误价值观渗透校园,对高校师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环境。
从高校教师角度来看,当前高校职称评审中“唯成果论”倾向严重,导致高校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使得有些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完成知识传授、不出教学差错上。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同时还需要做项目、做调研、做研究、写论文,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
从教育培养角度来看,一方面,药学是一个体系完善、范围广泛、分支众多、发展快速、应用性强的学科领域,因此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要求很高,但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对当前形势下药学类专业的性质、就业范围不能正确认识,有的认为医院等事业单位才是最好的就业方向,有的认为医药代表不需要学好专业课,再加上有的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专业认知教育体系、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学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认同所学习的专业。
2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对策研究
21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大学
由于大学与高中普遍存在沟通不足、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准大学生与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大学。必须先走出对大学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增进学生对大学的了解,从而提高专业认同感。
在教育导向上,高中以分数为重点,主要任务是为大学输送人才,而大学教育侧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任务,因此大学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育任务上,高中实施“监督”“呵护”式的片面教育,课程多而浅,重理论轻实践,且内容被考试大纲所限制,大学阶段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内容专业性更强,与实际联系更紧密,因此大学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在管理方式上,高中管理非常严格,上课、考试、自习、活动、用餐等作息非常规律,对学生言谈、举止、打扮等全方位进行管理,而大学管理较为宽松,学习节奏放缓,学生的交往、外出、穿衣、佩戴等也更为自由,因此大学更多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
为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大学,大学要构建机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对新生的教育管理适当保留高中的模式,也就是保持一个过渡期,帮助新生从心理上适应大学。同时,抓住新生报到、家长夏(冬)令营的时机,开设家长课堂,帮助家长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情况、管理制度等,并利用互联网拓展家-校沟通渠道,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在此基础上,对新生开展始业教育,从学习、生活、思想、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渗透专业思想和行业前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早期职业生涯规划。 22巩固药学类本科生的专业思想
能否有效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不仅关系到药学类本科生专业思想的稳定程度,更关系到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药学类本科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以药学类专业知识为载体的综合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思维、心态、品德、能力等。专业思想教育并不是一门体系化的课程,需要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资源,将其融入现有的教育管理活动中。
针对不同年级的专业认知特点,配置不同的专业思想教育任务。大一年级是学生对专业认识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初级专业认同感,可以保留部分高中授课的特点,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结合高低年级经验分享交流会、专业知识讲座,实验室参观等课后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学习方法和培养要求,培养积极的专业认知态度。大二年级是学生对专业认识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通过健全教授授课制度和课程体系建设,采用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结合专业认知班会、行业资深认识报告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现实需求,增强专业认同感。大三年级是学生对专业认识的确立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通过开设模块化课程、个性化课程实现因材施教,采用现场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药企参观、学院开放日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药学行业充满愿景和信心。大四年级是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发展到智性认识,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结合模拟招聘大赛、校园求职讲座、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树立药学事业终身学习观和生涯发展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aoxuelunwen/14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