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教师是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各医学院校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规划了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以此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医学院校从搭建培训平台到完善培训机制,从创新培训内容到强化保障机制,从完善管理制度到改进考评体系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在职培训也越来越受到教师本人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随着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逐渐为教育工作者接受,“教师培训”正逐渐向“教师专业发展”演变。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把教师固化为一个静态完成的培养目标,看不到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成长中的价值追求。而“教师专业发展”更多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兼顾社会学维度的培养要求和教育学维度的个体专业素养提高的要求,提出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当前医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从个人层面来看,医学教师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功利性色彩
目前,医学教师对学校组织的师资培训认识不足,没有将培训与专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考虑,而是被动应付,出现了培训时缺勤、心不在焉等情况。有的教师存在功利性思想,只选择自己感兴趣或与专业提高有帮助的内容,关于教育理论、人文素养等内容不够重视。有的重外出培训而轻校本培训,重实践技能培训如医院进修而轻理论培训。
2.从学校层面来看,校本培训在形式和内容上无法满足教师个性需求
医学院校校本培训存在着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医学院校教师培训存在着形式趋同、结构单一的问题,忽视了教师终身学习、在职学习的需求特点。在培训内容方面,有的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培训,而忽视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有的忽视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有的未能体现不同学历、职称的教师的差异性,不能针对教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的不考虑工作岗位和培训对象的差异,以致于处于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没有区别;有的培训因为内容陈旧、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考虑到出勤率而采用行政命令等方式,引起了教师的反感等等。
3.从外出培训层面来看,未能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效果
医学院校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和方案,其中包括外派教师到其他高校或医院脱产培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但相关调查显示,培训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有些医学教师对外出培训的认识不到位,纪律观念淡薄,由于各种原因私自离开培训单位,导致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的老师对外出培训、进修缺乏周密的规划,学习和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以致效果不明显。其次,在外出培训或进修期间的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委托进修单位代为管理或让教师自我管理,学校间接管理。但有的教师没有按学校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做自己的私事,不能保证脱产学习的时间,只是在开学期间和学期末参加学校学习,科研时间和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而进修单位管理部门也缺乏对参加进修的教师进行定期、及时地追踪,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导致教师置身于进修单位的管理之外。最后,对教师外出培训或进修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大部分学校都停留在写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填写培训记录,而对学习的流程监控和最终成果缺乏量化的标准,由此影响了考核的实效性。
二、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针对医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医学院校一方面要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效果。另一方面要促进“教师培训”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转变。下大力气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当前国内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很多,本文主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研究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教育生态学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学原理研究教育系统内部各种结构及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教育的生态功能及教育生态规律的理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生态环境,这种环境是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多元系统,既有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外部环境,又有教师等个体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内在因素的内部环境。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医学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忽视教育生态环境的影响。
1.医学教师知识结构单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教育生态学强调平衡、协调的理念。依据这一理念,医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师德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目前医学院校教师队伍中,多数医学教师从医学院毕业直接走进学校,缺乏临床医学技能和经验,知识结构不完善,人文素养较为欠缺,由此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部分医学教师工作量繁重,教学技能和效果有待提高
教育生态学强调有序性、整体性和适应性。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第二年学生在教学医院上课,教学医学的医生既肩负着繁重的临床工作,又要进行教学工作,大部分医学教师的工作量很重,如遇突发事件等可能会出现来不及备课、上课迟到等现象。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授课内容随意性大,案例引用重临床而轻理论等情况也会出现。这些情况都影响着医学教育生态的有序性和整体性,也折射出医学教师适应性不足等问题,有的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医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加强。 3.医学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从生态学角度而言,教育生态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环环相扣,医学教育需要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齐头并进,缺一不可。而部分医学教师教育学相关知识较为欠缺,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有待更新,他们所获取的教育理论相关知识主要停留在上岗培训时期,在之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暇更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更新。有的医学教师认为医学课程比较难,传统教学方式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实践中出现了“满堂灌式”授课、较少互动等问题。
4.医学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发展
医学教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其他教师,因为医学教师本身兼有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既需要专业上的不断学习,精益求精,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也需要教学上刻苦钻研教学方法,为人师表,并完成科研任务。这种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式,往往使医学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不足,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社会环境压力较大,容易造成医学教师的焦虑和职业倦怠。从教育生态学角度而言,外部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医学教师需要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注重角色转变,实现专业发展。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统筹教师培训与医学教师专业发展
虽然,目前的“教师培训”正逐渐向“教师专业发展”演变。但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培训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反,应该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和内容,加强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和考核,应该以教育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教师培训,将培训看做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以培训促发展,以医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培训的层次。
1.发展多元化培训,满足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
多元化是教师培训的方向,多元化包括:培训途径多元化、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形式多元化、考核形式多元化。针对部分医学教师学历高,自学能力强的情况,有些理论知识的培训可以采用自学与培训相结合,同时改革培训考核方式。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整个医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以此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将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相结合,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培训多元化。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职称、专业等对教师培训内容、目标进行细分。有条件的院校要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为医学教师培训提供有力支撑。要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对医学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校内与校外等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加强实践,注重能力培养。
2.要重视发展医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以往的医学教师培训过于注重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及策略的传授,导致医学教师被动地接受各种与专业有关的现成知识,教师专业发展被异化为简单为获得新知识、技能的过程,因而无法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以培训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却未能有效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除了学术性知识之外,医学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和行动研究,不断发展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及批判反思的知识。
3.制定培训激励政策,提升医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而言,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生态环境同样重要。教师专业发展在重视自身建设等的同时,还要加强培训激励,提升医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性。要把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与医学教师的业绩考核、薪酬制度、晋升相联系。要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医学院校要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以使医学教师的待遇不受影响。同时要从医学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提高教师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提升医学教师接受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培训中建立竞争模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逐步实现“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的转变。
总之,医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医学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抓手,医学院校要合理统筹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培训促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4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