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卫生决策都必须依据当前可获得的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结合决策者或者临床医生自身的经验、专业技能和患者的需求、意愿,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将循证医学理念纳入教学中能够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培养学生终身高效学习的良好临床教学模式。在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为主、教材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进循证医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临床水平,达到新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目的。
1循证医学的现状
循证医学通过文献检索平台收集信息、资料,以符合条件的研究如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作为评价对象对其进行严格评价,采用Meta分析等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该结论可以看作目前的最佳临床决策,将其用于临床实践可使医疗决策更科学。循证医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向医学教育领域发展,形成“一项终身的、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的医学教育模式。循证医学的兴起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等医学发达国家规定临床医生必须接受循证医学教育,邱蔚六院士在2003年也提出要重视循证医学、学习循证医学和应用循证医学。然而,尽管我国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循证医学部,但是循证医学教育并未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大部分学生对EBM知之甚少。因此,积极转变医学教育模式,是对既往传统医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2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在心内科教学的缺陷
临床医学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不仅需要临床医生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够追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将最合适的决策应用于临床,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而当前,心内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首先,心内科发展迅速,新的知识、理念层出不穷,而传统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观念和内容陈旧,并且教材等出版周期较长,引用的医学理念大多过时,不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从而造成了现有掌握的医学知识及技能相对陈旧、匮乏;第二,心内科疾病常常起病急,进展快,因此,治疗决策是否恰当,治疗是否及时,都有可能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所谓“时间就是生命”在心内科有着最为现实的意义。在心内科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盲目依赖经验和课本,难以提供有最多证据支持的临床策略;再次,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为填鸭式的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并且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这导致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过于依赖课堂所学知识和上级医师的经验和指导,不能自主获取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从而影响到临床水平和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3心内科教学中EBM的实施要求
要在心内科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实施循证医学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临床老师的培训。临床老师除了要注重自身临床业务、教学技能的提高之外,还要具备必备的应用循证医学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自学、进修、作访问学者以及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等途径完善自己循证医学知识的体系,临床工作中加强循证医学的应用,体会循证医学的作用,从而能够将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心内科教学过程;其次,在心内科讲授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循证医学的意义,处处凸显循证医学的作用,强化学生循证医学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第三,由于教材知识更新较为滞后,并且传统教育下的医学生毕业后适应不了快速的知识更新,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因此,在心内科教学中,临床老师要向学生介绍必备的医学知识搜索基本技能,包括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利用网络医学资源,如Cochrane协作网、PubMed网站或者中国知网等医学平台。
总之,循证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心内科讲授过程中贯彻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有助于学生重视循证医学,把传统的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心内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达到理想的临床医学生培养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4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