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青年教师担负着未来教学的重任,如何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以大学教育模式进行相关培训,培训中对于已具备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而言内容显得枯燥,在传统的培训中,受训教师仍以学生模式接受教育,而无法独立进行教育实践。这与后续的具体课程实施有明显脱节。因而在青年教师培训中引入研究性学习,以青年教师为主体,重在实践,提高了培训质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在青年教师培训中加入研究性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实践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相关研究课题,通过自身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解决相关问题的学习实践活动[1]。青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虽然是参与者,但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不同,他们均已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较强的个人学习及思考能力,一味的以传统模式授课,会出现没有生趣,学习没有热情等现象,而培训的目的并不是要以完成相关考试或了解某种知识,青年教师需要的是撑握基本的授课知识,具有开展一般性授课的技能,他们更重要的是能够实践相关内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研究性学习,从问题的确定、研究到最终得出结论,其依靠的主体就是青年教师自己,老师在这一活动中只扮演指导与协助的角色。通过这样给予每个人都有很自由的思考和实践空间,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灵活性,促进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1.1 青年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在青年教师培训中始终贯穿学员的主体性,首先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研究主题,并主动地进行分组收集知识,集中交流、整理和思考。这活动的主体自始至终都是学员自己,经过高等教育和短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后,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这一方式下能够使自己投入学习过程中去,很大程度地发挥和调动了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1.2 研究性学习需要与创新相联系
与以往高等教育侧重认识、重视结果所不同,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与实践共同发展,能够将学习、有效思考与相关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结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每一个人或一组学员可以通过知识的收集、消化与创新得出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性学习需要合作
同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青年教师结成临时性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行成了一个团结、互动的集体,同过协调与配合,最终解决面临的课题。在完成课题的同时,也加强了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培养了合作技能,也与今后的教学工作相适应,在实际的教授活动中,不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在个人背课的基础上需要集体背课,集体思考与协作,所以,研究性学习对青年教师加强集体协作能力大有益处。
1.4 研究性学习中应当体现个人素质
当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也需要个人能力的体现,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研究,这需要每一个青年教师,无论是否以个人或小组模式学习中,都需要发挥自身特长,展示个人学习与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2 青年教师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一般而言研究性学习主要分四个步骤:(1)问题的设计与提出;(2)对问题的分析与假设;(3)对问题的总结与归纳;(4)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同时设置实际困难的情境以及适当的研究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让学生参考有关文献,寻求可能的答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批评、分析、推论、比较、组织等方法,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1 相关课题设计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设计相关研究课题,青年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为今后医学高等教育相关课程开展打下基础,进行该研究性学习中,课题可以围绕当前医学、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政结合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在课题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指导相关课题的制定,并且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这一学习活动中来[2]。
2.2 对问题的分析与假设
在制定了相关的课题后,学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在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涵盖领域广,内容丰富,已经成为基本的信息源。学员可以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因此,每个人应该具备熟练的利用搜索工具从网络上搜索、整理各种类型的资料的能力,并通过分析、假设、比较、归纳等形成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概念,完成自主学习。
在个人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小组内可以不定时的进行资料的汇总与整理,总结分析资料情况,对研究资料加以取舍,进行相关研究的概括分析,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以利于更好地完成研究学习。通过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学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开展自由讨论,参与课题中的实践活动,从而初步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2.3 对问题的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之上,青年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学员间、小组间以及学员和教师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年教师可以在互动交流中,清晰自身的研究思路,认识到自己在这一实践中的不足,取长补短,在学习与讨论中,形成最终的团队意见,并不断完善这一研究内容。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青年教师在初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难免遇到不熟悉的内容,而且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规律的把握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指正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使这一学习过程有效顺利的进行下去,学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熟悉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与要点。教学活动重在交流,互动交流有利于学员在思维碰撞中开拓出新视野和新思路,促进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4 学习过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3],应该是这一活动的精华部分,前期的准备、研究与讨论得出的成果,需要学员自身、相互间以及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不断的总结与评价,教学活动的不断进步,也有赖于最终性的评价。当然,评价总结并不是研究性学习最后进行的项目,这一活动应当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学习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随着改进、优化,不断提高学习效果。相关指导教师是评价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与组织者,评价主体可以是指导老师[4],当然对于评价学员个体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参与评价过程中。与此同时,可以聘请相关权威专家加入评价活动中,对初涉教学实践活动的青年教师加以评价指导,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内容、观点以及实践过程加以指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推动每一个个体学员自身素质及经验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从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指导活动中由原来的管理者、解释者和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协调者和服务者。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青年教师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重点应放在怎样更好地给予指导,以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态度、研究能力和思维方法。这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在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训中加入研究性学习,可以使零经验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效互动使得青年教师得到有效的教学培训,为顺利实施后续的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4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