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微课程是一种针对学科某个知识点利用微型教学视频以支持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微课程概念的首创源自美国学者David Penrose,2008年他提出“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概念,他认为一堂课中讲授的的内容可以压缩成一分钟内作用于学习者,他强调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 。国内由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应用研究的,他认为根据认知科学规律,人类保持注意力的有效学习时间普遍较短,信息应以有意义的序列的方式呈现。微课是根据实践教学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程对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是一个突破,将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2012年12月,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师针对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录制10-20分钟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比赛,通过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及手段,从而丰富和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手段和能力。
二微课程典型特征
微课程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微型化、主题明确突出、结构相对独立等特征。
1.教学时间短
学习时间的设置根据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时间,合理、有效地传播教学内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成人能保持20分钟的有效注意力,超过这个时间的人容易烦躁,产生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微课程设计的时长必须控制在10分钟以下,一般以5-10分钟左右为宜,更加有效抓住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保持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教学内容微型化
微课程的内容由于受到时间限制,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主要围绕某个学科中的常见的、典型的知识点展开教学活动,必须做到短小精悍,结构清晰。
但课程的导入、主体部分、结论等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环节应完整,以方便学习者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完成知识的构建。视频容量一般不超过20Mb,学习者可以在相应的学习平台在线流畅地观看,且可以下载到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设备上,从而为大众提供随时随地的个性化互动的网络学习体验。
3.主题明确突出
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主题明确、突出。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的指向更加明确,不要求像在传统课堂需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一个常见的、典型的知识点,教师主要围绕一个问题设计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和认识。
4.结构相对独立
微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聚焦于某一个教学环节或某个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所呈现的各知识结构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有紧密的联系的知识网,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有效性。同时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为学习者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三、微课程引入医学课堂的优势
1.为医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传统的医学课堂教学中教授的知识点繁多,内容复杂,相对枯燥乏味,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记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因为理解不够透彻而造成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下降的后果。加之,医学生课程安排紧,自由支配时间很少,利用闲暇的连续时间进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机会相对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学业繁重的医学生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自主地、个性化学习提供便捷。网络资源不仅为其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而且网络资源开放不受时空限制为其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微课程的引入不仅是医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引入课堂教学中,较难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使用微型学习资源,用动态的微课视频刺激学习者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核心内容,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微课短小精悍,对复杂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片段化分解,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播放视频加强理解和学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真正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能满足医学生将医学专业的各个学科知识点联系起来学习。医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需要很强理解能力,才能把知识学活,但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而具有反复播放,播放速度可以调节特性的微课程视频可以让理解水平低的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的有效学习途径。医学生可以通过随时、随地、随意地观看微课视频,按照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对所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巩固和深化。现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普及,微时代的到来为微课程发展做好了技术支撑,从而有效地促进传统的医学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可以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点多,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做到对知识的深入了解。而微课程中,教师主要针对特定的知识点或者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内容的小巧性和时间的紧凑性,且目标性较强,让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变得“精”和“专”,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微课程录制前,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医学学科知识与扎实的教学技能。教师为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查询大量的相关资料;为了对所讲授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能够有所把握,必须花时间和精力获取大的相关知识,使自身的医学知识结构系统化。在短时间的视频拍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设计,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微课程的发展还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并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 3.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娱乐性
医学课程概念多,内容繁杂,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学习时既要纵向联系学习,也要横向联系学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纵横交错使知识趋于牢固。微课程视频不仅需要运用直观的方式短时、高效地传达复杂、抽象、乏味的医学知识,还要把医学知识作艺术化、趣味化、简明化地呈现微课内容的教学设计。在保证知识点正确的前提下,可以用一些网络诙谐幽默的语言将知识点讲解得清楚明白,使医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感官刺激,营造一个让学习者感觉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大大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微课程引入医学课堂的设计原则
1.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微课程引入医学课堂可以将传统的教师传递知识放在课堂前完成,课堂内教师的角色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与协调者。学生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的内化和迁移,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和内化。
2.有利于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教师进行教学时,通过微课程视频将大量复杂、抽象的知识设计成简单、形象的动画,有效地降低学习者的工作记忆负荷。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自由地安排观看微课程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的掌握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教学和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学习者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内容,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需通过反复多次观看视频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学习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使得学生不必像在有限的45分钟的课堂上那样紧绷神经地听讲,直到熟练地掌握所有的学习内容。
五、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
利用微课程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预先通过网络资源先行学习新知识,在微课视频有限的播放时间里,使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效把握。在课堂上引入微课程,进行师生互动交流、汇报讨论,答疑探讨、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微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够克服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量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的不足,又能更好地发挥传统课堂教学师生面对面,有利于增进相互感情的优势。
1.课前自主学习
微课程在此阶段主要发挥了其知识传递的作用,是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资源。课前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有针对性的、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对新课程进行学习,最大化地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单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主动选择学习内容,针对性地观看微课程视频,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将遇到的疑问加以记录,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须进行一定数量的习题测试。观看后,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交流,让学生们互相沟通交流思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实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提出质疑,然后学生们采取协作学习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与同学间的交流,不仅能增强各自的沟通能力,也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具备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恰当地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系统的理解。而对接受能力差的个别学生教师还需要提供悉心的指导,学生能力是在反复的、由简到难的操练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深刻内化所学的知识。并且让学生们对学习的成果进行汇报,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
3.课后评价学习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主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登录微课程的教学平台完成作业并提交,这样是对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能及时地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再对此进行客观评价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巩固和深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此阶段的学习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尤其注意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医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六、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微课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程是传统的课教学手段的一种补充。微课教学具有可重复播放,可随时暂停,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约束,便于个性化自主学习等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有利于教师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过程,但由于课程进度比较紧,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将微课引入医学课堂教学后,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协助者,学生学习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虽然微课程有利于学业繁重的医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医学专业实践性很强,不能完全依赖这种学习方式,否则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总而言之,将微课程引入到医学课堂教学,应该合理地利用好其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4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