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CT医学三维重建技术是目前发展起来的借助于计算机对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进行处理并获得清晰的获取三维图像和准确的进行定量测量的一项技术,在计算机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医学三维技术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能够将原始的CT扫描图像叠加起来,并清楚的重建出平面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从而准确的分析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科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为研究探讨CT医学三维重建在复杂骨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现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月间传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为研对标,并且将其分为4组:第1组为四肢关节骨折组,患者共计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38岁,坐骨、耻骨、髋臼以及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1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5例,跖骨、趾骨骨折的患者4例,肱骨上端骨折的患者2例,股骨外髁骨折的患者2例,胫骨下端骨折的患者6例;第2组为骨盆骨折组,患者共计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稳定型骨折患者7例,旋转不稳但是垂直稳定的患者8例,旋转不稳同时垂直不稳的患者10例;第3组为脊柱骨折组,患者共计3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45岁。共计损伤椎体43个,颈椎6例9个椎体,胸腰椎28例34个椎体,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14例,下肢截瘫的患者共有8例;第四组为颌面部骨折组,患者共计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纪最大的患者74岁,最小的患者10岁,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共有12例,颧弓上下颌骨折的患者共有3例,颧骨颧弓颌骨骨折的患者共有8例。
1.2 方法
螺旋CT扫描设备选择Siemensbalance,其由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在2008年所生产,用此设备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轴面扫描,扫描时的电压为130 kV,扫描时的电流为110~130 mA,扫描的时间为1 s,扫描时的层厚应在1~5 mm的范围内,螺距为0.75~2 mm,重建的间距应控制在1~2 mm的范围内。在工作站内分别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即表面遮盖成像和MPR,在进行常规的CT检查之前应先拍摄X光线的平片。
2 结果
在采用CT医学三维重建技术时,我们应遵循以下的要求:首先在进行三维成像检查的过程中,必须提前制定好完善的扫描计划,应认真研究之前所拍摄的X光线的平面,根据其检查结果,在所定位的图像上得到最为充分的兴趣范围,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扫描结束后才发现病变的问题,也能够避免因扫描不全而不得不重新进行扫描,另外,不同检查要求的患者,其进行CT三维成像扫描技术时应选择的重建间距以及层厚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我们应选择最为合理的重建间距和层厚,从而保证成像的质量和效果。
在复杂骨折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就应是四肢关节骨折外伤,那么常规的X光线平面就应是首选,但是由于部分的骨骼会有重叠的现象出现,那么如果还用常规的X光线对复杂的骨关节骨折以及脱位的相关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常规的CT横断面扫描也是可以观测到骨折的位置的,但是这仍是一种二维断层图像,立体感很差,尤其是在清晰的显示出骨折类型,骨碎片的移位方向、空间和距离以及清楚的观察水平骨折线、脱位、可疑骨折和骨折的实际特点等问题上,是很难有效实现的。而三维成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不停的切割和旋转,不仅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关节面的朝向,同时还能够更加逼真、更加准确的掌握关节脱位的空间关系,这对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X光线平面很容易发现腰椎骨折以及胸椎中下端骨折等脊柱骨折,但是要想发现遮挡较厚的或是骨折程度不严重的下段颈椎和上端胸椎骨折是很困难的。而螺旋CT的横断面扫描则能清晰的观察到椎体和附件的损伤情况,能够实时的观测骨折碎片对脊髓的压迫情况,也能够准确的测量出椎管的大小。常规的CT扫描技术在评价患者脊柱的曲度、矢状平面的移位以及水平方向的骨折等问题上是有一定缺陷的,采用螺旋CT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则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椎体后移程度和压缩程度,能够准确的定位骨折碎片在椎管内的位置。既能够显示出复杂解剖损伤立体关系和骨折等,并且对小关节面绞索以及椎体脱位等病情的诊断和治疗也是十分有利的。
采用X光线片检查骨盆位置时,发现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的:首先,采用X线片很难观察骨折线的走向,不能够准确的计算出骨折移位的距离;其次,髋臼骨折进行X线片检查时,是需要拍摄多个角度的,而患者的骨折部位是相当疼痛的,因此要想摆放到正确的斜位也是比较困难的;然后,髂臼易受股骨头的重叠部位和遮挡部位的成像都是很难显影的;最后,肠气伪影对髋臼骨折的部位很容易造成干扰。CT扫描不够立体,也不够直观,解剖与图像的概念又是相对分离的,所以要想在整体上认识髂臼骨折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与CT和X光线平片相比,三维CT则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整个髂臼,特别是后缘和臼顶部位,对于进行骨折分型的操作是很有利的。三维立面图像更加逼真和清晰,能够直观、完整并且更加立体化显示出骨盆,所得图像能够进行任意角度和任意轴向的旋转,在观察时也可以选择暴露骨折病态的最佳视角。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加立体的显示出骨折线的走行方向以及髂臼骨折的形态,采用此技术所测得的三维形象,对于选择内固定物以及设计手术方法等问题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普通的CT检查以及颌面部复杂骨折的X光线拍摄图片都是无法满意的显示出骨折部位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以及骨折段的移位情况的,特别是在扫描粉碎性骨折以及平面平行的骨折线时,更难显示这些内容。而医学上的CT三维重建技术则能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其能够准确的显示出颧骨颧弓上下颌骨复杂骨折部位的细微结构,观察人员借助于此技术能够清晰、直观的看到各个解剖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这样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将二维平面图像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像的时间就被大大减少了,不但提高了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水平,也加快了对其诊断速度,同时也保证了所制定的手术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讨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研究的资料和方法以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二维CT和常规的X光线平片相比,CT三维重建技术显然有着更多的优势,其在复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也更加的广泛。采用螺旋CT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则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椎体后移程度和压缩程度,能够准确的定位骨折碎片在椎管内的位置,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加立体的显示出骨折线的走行方向以及髂臼骨折的形态,真正提高了医生诊断复杂骨折的技术和水平,保证了手术治疗的科学和合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并且重要的依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50019.html上一篇: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的探索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