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1.研究背景
随着医改新政不断的深化,保障水平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增加,人才缺口也更加突出。贵州省的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好各项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按《贵州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定,毕节市至少需要卫技人员1.2万人,目前尚缺5000余人,缺口最大的是乡镇卫生院。
2.研究目的
2012年9月,我校示范校项目工作正式启动,农村医学专业作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在区域农村医学专业职业教育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卫生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3.研究内容
农村医学专业就业岗位及准入要求;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需求和人才结构状况;毕业生就业岗位基本情况;专业对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4.研究对象
包括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市、县、区卫生局)相关人员;二级及以下公立和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主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一线医生。
5.研究方法
本研究由学校农村医学专业临床学科骨干教师完成。通过查阅文献,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包括座谈会讨论、个别面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6.研究结果
目前在岗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学历低、医疗服务内容窄、整体水平不高,处于新旧交替阶段,经调查结果显示:①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严重不足;②卫生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在乡镇卫技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只有15人,占0.64%;大专学历320人,占13.7%。没有一名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259人,也仅占10%。;③临床医学专业(含农村医学专业)需求量较大。
7.讨论
(1)农村医学专业定位。为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从城镇及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受教育的需求出发,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农村基层常见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农村医学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坚持面向农村及基层的办学方向,坚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定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应针对乡村医生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的特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行业现状,符合基层医生岗位需求。
(4)教学内容改革的重心。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5)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聘请在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具有丰富乡村医疗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培养专兼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6)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导向。全面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与农村医生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
8.结论与建议
(1)农村医学专业岗位需求定位。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农村镇级医院以及村级卫生室(所),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及康复等工作。
(2)农村医学专业岗位目标。定位为镇级医生、村级医生以及民营医院医生,具有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能为基层卫生工作服务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3)乡村医生工作任务,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非常广泛,除了诊疗疾病之外,应该兼顾日常体检、健康咨询、妇幼保健、卫生防疫等其他的工作任务,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4)乡村医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乡村医生的岗位应需具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构建“二元三段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强调学校与教学医院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三段式”一是强调学生临床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分三阶段,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见习、基地定岗实习”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三阶段学习。
(6)围绕岗位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标准确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及“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大模块课程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
(7)以校院合作为依托,校院共建教学基地,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将有利于学校发挥教学与培训的功能,集教学、培训、资格考试功能于一体,通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设备,强化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8)注重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养成。农村医学发展趋势和农村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以必修和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医学心理学、演讲与口才、医学美学等医学人文课程,并在相应学期开设文化礼仪、名著欣赏等人文社会科学专题讲座,以改变单一的生物医学课程体系,改善农村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5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