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摘要:根据急诊临床经验分析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急救技术,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爱心、细心、同情心才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和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现代急诊科护士,现代急诊病人特点,急救护理
随着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深入开展,现代病人需求的提高,对急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对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护理好现代急诊病人,提高急诊病人的满意度,这就要求作为现代急诊科护士,不但应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还要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就诊时有安全感,增加满意度,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1]。
急诊病人的特点
病情急、危、重,多为突然发病、病情突然加重或突发事件等,病人处于危急状态,必须积极采取急救措施才能挽救病人生命,病人与家属的情绪反应也和普通病人不一样,来急诊就诊的目的就是希望医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紧急救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加上抢救时的各种恶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焦虑和迫切得到救治:由于病人起病急、病情重急于得到治疗或对疾病的诊断、如何治疗不了解,患者缺乏思想准备所致。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顾虑重重,焦虑不安。②恐惧:对于第一次看急诊的病人来说,因为对医院抢救室的环境、医疗器械、医生、护士、许多医疗护理性操作不了解不熟悉,还有医务人员紧张而忙碌的抢救状态,就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对于那些危重的病人、中毒病人、年老病人、外伤出血的病人更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③烦躁易怒:因为急诊患者多为突然发病,而且病情比较重,病人及家属刚开始从心理上难以接受,如果病痛不能很快得到救治,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医务人员稍微动作缓慢、语言不慎就会发怒,心理所有的不如意就易迁怒于医务人员。有些服毒自杀、伤残、久治效果不佳的患者,因为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而拒绝各种治疗与护理,表现为不与医护人员合作,自行拔除各种导管,或者大吵大闹;还有些患者因考虑到药费、治疗费与自身经济实力的矛盾,往往会认为收费过高,或因就诊过程中医疗程序的繁琐、不合理导致心烦,或因划价、交费等服务不热情而“积怨在心”,在这种情况下,急诊护士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病人的过激言行[2]。④抑郁、绝望与无助:许多经常住院的慢性危重和服毒患者,因为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又反复住院,对疾病的治愈丧失了信心,也有些患者受到过度的意外打击,如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而产生悲观绝望心理;还有些年轻患者,因学习、工作、前途、恋爱、婚姻不如意,而绝望甚至轻生。因此,产生抑郁或绝望情绪,拒绝治疗护理。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或同伴陪伴就会产生无助感。
现代急诊病人的需求
因每个急诊病人生长的环境、受教育程度、宗教、地位、社会经历的不同,需求也不相同。
根据马斯洛夫理论: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其次是功能的需要,精神和自尊方面的需要,对于急诊病人来说更有明显的体现。这要求急诊护理人员要尽快的掌握急诊患者的第一需要,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急救护理。
针对以上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需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诊患者的护理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针对病种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常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护士应在为病人体查或治疗时选择恰当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慰,耐心解释有关的病情,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痛苦。
患者遇到急危重伤后,情绪出现紧张、痛苦、悲伤,加之创伤后内环境的变化,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形成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情绪的稳定性,因此,心理护理可与抢救护理同时进行,边观察病情及心理状态,边了解患者症状和心理反应,进行恰如其分的心理护理,实施各项操作前要说明操作的目的病人如何配合,以达到安慰患者,取得其与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
护士在实施护理工作时,急诊护士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谨慎,举止要文雅,动作要轻柔,用关怀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保护患者的隐私,做到急而心细,有条不紊,以消除他们的疑虑,给病人一种安全、可信赖的感觉。并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他们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主动询问有何不适与需求,对患者的不适要表示同情和理解,如疼痛、失眠、头晕等,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并为患者安置舒适的体位,解决患者的生理需要,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对有坠床、跌倒、压疮的患者进行防止坠床、跌倒、压疮的方法以及重要性的宣教,预防和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及时巡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尿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有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对患者及家属的过激语言及行为,切记与患者辩论争吵,特别是对服毒自杀的患者,急诊护士要同情、关心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倾诉苦衷,表现出对其的理解和同情,并引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使患者从悲观中解脱出来,对患者的提问或疑问要耐心解答,使患者心情舒畅,让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严防事故的发生。
注意抢救室的环境,工作人员的态度、言行、家属的情绪等因素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向家属交代病情时要离开现场,以免家属的态度和情绪影响病人。
讨论
由于急诊患者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如焦虑、紧张、恐惧、期待等。患者处在陌生的环境中,接触陌生的人和接受不习惯的诊查和治疗,这一切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针对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和现代急诊病人的需求,作为急诊护士应沉着、冷静、反应灵敏、动作敏捷、有条不紊,及时准确地救治病人,同时关心、尊重病人及家属,在抢救病人的同时或待病情稍稳定后,给病人以安慰,以减轻或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有时候护士无意识的语言,就有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所以,在心理护理方面对急救护理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作为现代的急诊护士,除具备一般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术和较强的自控力,在遇到某些丧失理智的行为时,也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沉着稳重的举止来护理和安慰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修养,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早日康复。作者: 杜方,本文来自《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7520.html上一篇:皮肤科的临床护理特点
下一篇:护理模式转变与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