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第1篇: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眼碱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眼碱烧伤是一种严重的眼部化学性灼伤,起病急,突发性强,致残率高,碱性物质可迅速溶解蛋白质、脂肪,促进眼部及深层组织细胞坏死,破坏内眼组织,引起患者视力骤降,眼部剧烈疼痛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角膜穿孔。眼部碱烧伤患者多伴有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临床疗效。笔者所在医院选取58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均行常规眼科检查,有碱烧伤眼角膜;(2)取得患者知情同意;(3)排除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病史和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男22例、女7例,年龄19~52(34.3±6.1)岁,火碱烧伤13例,石灰烧伤9例,氨水烧伤7例,Ⅰ度烧伤6例,Ⅱ度烧伤15例,Ⅲ度烧伤8例;对照组男23例、女6例,年龄18~54(34.9±6.7)岁,火碱烧伤12例,石灰烧伤10例,氨水烧伤7例,Ⅰ度烧伤8例,Ⅱ度烧伤14例,Ⅲ度烧伤7例。两组性别、年龄、碱性物质及烧伤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1)入院评估: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详细评估,建立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2)稳定情绪:患者受到眼部碱烧伤,会出现眼部流泪、畏光、剧烈疼痛等不适,且病情危急,缺乏充足的思想准备,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耐心、平和地安慰患者,详细讲解眼部碱烧伤方面的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失明只是暂时性,并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建立家庭、社会支持;(3)纠正认知:多数眼碱烧伤患者眼部剧烈疼痛,易担心病情,害怕出现永久性失明,对治疗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护理人员需积极采取措施,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治疗所能达到的水平,帮助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病情,树立治疗信心;(4)加强关怀:护理人员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性格特点,了解患者生活需求,积极开导患者,消除患者陌生感,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动作轻柔地进行日常活动,并分享幸福感悟,使患者感受到温暖。
1.2.2对照组从入院指导、生活指导、饮食干预等方面采用常规护理。
1.3评价标准[3]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价。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指导患者进行填写,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项。
1.4观察指标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和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
3讨论
眼部碱烧伤是常见的眼部外伤疾病,发病快、病情重,致残率高,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使用抗生素、胶原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生活需求,积极开导患者,给予科学心理疏导,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消极情绪的不利影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疾病过程、治疗方法、转归及注意事项等,争取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摆脱负面情绪,同时,向患者介绍同类成功病例,帮助患者了解主刀医生业务水平及责任护士护理技能,增加治愈信心,缓解焦虑情绪。李秀平等研究认为,对眼部碱烧伤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主动、积极、诚恳和患者相互接触,怡如其分地解释宣教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早日康复,另外可有效增进医患关系的发展,减少医疗纠纷,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刺激,防止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P.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刘梅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效果满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增加治愈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微,天欣期,陈淑怡,伍文央(高要市人民医院眼科,广东高要526040)
第2篇:烧伤患者中心理护理的实施
烧伤是外科疾患中的特殊类型。因其多为突发事件,意外性决定了烧伤患者在接受疾病事实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因此心理疏导在此彰显其作用。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接受事实,配合治疗,抛开过去重新面对生活。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众多患者中的100例进行心理干预的烧伤患者。其中,男性82例,女性18例,年龄16?65岁,轻中度烧伤76例,重度烧伤24例。
2存在的心理护理问题
2.1紧张、焦虑因烧伤病人对于突如其来的患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未有心理缓冲期,直面如此打击,必然会有紧张焦虑心理。加之进入医院陌生环境,和对烧伤知识的缺乏,使患者一时间无法正视自己的伤情,而对即将进行的治疗及护理产生抵触心理,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2.2恐惧、害怕突然发生的身体形态及感官的改变,使恐惧来袭。特别是伴有呼吸道烧伤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因其失去了正常的语言功能,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害怕以后无法正常讲话,同时因为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出现沟通障碍,使患者的恐惧增加。偶尔出现的意思领悟错误,使其失望,害怕亲人疏离。1例27岁男性患者,全身多处热液烫伤70%,需行气管切开术。因既往有车祸致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病史,而对再次行气管切开术极度恐惧,害怕自己又一次走在生死边缘最终生命终止。在努力想要发声无果后,灰心失望,因恐惧而瑟瑟发抖。
2.3烦躁不安烧伤病人所要忍受的疼痛使患者烦躁的原因之一。同时包扎换药、暴露涂药、静脉穿刺、切开减张、留置导尿等等治疗护理工作打乱了正常的作息时间,使本来不想面对的一切更加让人心烦意乱,想要离开,除了行动不便还担心未来的康复。所以烦躁不安不难理解。
2.4自我形象紊乱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因为烧伤使这一器官发生改变,尤其是深度烧伤影响功能者及面部烧伤使容貌发生改变者。对于面部烧伤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害怕治愈创面后,随之进入瘢痕增生期,产生难以平复的难看疤痕,而影响自我形象,无法融入社会及周围的环境。
2.5术前综合征由于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深度烧伤还需手术治疗才能最终痊愈。因为手术本身的风险性及患者的自身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存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就不得不面对多次手术。而每一次手术在患者的心理都是一次生死考验,进入手术室没有熟悉的家人陪伴在身边,加之一些患者要么通过发达的媒体获取过多的关于手术风险的负面信息,要么对手术有关知识一无所知,只是一味的害怕。因为烧伤面积大,或者深度深,一次手术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则要经过再次,三次,或更多次手术,这就使患者一次次面临手术风险,加上家人的紧张表情,患者更是忧心重重。以至于部分患者在二次或三次手术前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多发生手术前曰,多为无原因的突发症状,经诊察后无器质性改变,因而被称作术前综合征。
2.6愤怒、沮丧、绝望由于意外的发生使患者获病,心里刚开始并不接受,多会产生愤怒情绪,抱怨为什么会是自己受伤一生气,生所有人的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渐渐好转,在接受伤病事实不久,配合治疗的结果显而易见,创面慢慢愈合了。随后进入康复期。康复训练是艰苦的,新生的上皮易起水泡、裂开、糜烂、溃疡,以关节处居多,因而影响关节运动,使附近肌肉萎缩。夏季天气炎热,由于皮肤受损,失去了原来正常的呼吸排汗功能,加之防止瘢痕增生的弹力衣又是不能离身的,病人有汗排不出,必是憋闷难受。烧伤特指大面积烧伤的病程比较长,刚入院的愤怒期过后就是一个高期望时期,这时患者觉得自己应该会很快康复的,当一个月,甚至更久一点的时间过去了以后,病人发现自己仍要躺在病床上接受每天的换药、营养治疗等,这时若没有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病人慢慢会从信心备至而走向沮丧心理。难以治愈的残余创面,仍需手术治疗,从而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觉得病情有所反复,要一直在医院里住下去,灰心绝望。
3心理护理的实施
3.1从第一时间开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进入病房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在陌生环境中找到安全感,进而产生信任感。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对于疼痛敏感患者,首先积极安慰,同时以药物对症先解决疼痛问题。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介绍医院环境,鼓励患者讲述受伤过程,尽管那一幕仍令他(她)心有余悸,但主动讲出来,即满足了患者倾诉的意愿。让患者了解伤后的主要治疗和护理,用真诚的心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与焦虑。
3.2非语言性沟通的良好运用护理人员通过抚摸、手势等身体语言进行沟通。让患者知道我们在尽全力救治他,只要配合治疗,就会早曰康复。从而安抚患者,尤其是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体贴的非语言交流更显重要,能更快的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恐惧心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3关心备至和高度的责任感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做到轻柔、准确,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以高度的责任感给患者足够的安全感。积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以我们诚挚的关心,赶走患者的烦躁不安。
3.4健康指导用专业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在平时的治疗过程中,和患者多谈心,运用我们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患者正确保护创面并讲解相关的小常识,提供一些实例或图片,使患者相信在进入后期康复过程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面部康复的有关治疗,例如细胞导入,局部按摩等。患者相信我们的医疗水平了,自然会以平和的心态进行治疗、康复。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使病程缩短,有事半功倍之效。
3.5有效沟通,使患者了解实施治疗的必要性在行术前准备过程中,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若非首次手术,则更应该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舒缓的音乐,良好的休息环境,讲解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行术前准备的必要性,缓解压力,减轻不适。同时要注意家属的心理护理,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家属了解我们的积极救治的心情,会通过患者熟悉的方式,使患者放松,积极面对手术等治疗。
3.6运用康复病人的“现身说法”坚定患者的康复信心抓住患者开始离床走路的至关重要一步,适时积极鼓励患者。对于烧伤患者,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长期的卧床使患者对未来的生活有些灰心,经治疗后能够重新走路,哪怕开始时是一小步,在病人心里也是一大步,一次质的飞跃。此时进行深入的心理交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当新生上皮起小水泡时,指导患者避免抓挠,防止形成新的创面。对于瘙痒严重的患者,通过水疗,微波治疗,减轻患者的不适,加速创面的愈合。同时让已康复患者讲解自己的治疗及康复经历,病人看到已康复的病友阳光的生活,不知不觉不再灰心失望,信心十足的面对新的生活。
4护理效果
烧伤不仅仅是单存的外伤,重度烧伤会累及到各个脏器,不仅是治疗护理复杂化,患者也存在着复杂的心理问题。通过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有效沟通的实施,正确的健康指导,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疏导,治疗和康复过程更加顺利,重燃生活的希望,更快进入新的生活角色。100例经有效心理干预的患者,均治愈出院。我们的护理水平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5体会
因为烧伤疾病的特殊性,使烧伤患者的心理复杂多变。心理活动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理功能,不良的心理问题甚至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亦或延长病程。作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病情等诸多元素,因人施治,采用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爰心、热心、关心、耐心、细心、诚心六心并重,运用语言交流和身体语言沟通,使患者战胜病魔,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更好的回归社会。综上所述,有效的心理干预在烧伤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不仅使患者正视疾病,而且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意义十分重要。
作者:郑蕴心(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烧伤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7841.html上一篇:小儿疝气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下一篇:肾病综合征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