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摘 要:目的:分析胃镜室感染可能发生的因素。方法:依据胃镜操作流程发现存在或潜在问题,找出相应控制对策。结果:连续5年中市卫生防疫部检查均达标,微生物监测月月达标。结论: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可有效控制感染发生。
关键词:胃镜室;感染;控制对策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是宜昌市三甲医院之一,年胃镜检查约2000余人次。在胃镜室医生2人,护士2人,胃镜3条,均是日本奥林巴斯V系列产品。根据实际操作,总结了如下三条感染因素及防范对策。
1 常见损伤性感染
1.1 咽喉感染:患者紧张不能很好配合,或术者操作不熟练致反复多次、盲目插管,损伤局部黏膜致出血、疼痛、肿胀。
1.2 食道感染:多因取食道、胃内异物,如钢片、铁丝,鱼刺或边缘锋利的异物在通过贲门、食道狭窄处有划伤、出血发生的可能。
1.3 胃内感染:临床上有报道胃镜活检后并发胃壁脓肿[1]。
控制对策:①需要加强医患沟通,进行检查前指导或训练,缓解紧张情绪主动,可配合顺利插管;②医务人员需要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必要时可以在麻醉下进行;③彻底把好胃镜及附件清洗消毒质量关,防止因医护人员消毒灭菌不彻底引起院内感染发生。对活检或治疗后有较大创伤应收住院治疗,或告诉患者要用消炎止血药物等。
2 常见病毒性感染
2.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致病病因。快速尿素酶检测法是通过活检钳夹取胃窦黏膜检测Hp的一种侵入性方法。幽门螺杆菌虽可被戊二醛迅速杀死,但因胃黏液对幽门螺杆菌有保护作用,只有彻底清洗才可确保杀灭幽门螺杆菌,若术者对活检钳清洗不彻底,就有可能带给下个患者引起交叉感染[2]。
2.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乙型肝炎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约有1.2亿,每位检查者均要查HBsAG、HBV,阳性者若没用专用镜,或不按要求当天最后做,消毒时间少于40 min,他人均有被感染的可能。
2.3 艾滋病病毒感染: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条,患者感染患者及患者感染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的HIV感染主要因为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不彻底,内镜、附件表面、孔道内残存分泌物、胃液、血液而造成[3]。医护人员的感染主要因防护不当或患者的喷溅,使皮肤黏膜沾染了患者的血液而造成。
控制对策:①内镜诊疗前先做HBV、HIV筛查,不但可以根据病情决定内镜洗消时间,还可使内镜术者及助手增强防护意识。另外,HIV阳性患者是HIV阴性患者患结核病的30倍,因此,在为HIV感染患者进行内镜诊疗时,应同时做好呼吸道隔离。因此,对就诊者阳性用专用镜或在当天最后做,并严格遵守消毒一清洗一消毒程序;②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责任感,做好标准预防工作,是防止院内感染的根本。养成慎独、仔细、负责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③加强监管:护士长及质量监控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要指导、督促、考核各种制度落实情况,薄弱环节及时整改,特别注重环节的落实(如是否用多酶洗涤液,消毒液的浓度是否下降,手套是否一人一换,消毒时间等)。每月的微生物检测(使用中的消毒液、胃镜内腔、消毒后的活检钳、工作人员手指、空气等)及每天清洁消毒工作的记录等;④每天监测使用中戊二醛的浓度,浓度不够及时更换,以保证消毒效果。
3 呼吸道感染
患者呼出的气体、咳嗽的痰液在空气中弥散,通风排气效果差,抵抗力低的人员易感染。
做无痛胃镜时由于全身麻醉,患者吞咽反射消失或患有支气管炎痰多时,或胃内有储留物则反射性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道有感染窒息的可能。
控制对策:①加强空气流通,防止室内污染。内镜室必须通风设施良好,有大功率排气扇;②严核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室内观看停留以保持环境;③全天检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垃圾,若有呕吐物污染地面、床单要及时消毒清洁更换处理,物表与地面消毒液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 h。
4 小结
胃镜检查广泛使用,已成为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此引起医源性感染不可避免。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同时又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4]。因此只要广大医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把好清洗消毒隔离质量关,把医疗安全牢记心中,可以避免或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5 参考文献
[1] 李 巍,张金顺,沈岭燕,等.胃镜活检后并发胃壁脓肿1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5):266.
[2] 荣秋华,郭玉玲,李 晶,等.内镜消毒剂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8):1199.
[3] 董 颖.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预防[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27(1):39.
[4] 徐锡凤,李星华.国内医院感染现状及护理工作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2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