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摘 要:目的:规范代输液制度,提高社区输液的安全性。方法: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潜在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未发生差错事故。结论:做好社区代输液的风险防范,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代输液;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方便、快捷、优质、价廉的社区护理模式吸引着大批的社区居民,“大病进医院,小病上社区”的理念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1]。患者在大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后,可带药回社区输液治疗,代输液患者年龄跨度大、病种多样、病情复杂多变、用药种类繁杂、技术要求高、患者随意性强等特点,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风险。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2]。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医院于2000年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来,代输液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并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的优质服务,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安全代输液是社区护理中的重中之重,采取风险防范的措施是关键。
1 不安全因素
就诊医院注射单和病历字迹不清晰,或两者不相符等现象,给输液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也带来了纠纷。
患者在药品携带过程中可因种种原因造成药品的损坏、污染、遗失、保存不善等,而延迟治疗或影响疗效。患者缺乏药品的保存知识,对特殊药品未按规定(如低温、避光)保存,出现药品变质现象;患者担心药品放在社区被换错或遗失,只带当天的量到社区,但又由于对相关药物浓度、规格等方面知识的缺乏,出现错带药物,影响输液正常进行。
部分易过敏药品如先锋类抗菌素未在就诊医院做皮试和首次注射,中药针剂也没在就诊医院首次注射、观察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代输液模式形成,社区输液室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药品种类繁杂,易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需进行急救治疗护理。而社区护理人员相对不足,个别护士对外院配来的药物性能不熟,社区医院急救设施薄弱。
2 风险防范措施
2.1 制定和规范代输液制度和流程:①首诊护士负责制。首次接诊代输液患者,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病情,根据患者提供的门诊记录、注射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医疗机构发票,并审核药物质量;然后再由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察,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再次核对,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有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可能,在知情告知同时医、护、患三方在“知情告知书”上签字;②药品查对制度。患者从外院带药至社区医院,药品出现破损、丢失,变质等情况,存在用药不安全因素,造成安全隐患,需制定特别查对制度。查对药品是否与注射单相符、齐全,药品的批号、外包装、有效期、使用要求和不良反应,以及药品是否按规定(如低温、避光)存放,从药源方面确保静脉输液安全;③需要皮试的药物和中药针剂,首次输液需在首诊医疗机构注射观察,有针对性的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避免发生意外,从而有效的保证患者的安全。
2.2 开展“药存服务”:从2002年起,购买了30 cm×20 cm×15 cm的小型塑料框(也叫周转框)。由首诊护士负责核对、检查药品质量,做好登记,取出当天使用的药品后,其余放入周转框内,然后根据药品保存要求给予保存。把患者的注射单放在周转框,提醒患者每次来院治疗时随身携带病历,以便护士再次进行查对。通过开展“药存服务”,为患者减轻了携带药品的负担,有效防止了不安全因素,并确保了社区输液治疗的有效性;护士利用空余时间提前做好准备;缩短患者输液前等待时间;根据存放数初步估计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及时调整护士力量,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2.3 抓好继续教育,不断掌握业务新动态:近年来,新药越来越多,上级医院对新药物应用广泛,本中心经常邀请医药专家进行药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士对药品过敏反应、毒副反应和输液反应的警惕性、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平时还加强输液相关理论、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常规操作和急救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尤其是“三基”知识培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对本中心没用过的新药应用前护士之间互相咨询讨论,并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充分了解药物配伍禁忌、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在药物配制过程中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加药后仔细核对药品质量是否有混浊、沉淀或变色等现象,并应积极主动与医生联系。
2.4 定时巡视,善于观察及处理,减少安全隐患:社区代输液药品种类繁多,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急救设施薄弱等都给患者带来输液安全隐患和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整个静脉输液过程中,定时巡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指导患者严禁自行改变输液速度,如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寒颤等异常反应,要及时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若患者发生晕针立即让患者平卧、吸氧,严重者予针刺人中等对症处理。将不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如需抢救的患者,积极做好抢救的同时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2.5 善于沟通,做好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输液须知张贴上墙,方便患者及家属学习。护理人员加强面对面宣教,不仅宣教药物相关知识,还要宣教疾病康复知识。由于代输液患者大多为慢性、老年病患者, 我们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有重点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告知患者药物名称、输液总量、所需时间、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滴速过快或过慢危害,嘱其不要随意调节滴速,避免发生意外;如遇特殊情况可请护士帮助解决,不擅自提着吊瓶随意外出,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而得不到及时救治。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皮试及输注后告知患者必须按规定时间在观察区观察,不得擅自离开。
3 小结
我中心经过以上措施后,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输液安全,至今尚未发生差错事故、护理纠纷和投诉,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患者感到满意,护士感到满意,医院感到满意。
4 参考文献
[1] 杜晓秋,杜胜男,杨明英.浅谈社区护患之间的沟通[J].西部医学,2006,18(2):255.
[2] 李欣欣,刘仲梅,张全英,等.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吉林医学,2006,27(2):17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8720.html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荨麻疹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