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医学
【摘要】对于老年肺炎病人而言,痰液的排出干预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对患者的恢复进程有着显著影响。而目前临床中的排痰方式多种多样,有中医学,也有现代医学。鉴于此,本文将对中医学、现代医学之下的排痰护理展开研究,旨在为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积极有效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医学;现代医学;排痰护理;老年肺炎病人;研究进展
对于老年肺炎病人来说,在机体功能退化的影响下,气道纤毛活动能力更低,对于痰液则无法自行排出,使得其在呼吸道里不断积留,因而则造成了气管壁上的痰痂阻塞现象,细菌在其中不断繁殖,更加深化了肺部的感染程度[1]。现阶段,临床对于痰液的排出护理有诸多的方式,但目前主以现代化医学护理与中医学护理为主。中医与现代化护理的排痰机制有所不同,但二者所取得的排痰成效却均十分显著,并且二者均将机体退化作为痰液滞留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排痰护理进展展开研究。
1痰液的概述
中医学理念中强调,痰液主要源自先天体质与后天水谷之下所产生的津、精物质,易行性、易聚性特点十分强烈。而中医所指的痰液下,狭义定以为咳嗽、呕吐所产生的气道分泌物;广义则定义为气机淤堵、阳气不足所引起的机体津液滞留现象。在现代医学理念下,其所强调的痰液则为中医学狭义范围内的痰,并提倡痰液的排出必须借助黏液纤毛的作用进行。
2老年肺炎患者的排痰护理措施
2.1中医学排痰
2.1.1按摩穴位。老年肺炎的发生一般由于机体虚寒所致,因而具体治疗时,则应将驱寒祛湿、温经通络作为主要原则。陈丽萍[2]的研究显示,对老年肺炎的心俞、背部风门、膈俞、肺俞等穴位予以按摩,则能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有宣肺之效。而戴婵[3]的研究中又提示,选择不同指法与方向进行肾俞、肺俞、心俞、身柱、定喘、脾俞等穴位的按摩,对肺部有扩张作用,且能实现痰液的排外,并且对血液循环也具一定的改善效果。不过,穴位按摩的刺激作用较低,按摩需长期进行才可见显著成效。
2.1.2耳穴压贴。耳穴压贴主要基于中医内的痰饮学、经络学、脏相学而产生,通过耳穴压贴后能够有效促进气血运行,对经络有刺激作用,利于痰液的排外。有研究表示,在对耳穴进行压贴后,能够起到清热补虚、顺血益气之效,在老年肺炎患者中使用后,可见其痰液排量明显增多。
2.1.3穴位敷贴。穴位敷贴的原理主要是将药粉调制为糊状,并贴在相关穴位处,进而实现药效的发挥,起到调节气血,驱邪扶正的作用。朱丽春[4]的研究表明,在肺炎患者中使用穴位敷贴,其咳嗽症状将起到良好的缓解,同时也能促进肺部炎症的改善。一般而言,对于肺炎患者的穴位敷贴往往会选择肺俞、风门、定喘、膏肓等穴位,不过对于那些皮肤敏感的人群,在进行敷贴时则应注重对安全性的考量。
2.2现代医学排痰
2.2.1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也属于西医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式。此方式主要将相关的药物溶液或液体制为雾化形式,并排入患者气道中,以此实现气道湿润度的增加,痰液稀释效果明显。诸多的研究也证实,当肺部出现炎症后,以雾化吸入进行气道湿润,则能有效减少相关感染现象的发生[5]。不过,若雾化时间不足,或是雾化时间过长,则会对临床效果起到一定阻碍,因此具体在应用时,还应具体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与年龄特点而定。
2.2.2振动排痰机。此方式主要借助相关机器实现体表痰液的振动传导,促进气道滞留痰液的移动与反射,使其能够得以顺利排出。振动排痰机的效果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且排痰、促痰的效果也更为明显。袁莉等人[6]的研究显示,通过振动排痰机排痰后,可将相关振动频率深入肺部,使肺部痰液更加松动,同时也能对支气管平滑肌起到缓解改善作用。不过,此机器在具体应用时可能存在诸多的禁忌,对于肺血栓、凝血机制障碍等人群无法适用。
2.2.3叩击。叩击主要在胸背进行,且叩击主要借助腕关节力量展开,从外至内,从下至上,通过叩击中的振动力促进气道积留的痰液顺利排外,操作十分简便,对于那些无法接受振动排痰机治疗的患者较为适用,且在老年肺炎病人中也具有强烈的可行性[7]。叩击操作简便,排痰效果也较为明显,受到了临床的广泛青睐。不过,在具体应用时,对叩击人员的专业叩击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同时也需相关人员做好痰液位置的有效判断。
3小结
中医学在对待老年肺炎患者时主张全面理念,并且护理的内容方式更为简便、费用也更低,不过对于人员操作的技术标准过高,同时需要长时间护理,起效缓慢。因此,诸多的护理人员均会选择现代医学下的配谈方式,但对于老年肺炎患者而言,痰液过于浓稠,排痰振动频率需调至更强状态才可实现排痰疗效,而老年患者机体偏弱,无法承受高强度振动。因此在具体的应用时,临床一般会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理念,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以此保证患者的最佳预后。
综上所言,排痰护理方式的种类繁多,本文所列举的仅为其中一部分,而不论是中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其排痰护理措施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因此临床在具体应用时,还应依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准,必要时还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7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