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 > 冬病夏治中医治疗论文(共2篇)

冬病夏治中医治疗论文(共2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医学



第1篇:冬病夏治中医疗法的开展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穴位所谓“天灸”的一种外治法。此法以中医学“春夏养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理论为本于伏天使热药之力透入特定穴位以助阳,治疗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证属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如哮喘等)取得冬病夏治的效果。现代医学及科学技术也证实,此治疗方法能显着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状,减少冬季发病次数,甚至使疾病痊愈。我院自1999年以来,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近10余年,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现简介如下。


1敷贴前调护


1.1情志调护大部分的患者在进行敷贴前都存在疑虑和心理恐惧感主要表现在:(1)对该疗法的疗程长短不清;(2)对该疗法的疗效存有疑虑;(3)担心药物、胶贴接触皮肤的副反应。此时,作为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穴位敷贴治疗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充分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争取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般调护在进行敷贴之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过敏史,注意皮肤清洁干燥、无破损,避开伤口、疤痕处,敷贴前清洁皮肤。严重皮肤病患者一定要避开病处,同时找寻替代穴位。对配方中药物过敏者和吐血、发热、糖尿病患者及正在使用激素的患者禁用。


2贴敷操作情况


2.1贴敷时间的把握每年盛夏头伏、中伏和末伏当日10D0-16D0进行贴敷。中医学认为,三伏时节是四季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而此时段又是一天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阳盛于外,气血流通旺盛,故将此时定为敷贴的最佳时间;再者,夏季人体肌腠疏松、毛孔开放,贴敷后药物易于渗透,也可増加疗效。


2.2敷贴药物的制备药贴组成仿《张氏医通〉》将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以22:1:1的比例搭配,研粉过100目筛后,用新鲜生姜汁和30%的甘油(比例:1:1)调成糊状,再将药糊填满于〇nX1m的方形木框内,用小铲切成1m的小块。


2.3敷贴穴位的选择取穴:大椎、双肺俞、双膏肓、双心俞。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穴位的范围确定要结合患者的身材、体型,一般按照“同身寸”来准确定位,务必使所圈定的穴位准确。


2.4敷贴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姿,头向前低,双臂交叉抱头,双腿分叉于椅子两边面对靠背,充分暴露敷贴部位。年龄小的患者,由于配合意识不强,可随机采取其他姿势。操作人员将固定胶贴准确贴敷于上述所选定的穴位上,并要患者在贴敷室待约30分钟左右,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


3敷贴后注意事项


3.1敷贴时间的控制每次敷贴时间控制在4一6小时,根据患者的痛阈值和热敏感可以相对延长或缩短1一2小时敷贴时间;儿童因皮肤稚嫩,敷贴时间一般控制在2—4小时。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敷贴后尽量少活动,以免药膏过早脱落,影响疗效。


3.2生活调理建议患者敷贴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海鲜及辛辣刺激食物,尤其是要警惕对己知食物的过敏情况,要严格禁忌,以免影响敷贴治疗效果。一般宜食偏温性食物而富有营养者,如山药、扁豆、薏苡仁、核桃、莲子、黑木耳等做羹粥食用以调补肺、脾、肾三脏。此外还应避免感冒,宜温水洗澡,敷贴处勿用力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3水泡的处理由于本敷贴的药物有发泡作用,告诉患者除去药膏后,穴位局部皮肤出现红、微痒、痛、小水泡、短期内色素沉着者为正常反应,可外涂皮炎平软膏或外用碘伏,切忌抓破,以免并发感染;若不慎导致大量水泡者,应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再盖无菌纱布;皮肤瘀紫溃破者可按烧伤处理,先清创,再涂以消炎药膏、湿润烧伤膏等,同时可适当口服抗生素以防感染。


4体会


冬病夏治是通过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药物,利用其芳香、温散、穿透等作用对穴位的刺激,让药物通过穴位局部皮肤的渗透吸收,沿着经络运行直达病所,起到宽胸降气、止哮平喘化痰和调理肺脏功能的作用,并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调整脏腑阴阳,使人体各种功能趋于平衡,达到康复却病的目的。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过敏状态,改善下丘脑垂体#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起到“冬病夏治”预防季节性发病的作用。在临床敷贴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做好如下工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1)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担忧;(2)敷贴疗法虽然简单但各个操作环节,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来进行;(3)局部泡疹的形成是标志着敷贴疗法成功的象征。有泡疹必有疗效;如局部穴位经数贴后无红、肿、痛、痒感觉,则为无效。从敷贴后到脱痂,而露出嫩红色的皮肤,时间一般在10天左右。有的患者往往要经过多次敷贴,才会起到泡疹。(4)严格观察敷贴后的水泡和不良反应的出现,并且及时进行处理。


作者:舒燕萍艾荷红何婷(江西省中医院呼吸科南昌330006)


第2篇:冬病夏治的中医治疗及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是我国医学重要的预防医学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针刺、药物贴敷等,以增加抗病能力,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标本兼治的作用。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的季节来辨证施治,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以期收到良好的疗效。


冬病夏治的适应证: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及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着,现将研究过程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至2014年8月行冬病夏治的患者262例,其中男136例,女126例;支气管炎33例,支气管哮喘67例,过敏性鼻炎62例,反复感冒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年龄10~40岁者42例,41~60岁者96例,60岁以上者124例;病程2~4年者42例,5飞年者96例,6年以上者124例。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呼吸系统诊断要点》,并拍摄胸部X线片及CT进行确诊,排除其他严重心功能不全者。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参考舌脉象。


2治疗方法


2.1药物组成及药材炮制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方,可结合既往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进行加减。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地道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减小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2.2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千、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姜汁的制备方法:将生姜洗净、粉碎,3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经验和地域特点在50%至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的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将药粉和姜汁调成较千稠的膏状,药物应在使用当日制备,或者提前制备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3贴敷时机及方法—般在每年夏季的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时间间隔约为7~10天。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厚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x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足三里等。


2.4贴敷时间及疗程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飞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患者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以取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2.5贴敷后皮肤反应与处理正常皮肤反应与处理去药后,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能出现大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并做消毒处理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不良皮肤反应主要指去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过敏、低热等。贴敷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出现水疱体积过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及出血等现象时,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3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固,以免移位或脱落。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应注意防止感染。(3)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4)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5)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6)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7)3岁以下的儿童、孕妇、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4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


完全恢复: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好转:症状和体征基本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本次研究完全恢复的62例,显效的108例,好转的77例,无效的15例,有效率为94%洧效为完全恢复+显效+好转。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冬病夏治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5讨论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代《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代《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代《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说明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已经比较完善。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多发于冬季。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另外,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夏至开始,人体阳气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达到了最低点。夏季治疗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改善体质。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P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作者:刘志茂(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卫生队,甘肃兰州)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7962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