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 > 中医骨伤科学技术的发展论文(共2篇)

中医骨伤科学技术的发展论文(共2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医学



第1篇:中医骨伤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它历史悠久,在骨伤科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缺陷。


1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医骨伤科技术主要包括诊断技术、整复固定技术、骨伤科的器具与材料、功能锻炼技术及用药技术。晋代以前是中医骨伤科技术的萌芽时期。晋唐时期是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形成时期,此时期它表现出从单一到多样的经验累积过程。如晋代葛洪创造的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法和颞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唐代蔺道人提出的“动静结合”固定原则,并撰写了第一部骨伤科专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但该书只记载了零散的骨伤技术经验,而对其技术原理,并未进行阐述,只停留在表面经验性的记载。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的成熟时期,此时期各流派的骨伤科技术经验记载非常丰富。出现了《普济方》、《医宗金鉴》、《中国接骨图说》等书籍,记载了各部位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特别是清代吴谦归纳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的正骨八法,创立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比较全面地对历代中医骨伤技术进行了总结。然而,其发展至此,却仍然没有升华出自己的理论,没有出现一部关于其技术原理阐述的着作,对技术原理阐述仍然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混沌经验状态,没有形成一套在理论指导下的诊疗体系,始终处于经验累积状态,并没有实质性的飞跃。


综上所述,中医骨伤科技术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由零散到全面的发展历程。其诊疗技术不断丰富然而它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也没有随着时代的演进出现实质性的突破,始终处于经验性发展态势,没有走上科学的发展轨迹。不比较,看不到差别;不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剖析,就找不到事物发生、演变的根源。因此,要想掌握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规律,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必须从自身特点和深层次文化的角度进行剖析。


2中医骨伤科技术特点


中医骨伤科诊疗技术丰富,却受自身的发展特点制约,走上了特殊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2.1中医骨伤科技术的纯经验性特点中医骨伤科技术在诊断上强调经验,以手摸心会为主,望、闻法为辅;在治疗上以临床实用为主。例如,《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其中“认损处”是局部检查,“摸骨”是诊断骨折脱位的基本方法。在诊断的同时,还要进行测量和观察,即将伤肢和健肢进行对比,注意局部有无畸形,用手触摸骨折部位的情况,看清移位方向等。该书又载:“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要骨头归旧,要撙捺皮相就入骨。”其中“相度骨缝”、“捻捺”、“忖度便见大概”,即手摸心会的诊断方法,这些都是中医骨伤科技术纯经验性特点的重要体现。该书中把这些检查和诊断方法列在施行手法整复之前,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施行手法复位前必须明确诊断,要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如强调要“忖度”,即通过检查要思考清楚骨折移位的程度和方向等。虽然历代都没有弄清“相度”、“忖度”、“揣模”的具体内容及原理,但该书记载的这些经验至今还在指导临床实践。《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有:“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这里虽然反复强调手法符合体相、部位等,但是没有对体相、部位的具体问题给出任何描述。论述强调了整复前用手法检查和诊断的重要性,而手法的好坏关键是有无经验,只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断整复才能准确。《江氏伤科方书?受伤治法》有:凡打伤跌肿,肉中之骨不知碎而不碎,医生以手轻轻摸肿处,若有声音,其骨已破。”强调对骨折的诊断是以“摸法”为主,并结合受伤原因、外力情况、局部肿痛畸形,即骨的“碎、断、歪、整、软、硬”以及闻骨的响声。这种检查骨折的方法,再一次体现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的经验性特点。


2.2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实用性特点中医骨伤科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并不重视非直接应用的基础理论的探索和理论逻辑系统的建造。重视临床医学的发明,忽视基础医学的发现,是其实用性特点的真实写照。如《证治准绳》载:“夫伤损必须求其源,看其病之轻重,审其损之深浅……然医者意也,不知意者,非良医也。”这里讲到了必求其源,必要审视伤损的深浅。可是损伤之源是什么,损伤深浅以什么为根据和标志,却没有论述,只能靠经验摸索。《沈元善先生伤科》有:“接骨上骱,必要名师临证传授手法,不能笔记意传。”这是强调名师实际操作训练的重要性,而不可只读书本,因为文字并未对技术的关键内容描写清楚。


《伤科补要》载:“医者,心明手巧,知其病情,善用手法治之多效。若草率不较,误人非浅。虽笔之于书、乃活法多端,难以尽述,须得口传心授,临证多而活法变、庶无误耳。”可知,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关键是心明、手巧、经验、体悟,而不讲结构研究和逻辑论证。这些思想使得它的诊断强调“相度”和“忖度”,整复要求“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不追求逻辑原理的论证。正是这样的实用性特点,导致了中医骨伤科技术没有准确系统的理论指导,这也是中国古代重实用思想的必然结果。


3中国传统文化制约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哲学、宗教、语言、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内容。中医骨伤科技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发展的,必然受到文化的制约。传统文化因素引导并规定了骨伤科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3.1中国传统文化直观体验思维模式制约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直观体验思维模式的主体被看作是思维器官的“心”,即“心之官则思”,是指通过悟性去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直觉、顿悟等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是思维对事物的突然领悟和整体把握,是中国及东方民族所特有的超理性的体验式思维模式,也是古代直观体验思维模式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贯穿着直观体验思维模式。《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孟子》曰:尽心知性知天”。佛教禅宗提出的直觉及顿悟法,更是将直观体验思维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中医骨伤科技术以多年直观体验为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以调和阴阳,顺应自然为基本的治疗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典型的悟性思维模式,而且越体验越深刻,越应用越广泛。这种思维模式在追溯病因时,是要靠悟性来把握的。在诊断上强调经验功夫,以手摸心会为主。例如,在诊断骨折时,从业医生用厚纸卷上折断的木棍,练习将其熟练准确地对接。其目的是强调反复体悟,训练医生临证时的手感。所以施行手法者,能否准确使用,往往要靠反复的经验训练。多知其然而不明所以然,对技术规范缺乏理性把握。医术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悟性的深浅,导致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绝大多数是“悟”出来的。因此,学习骨伤科技术,如果只停留在书本知识阶段,不下功夫深入体验,缺少“悟性”修炼,则很难掌握其真谛。正是这种直观体验思维模式限制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从业医生仅重视了悟、手感的研究,而忽视了基础医学的探索,使中医骨伤科技术走上了纯经验性道路。


3.2中国传统文化只重求实不重求知的思想制约了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实用性是中医骨伤科技术的特点。那么,在思想文化层面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实用性传统呢?古代中国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其他民族相比,是相当优越的。在古代,依靠农业生产是最可靠的谋生手段。春种秋收的有规律的生产和生活,无须航海贸易和战争掠夺的冒险,也无须渔猎游牧的奔波。古代的农业,几乎全是靠天吃饭,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几乎束手无策。古代中国人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不能不被这种实在的自然环境所左右。此外,中国古代的农业,是分散的家庭小生产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无需复杂的市场调节,没有复杂的经济结构关系。在这样一个经济单位中,人们无须考虑家庭以外的事物,人们所关心的只是想方设法去增加切实的农业收获。这种经济状况使中国哲学获得了特有的实践上的极端务实取向。这表现为对于不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事情,古代的中国人是没有兴趣考虑的。


所以那些没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基础研究就很少有人关心,甚至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这样的价值取向使中国人天生缺乏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以一切唯实用作标准。中医骨伤科技术之所以缺少解剖学的支撑,就是因为解剖学在当时尚未看出明确的实用价值。研究解剖学不如在临床上直接训练整复固定的经验功夫来得快。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笼罩之下,骨伤科也不可能有机会寻求自己特有的理论基础。况且从事解剖学研究尚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宽容,这在中国古代是难以实现的。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只重求实不重求知的思想制约了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导致了从业医生仅重视临床实用技术的发明,而忽视基础理论的发现,使中医骨伤科技术没有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


纵观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历程,大多骨伤科技术属于实践需要催逼之下自发的经验所得。在表层经验水平上,虽然这类经验性成就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但这是在同一层次上的迁移,并不是更高层次的跃进。而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的构架,同时以其封闭、保守的负面作用阻碍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如何将现代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真正应用在中医骨伤科技术之上?可能只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思维定势和消极影响,中医骨伤科技术才能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


作者:夏铂①(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第2篇:浅析中医骨伤科手术经历的时期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和辉煌的科技成就。中医骨伤科和整个中医学一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在中医骨伤科历史上,有许多有价值的技术成果和经验理论都远远早于国外。据笔者考证,中国骨伤科手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远古至春秋时期(远古,公元前475年)骨伤科手术的萌芽时期


早在1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原始工具,在使用工具的经验中发现,尖状器不仅可用来刺杀猎物,也可以刺破脓肿;刮削器能用来切割猎物,也可以割治疮痈。这样原始手术器械产生了。近年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已有石镰(又称砭石)。到龙山文化时期石镰又有改进,并有蚌镰,稍后又有了骨刀和骨针。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载“东方之域,……其病皆痈疡,其治宜砭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等史书都载有砭石的主要用途是切割痈疡。这证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了外科工具——石制砭镰。砭石是我们祖先与疾病斗争中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工具,是金属医针与外科手术刀的前身。


《周礼》中疡医用“祝药铲杀之齐”治疗的四种伤病,是指药物外敷包扎、切开搔刮脓血和用药追蚀死骨腐肉的疗法。反映了当时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经验。《礼记·曲礼》还载有“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已见用清创疗法治疗开放性创伤思想的萌芽。新石器时期已有了拔除侧门齿、颅骨变形术及文身术,是中国外科史上最早的手术。近来考古还发现了中国古代开颅手术的证据,穿颅手术的方法大概有刮削、挖槽及切割几种。研究表明施行穿颅手术主要是为了减轻颅骨骨折发生脑水肿或脑溢血产生的颅内压力,几具穿颅术标本的施术动因与这些个体曾受骨折创伤直接相关。


2战国至秦汉时期(公元前475年~220年)骨伤科手术的雏形期


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着发展,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基本确立。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用酒和药水冲洗伤口,能使伤口感染易于愈合。并逐渐认识到早期处理伤口的意义。


这是创口清创消毒技术的雏形。西方医学直到公元十世纪才运用酒处理伤口,到十六世纪才运用药物煮水冲洗伤口。


《五十二病方》还载有治痈的手术记录,“抉取若刀,而割若苇,而刖若肉”大意是说用刀切开排脓要轻快准确。《黄帝内经》记载了人体骨骼的大体结构及各骨之长短,全身主要的骨骼都有了命称。《灵枢·经水》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是祖国最早解剖的文献记载,反映了祖国医学早期对人体解剖和骨骼形态结构的认识。《灵枢·痈疽》载“发于足指,名脱痈,其壮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明确指出了对坏死足趾应及时截除,以免发生不测。可谓历史上文字记载最早的截肢术。《素问?调经论篇》还提出了外伤瘀血和痈肿,可以用铍针放血。在战国早期金属手术刀已应用于临床。《韩非子·安危》载扁鹊治病“以刀刺骨”这种金属手术刀即柳叶刀。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1年)骨伤科手术形成期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和战乱时期。人们在长期的战乱中流离失所,创伤和骨折经常发生,刺激了骨伤科的发展。各朝都设有医官,南北朝时期设有“太医署”内有专治创伤骨折的“折伤医”


这一时期扩创术和病灶清除术已应用于临床。《三国志·蜀志》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刮骨疗毒术”它是中国骨科第一例文字记载较确切的扩创手术[]。华佗在外科学上的贡献是发明了“麻沸散”和施行外科手术。他的外科成就代表了汉代最高水平。被尊为中医外科鼻祖。《三国志·魏志》载华佗治疗河内太守刘勋之女的病症,从所述的症状及所取之物形态看,乃手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取出死骨的病案。这是史载第一例骨髓炎手术。


晋代葛洪在《肘后方》中论述了开放性创伤感染毒气说,强调早期处理伤口的重要性。主张对感染创口用盐水洗涤治疗。还记载了烧灼止血的方法,“血出不止,便杀人,方可烧纺柃铁,以灼此脉令焦”至今仍为外科止血的重要手段。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应用切开复位的方法治疗骨折。《小品方》载有“若有聚血在折上,以刀破之”见《医心方卷十八》)。


据《北史·长孙冀归传》载:‘子彦少常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肉锯骨,流血数升,言戏自若,时以为逾关羽”这显然是切开复位手术的应用,可谓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的尝试阶段。从骨折治疗史上看,在中国公元六世纪骨折切开复位术已经萌芽。《集验方》记载了骨疽切开排脓的方法,“按之即复者有脓,当上破之,脓出不尽,稍深蚀骨,骨碎出,当以鱼导侧际。从下头破,令脓出尽,出尽则骨生愈矣”强调切开排脓要彻底,切口需在下方,并注重引流。


4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581年~960年)骨伤科手术的繁荣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强盛的时代,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为骨伤手术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分别代表了这一时期的两个高峰。


《诸病源候论》对开放性创口和开放性骨折感染的病因症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意识的观念。一是清创要早,“夫金疮始伤之时,半伤其筋,……若被伤截断,诸解身躯,肘中及腕、膝、髀若踝际,亦可连续,需急及热,其血气未寒,碎骨便更缝连,其愈后直不曲伸”二是清除异物,若碎骨不去,令人痛烦,脓血不止”“箭镞金刃入骨,骨破碎者,需令箭镞出,仍应除碎骨尽”三是分层缝合,强调层次要对齐,松紧要适宜,要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并告诫如果缝合不当会导致创口感染,提出如果感染,应拆除缝合以利引流。上述缝合法据考证,为分层连续缝合法或“8”字缝合法[7]。亦有人认为是乙状缝合法。四是正确包扎。以上四个原则充分反映了我国当时骨伤科手术的先进性。国外迟到1898年才由Friedrick提出早期清创伤口,实施清创术。清除伤口异物的观点,比十四世纪英国JohnAreme主张做死骨摘除术使瘘管愈合的手术要早几百年。在开放性骨折清创手术中,还指出了“碎骨便相缝连,其愈后直不曲伸”。其含义是对大块的骨折片复位缝合固定,缝合后暂不要曲伸。有骨折内固定的萌芽。书中还介绍了“当以生丝缕绝其血脉”的血管结扎方法。这种方法比意大利着名外科学家Brcapaglid于1460年创造的一般结扎血管的方法,要早750年。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较确切的记载了切开复位骨折。其清创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快刀捺骨、针线缝皮、破骨自出。“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出,撙捺相近差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不需割肉,肉自烂碎矣,可以入骨”。“凡骨破打断,或筋有破处,用风流散填涂,却用针线缝合其皮”。“凡皮里有破骨,只用黑龙散敷贴,后来皮肉自烂,其碎骨必然出来”。


欧洲最早是在1775年才由Lapuyade和Sicre二氏试用金属线作骨折内固定。这一方法虽不能与西医用金属线做内固定相比,但其治疗思想要早得多。中国医学发展到唐代,全身麻醉法已经应用于临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了当时应用的全身麻醉方药。《酉阳杂俎》记载当时荆州的一位外科医生,对一小腿骨折患者全身麻醉后施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


5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骨伤科手术的发展时期


在隋唐五代医学基础上,骨伤科在这一时期无论基础理论还是临床诊疗,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外科”一词在宋代产生了。北宋太医局设有“疮肿兼折疡科”,骨伤科正式确立。在宋代解剖有了很大的进步。宋慈在《洗冤集录》里记载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对人体的主要关节上下骨的关系,脊椎骨、尺桡骨、胫腓骨、膝关节包括半月板的构造,都有了较实际的描写。外科器械有所改进,有了针、线、刀(柳叶刀钩刀)、镊、剪、凿、钳、锤、锥等[6]。宋代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较蔺道人运用全身麻醉法治疗骨折,又有了进步。由于解剖知识的积累、手术器械的改进及麻醉技术的进步,加之宋代外科学的发展,骨折切开复位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对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圣济总录·金疮门》仍沿用隋唐的清创方法,如去除异物,重视早期处理。张杲在《医说》中记载了当时的医生运用切开凿除死骨术治疗骨折。《夷坚志》载有用类似同种异体骨植骨的方法,治疗颐骨(下颌骨)缺损(见《邢氏补颐》)。1900年俄罗斯的则考夫做了下颌骨游离修补术,首开西方医学骨移植手术的记录。与此相比,我国的此类手术虽显得比较原始,但比西方早了七百多年。当时的《小儿卫生总微论》还记载了小儿先天并指截除术。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主张骨折在手法复位困难时,可行切开复位法。并吸收了唐宋两代的麻醉经验,制“草乌散”,用之做骨科手术。麻醉方法及剂量按照年龄、体力及出血情况而定,再按照病人的麻醉程度逐渐增加或减少。这种麻醉的原则,与现代外科学手术中使用的麻醉原则相似。他吸取了隋代清创缝合手术的经验,特别强调清创时去除碎骨的重要性。在扩创手术时对尖利的骨尖应剪去,以免刺破肌肉及周围组织。


并主张手术在麻醉下进行,在这些方面较《诸病源候论》的疗法有了进步。李仲南在《永类钤方》记载了他创制的缝合针——“曲针”并用之引丝线或桑白线逐层进行缝合伤口。元代太医院编纂了《回回药方》,其伤折门吸收了中国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的伟大成就。在理论上认识到动静脉的区别。提到了血管结扎法及止血带的运用,较隋唐经验是一次飞跃。《回回药方》在重视手术方面尤为突出,洋细描述了扩创术、死骨摘除术操作的具体步骤,比各种医籍洋细全面。特别是所载开颅减压术,代表了当时最高成就。《回回药方》并蓄中外经验,进行了两种不同医学结合的最早尝试。


6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骨伤科手术的停滞和衰落期


明清时期,对隋唐以来的开放骨折清创缝合技术,虽有运用,但无多大发展。明代骨伤科手术史上还是出现了许多亮点。《金疮秘传禁方》描述用银丝缝合伤口,西方到了公元1873年丁homas才应用银丝于骨科手术。处理开放性骨折时,主张把穿出皮肤已污染的骨折端切去,以防感染。杨清叟在《外科集验方》中提出,对金疮用绳或绢带缚住“血路”然后再用止血药处理创口。这一方法较前人单纯敷药包扎止血又前进了一步。《云南通志》记载了当时名医陈风典的“易骨术”也就是骨移植术。《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载,“凡骨跌折又出肉外,折处两头必如锋刀,或长短不齐不能复入,用麻药麻定方用锉之,或用小锯锯齐,然后接入”“如骨内有声即是骨碎,以刀割开……然后取出碎骨,以别骨补好”提出用骨移植术治疗骨缺损,突破了前人单纯摘除碎骨的经验。


清代由于封建思想的禁锢,骨折治疗趋向于手法和药物化,骨伤科手术由盛而衰。《续刻救伤秘旨》载,“夫刀伤虽易实难,筋断腹破,皮连骨削,刺入骨间,需用麻药服之,使不知痛,庶可钳出”由此可见清代的清创手术与前代比无多大进步。


钱秀昌在其着的《伤科补要》序文中有杨木接骨的记载,这是利用假体代替骨植入体内治疗骨缺损的尝试。江考卿《江氏伤科方书》载有麻醉后骨折切开复位术方法,并指出若因粉碎骨折骨缺损者,可用其他部位的骨来填充续接。《余听鸿外科医案》中记录的截臂手术,运用了杨氏的止血带止血的方法。都是重复了前人的经验。作为清朝的医学生必读的《医宗金鉴》几乎未提骨伤科手术。晚清的伤科很少再用手术治疗骨折,诸如骨折切开复位术、骨折内固定术基本失传了。


作者:孙卫东1温建民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7966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