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飞速发展和推进的同时,土壤污染情况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很多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不正确使用,以及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和生活日常的垃圾到处随意排放,导致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加强对土壤污染状况的调理和研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极其重要。但是,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还缺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支持,没有科学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指导原则和方法,也没有完善的调查评价体系等,使得土壤污染状况在环评中的作用非常微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减轻土壤污染状况的建议与思考,以期为污染防控、土壤环境管理等后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论文发表
一、我国土壤污染状况
在生态系统中,土壤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壤的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食品的安全,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央把土壤污染当作当前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社会主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环境保护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健康安全的食物,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是当前中央的工作重点。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地区的土壤受到了污染,出现不同程度的状况,对当地的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构成了威胁,总体我国的土壤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壤污染
以郑州市为例子2019年郑州市的化肥用量达到了23吨左右纯量。因为施肥技术不得当,施肥的方法也不合理,肥料利用率相比发达国家非常低。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郑州市的农用化肥施用数量中,其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引,三分之一留存在土壤中,剩下的三分之一流转入地下水源。那些留存在土壤中的化肥大多是化学成分居多,且会随着雨水、地下水等渗透于土壤的深层,进而长期积累,造成土壤的严重污染。
1.2农药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污染
同样以郑州市为例,1019年农药使用量达到1500吨左右。这些农药农民通过喷雾器作为主要的施药器械,对庄稼进行全株喷施,很少用浸种、涂干、撒毒的方,因为那是居部施药方法。而这些喷施的农药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用量会附着于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而有近一半儿的农药会喷洒在地面与空气中,利用率非常低。浪费农药会在流水、土壤和空气中流失,且同样会随着雨水、地下水的作用而渗透于土壤中,长期残留,从而对土壤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因为农药中一些非常难降解的化学成分会存在于土壤中,对植物产生影响,破坏生态系统平稳,从而危害植物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1.3农膜施用量增加造成土壤污染
随着大棚作物的盛行,农用塑料薄膜也被大量施用,使用量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农膜是一种非常不容易降解的污染特,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其中增加塑剂、异丁酯等化学成份污染土壤尤其严重,最终会成为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1.4其他污染源对土壤造成的污染
对土壤污染的污染源还有其它的三种。一种是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及污水,这些污染源没有经过处理便会直接排放在土壤中,容易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二是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等,处理不当,或者处理不彻底都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三是居民生活垃圾处理不彻底,随意排放容易造成土壤的污染。四是民用燃煤燃气所产生的烟粉尘,还有汽车排出的尾气,这些污染源中都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会最终沉降到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间接污染。
二、我国土壤污染防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表现的现状是量大、面广、复合、持久等污染特点,土壤的污染已经从局部发展至区域,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从单一到复杂,从微量到大量的状态,呈现有毒有害污染、氮磷交叉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素互混合的态势。导致我国土地污染防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一是土壤环境保护难度不断加大。严峻的污染现状,导致对土壤的保护已经无法进行有效控制,难度不断加大,需要多个部门联合控制,共同作用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是对土壤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潜伏性方面。土壤污染越来越具有隐蔽性,不像水体和大气污染一样容易被发现和察觉。另一方面是不可逆性。土壤的污染因为污染成分复杂,一量被污染后很难恢复;最后一方面是污染的后果很严重。土壤污染越来越呈现多样性,这也导致土壤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再加上投入治理和修复的工作跟不上,土壤污染已经造成作特减产,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
三是土壤污染的基础调查评价工作缺乏。这一点的表现是对土壤污染现状的实际情况不明确,气管全面详细、完整系统的基础调查工作,以及相关的研究。同时对于土壤污染的来源、组合、清单、规律、分布、程度和原因的了解与阐明都存在不清楚的现象。
四是土壤污染防治的方法缺失。在我国当前的现行法律制度体系中,虽然已经制定了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对土壤方面的污染却是一片空白,基本没有什么具体的制度和法律,只有一些非常零星的制度,不成体系,分散且缺乏操作性。同时,也没有相关的专业污染治理机构,很多地方的土壤污染是环保和农业部门联手防治,并没有专业的单位机构和人员,导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缺乏,职能模糊,直接影响防治结果。 而且 也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在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没有出台,也无法对污染土壤的一些行为和项目进行阻止和有效干涉,导致在环评报告中直接忽略土壤的污染。五是污染信息不公开。当前我国的土壤监测的信息公开远远落后于水体、大气,这样会导致公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下降,同时也让企业的土壤保护义务下降。所以,土壤污染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不仅能节约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的费用和成本,还可以调动群众参与土壤保护的积极性,节约土壤环境重复调查的成本,使得调查、评估和分析更具有针对性,让土壤防护更加合理和科学。
五是土壤评价标准不合理。
目前,我国正式发布且现行的土壤标准只对一级标准做了规定,不能体现出地域的差异。而二级和三级的标准适用范围较窄,仅仅菜地、农田、果园、菜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区域,而商业、工业和居住等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缺失,除了重金属和有机农药的使用标准外,土壤评价标准无法满足当前土壤环境的保护和防控需求。
六是土壤污染状态调查评价方法不规范。当前,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现状及污染程度的评价。据统计,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聚类法、物元可拓集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这些规范提供的评价方法是污染评价和环境质量方面的评价,对于土壤污染预测的分析不足,使得环评报告中对土壤污染的深度、延伸和扩散现象无法进行预测分析。
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3.1成立专业的土壤污染治理机构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作,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受到污染的威胁,将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最终成为威胁人民大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污染因素。所以,针对土壤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工作应有专业的土壤污染治理机构来完成,进一步加强土壤的环境污染科学方面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出台一些治理措施,从而进行统筹协调的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同时,能够出台相关的土壤污染治理法规,坚持防汉结合的方针,分阶段、分目标地进行土壤保护,呼吁出台相关的地方性土壤保护法规,把土壤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法制化,加强对土壤保护和防治的有效性。
3.2做好土壤污染基础性调查工作
对土壤的污染监测和监控能力要加强建设,做好基础的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扎实推进摸清家底。同时,明确地方农田土壤的污染现状,完成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建立菜篮子基地和有机食品的基地,从而实施土壤的污染源全面彻底的调查,建立起土壤环境质量的档案数据库。同时,根据土壤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的全面调查结果,编制好土壤环境保护的功能区划和保护规划。对大型工矿区的土壤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以及大型河流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等地的土壤进行功能划分。
3.3做好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复试点示范
开展循环经济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新型土壤修复材料的研发,提出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技术和措施,做好土壤污染控制修复技术与示范,包括二次污染的控制,如污染农田和场地土壤的修复等。做好区域土壤污染综合防治试点与示范: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土壤酸化、面源污染及其重点区域土壤的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建立一批区域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3.4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的宣传与科普工作
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与保护措施,提高广大群众的土壤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土壤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快建立土壤污染现状治理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体系建设。当前,国际上对土壤立法较早,如:美国1986年颁布《超级基金法》,德国1998年颁布《联邦土壤保护法》,日本2002年颁布《土壤污染对策法》等。我国在制订《土壤污染防治法》时可借鉴国外经验,同时在立法中充分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明确土壤污染监管、治理的责任,土壤污染处罚条款等内容。土壤污染与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密不可分,故需完善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法规,以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3.5加快构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指标少、标准值不合理,且缺少居住、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标准。土壤环境影响评(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土壤环境评价的几点思考)价多以8项重金属监测为主,使环评报告中缺少项目本身的特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内容分析。当前城镇化、城市更新速度加快,很多工业用地变更为居住、商业、学习、医院等用地,故亟需构建分类别、分用途的多指标的土壤标准体系。
3.6加快编制土壤环评技术导则和规范
目前,土壤尚未制定专项环评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等进行质量现状和污染评价。土壤污染物在灌溉、雨水等淋洗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等,会加快土壤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尤其在地下水水源地、地表水水源地等特殊敏感目标周边,故在土壤污染物扩散、迁移、降解等方面的预测缺乏。因此,研究并发布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是十分迫切的。
结语: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对于环境管理非常重要,当前这种调查评价工作仍在不断完善中,特别是生态风险方面的评估。但是在调查评价中要注意,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需要跨介质、多学科、多技术的支持,而且前期的污染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调查非常关键。而且关于地方筛选值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土壤的性质、水文和地质特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对筛选值影响很大,需要建立区域标准;
二是地方标准的建立要有地方特色,从环境风险和环境问题入手,明确评价的受体和终点,以及可以接受的风除水平;
三是要根据区域的土壤性质、地质及水文地质特性构建合适的场地概念;
四是土壤特征的污染特要进一步细化,尤其是在重金属和酸化的条件下。由此可见,未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仍具有高度挑战性,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S].环境保护部,2016.
[2]杜艳,常江,徐笠.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0,41(3):749756.
[3]贺葵;兰鸿芳;官德荣;;肾移植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张捷;林传成;徐守基;周爱英;;老年人的发病特点及预防(附780名老人健康状况调查)[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5]张令达;冯建高;王劲;陈道高;;南昌市东湖区孕妇营养状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马艳;;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qkbk/fbzd/12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