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期刊百科 > 写作指导 > 教育论文写作指导总结

教育论文写作指导总结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写作指导



     教育论文的撰写是对教学经验的一个总结,是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也可以从中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教育论文呢?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论文写作指导,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教育论文写作指导撰写教学科研论文,已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的一种新追求。但是,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科研论文并非易事。有的教师常常感到困惑:自己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但要写成论文就感到无从下手;自己对某些问题做了很深入的探讨并有所感悟,但写成论文却难以发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一点可能是这些教师没有掌握撰写论文的一般要求、方法和规律。写出有价值的论文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如果说本书前文是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话,本章则是从撰写论文的全过程来阐述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规律,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撰写论文的钥匙。


  第一节教育科研的过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准备是写好论文的前提。论文写作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工作: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等。


  一.确定选题


  不少教师提到论文写作感到最头疼的事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有的教师感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在一篇文章里希望写下所有思考的问题;有的教师又感到一片茫然,没有什么内容好写。其实,论文写作应抓住一个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这个选题上写深写透,这样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那么,什么是选题?选题也就是选择课题,包括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这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有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在教育科研课题完成之后进行的,论文可以以整个研究课题的成果作为题目,这时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是一致的;论文也可以以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为题目,这时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制约着论文题目的选择,选定了科研课题,也就确定了论文的题目和大致内容。


  怎样选择课题?教育科研课题来自于教育的问题。教育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一是教育理论问题。当然,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研究时有所侧重而已。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在教育实践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扬长避短;然后再逐渐向理论深度发展。选题的途径主要有:


  1·从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寻找研究课题。例如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我们研究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以及素质教育的评价等问题。又如,我们走进了二十一世纪,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未来教育的使命,这需要我们研究创新教育的问题。还有教育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等问题都需要研究。


  2·从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例如:“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这一现象的状况如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和学生的哪些生理、心理因素有关?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因素有关?如何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这些问题既可以分别研究,也可以综合研究。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与学习负担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等,这类课题的社会价值比较高。


  3.从成功经验中提出课题。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其中的规律,设计教育实验检验某种做法与提高教育效果之间有无必然联系。如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影响的教学实验。


  4·从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如“写作前指导──写作──讲评”,一直是作文教学的方法,但写作前的指导是否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千篇一律的习作?如果采取“写作──指导──修改──讲评”的方法其效果会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只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就可以从中发现新颖的课题。


  5.以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起点,跟踪追击。例如:在关于练习设计及其训练研究中发现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不同,进而对学生认知特点、学习特点的研究,或进行优等生和后进生学习过程特点的比较研究等。


  6·从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寻找研究课题。例如,新课程方案分为“三个板块”,其中对选修课和活动课研究不多,需要深入研究选修课和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形式、管理体制等。


  选题的角度和途径还有许多,但对于初写论文的教师来说,要注意选题宜实不宜空,宜小不宜大。选择好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收集资料


  一旦确定选题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查阅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是研究的基础,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所有研究都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功的研究者都善于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查阅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他人对该课题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存在的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有争论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方的观点是什么,由此才能确立突破点。


  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有:从图书期刊中收集资料,从互联网络中收集资料,从教育实践中收集资料,通过咨询去收集资料,通过开展教育调查和实验获取资料等。


  (一)从图书期刊中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查阅图书期刊资料。大多数研究成果都会以文献的方式与读者见面,通过查阅图书期刊,可以收集到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料。查阅图书期刊资料的方法前文已有论述,这里再强调几点:


  要查阅图书期刊资料,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检索方法。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资料浩如烟海,不掌握检索方法,就如同大海捞针,无从下手。掌握检索方法,主要是掌握按照一定的规律查找资料的方法,例如掌握图书分类的方法,根据图书分类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图书;熟练运用各种工具书(书目、索引等)查找资料等。


  其次,要熟悉相关的教育期刊。教育期刊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一个人不可能有精力把所有的教育期刊都查阅一遍,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要了解不同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什么,主要发表哪些类型的文章,从而确定所需要的某方面的资料主要发表在什么刊物上。


  再次,要学会查阅资料的三种主要方法:①顺查法,这是从所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的起始年代查起,一直查到现在。其好处是查得全,不遗漏。不足是费时费力。对于初学写教育论文的人来说,往往不知道与自己课题有关的材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查,很多是从中途入手。②倒查法。这是由近及远地查找资料。先查现在的,然后再逐年往前查。当查找的资料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时,就可以不再查了。其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获得最新资料。③追踪法。这是以与自己课题有关的著作、论文中所提供的参考资料为线索,进行追踪查找。这可以作前两种方法的补充。


  (二)从互联网络中收集资料


  从互联网络上收集资料比通过图书期刊查阅资料有更大的优势。首先,许多教师所在的地方没有大型的图书馆,缺乏充足的教育类图书期刊,难以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而现在不少的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只要接入互联网络,就可以查阅大量的资料。即使校园网络不接入互联网络,不少教师个人已配备了计算机,只要申请入网,也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资料。其次,网络储存有海量的信息。据美国南达科他州“光明星球”(BrightPlanet)网络公司2000年7月2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披露,互联网上现在至少储存有5500亿页的资料,其中的95%可免费查阅。同时每年又以惊人的速度递增。而且这些信息形式多样,图、文、音、像并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再次,网络信息的检索高度自动化,非常迅捷。例如,我国自1985年起,用7年时间将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输入电脑,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当你想从此部巨著中查找气象方面有关“风”的资料时,用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运用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须键入“风”、“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与气象无关的“风”),短短6秒钟之后,电脑就会在通读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础上为你筛选出10968段相关资料和14918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满意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同样,互联网络上的信息容量浩如烟海,如果不掌握高效的检索技能,不会选择信息,就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迷航,甚至会被“淹死”。因此,熟练运用网络检索工具,是在互联网络上查阅资料的关键。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教育资料网站及其检索方法。


  1、中国学术期刊


  该网站是目前国内学术资料最丰富、资料更新速度较快、检索较为便捷的一个学术论文数据库。数据库检索分为八个部分: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摘要数据库、期刊题录数据库(免费)、报刊专题数据库(免费)、会议论文数据库(免费)、学位论文数据库(免费)、中国专利数据库(免费)、全国技术创新数据库(免费)。各数据库的检索窗口由检索和分类导航窗口、检索结果窗口和题录摘要显示窗口三部分组成。目前可供检索的资料从1994年——2000年,可以分年度检索,也可以跨年度检索。检索方法如下:


  (1)输入网址:http://(中国教育网)或http://(中国电信网),打开首页。


  (2)下载并安装全文浏览器。在其首页的左边有免费下载的“全文浏览器”,点击它即可把“全文浏览器”的程序下载到个人计算机上,然后按照指导提示安装全文浏览器,以便将来阅读资料的全文。


  (3)选择数据库,进行资料检索。


  例如选择“期刊题录数据库”,点击该数据库,出现“期刊题录数据库”检索窗口,在窗口的左边是“检索和分类导航窗口”,在分类导航中选择“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专辑”,点击该专辑即出现下列专题:社会科学综合、教育综合、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各类教育、大学学报等。点击每一个专题,即出现该专题的所有入选的刊物名称。这时即可以进行“专题检索”或“组合检索”,检索的方法有:篇名、作者、机构、关键词和中文刊名。如打开“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专辑,在检索框中输入“问题解决”,选用篇名检索方法进行检索,即在检索窗口右边上方的“检索结果窗口”中出现数据库中包含“问题解决”的词语的所有文章的篇名。


  又如选择“期刊全文数据库”,点击该数据库,出现“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窗口,在分类导航中选择“教育与社会科学专辑”,点击该专辑即出现下列专题: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点击“中等教育”专题,即可以进行检索。如在检索框中输入“学习方法”,选用篇名检索方法,即在检索窗口右边上方的“检索结果窗口”中出现包含“学习方法”的词语的所有文章篇名,点击你想阅读的论文题目,在检索窗口右边下方的“题录摘要显示窗口”出现该论文的题录摘要,点击“原文”索引号,即可打开全文,这时可以阅读全文,也可以对全文进行打印、复制、另存到硬盘或软盘中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2、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该网站包含各种各样的有关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信息,其中“教学软件交流中心”、“学科教案交流中心”等资料库是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而“教研论文交流中心”则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库。检索方法如下:


  (1)输入该网址:,打开K12首页。


  (2)根据想要检索的资料选择资料库。如点击“教研论文交流中心”,打开该资料库。资料库收集了历年来在各种教育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资料等。目前主要是1997年的资料。在该资料库的左边列出了资料库包含下列专辑: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基础教育宏观决策与管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外国及港澳台教育库等专辑及资料检索。“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专辑的内容包括中小学活动课程和十几个主要学科课程门类,其中每个学科课程还下设教学理论与综述、大纲与教材、教学设计、教法、评估与考试等栏目。“基础教育宏观决策与管理”专辑下设总类与分类。“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专辑下设总类与分类。“外国及港澳台教育库”收集近年来在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于外国及港澳台教育学术文章。


  (3)根据要检索的资料选择专辑。如点击“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专辑,该专辑又分多个栏目。点击该栏目,即可检索到所需要的论文。可以阅读全文,也可以对全文进行打印、复制、另存到硬盘或软盘中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该网络包含的数据库主要有:教育信息专题数据库、学位论文信息库、馆藏新书目、馆藏期刊目录等数据库。其中“教育专题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是该校"211"重点建设项目---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具有中西文信息检索功能,包括属性检索、篇目浏览、任意关键词检索等功能,其服务对象为国内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信息库内容以国内外教育科学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案例为主,范围涵盖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方面。检索方法如下:


  (1)输入网址:http://202.120.92.199/,进入网站首页。


  (2)点击该数据库,出现检索窗口。左边是“信息分类导航”,显示下列专题可供检索:教育信息专题库(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教育网站、课程教学网络、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教育热点、德育、教育管理网络)、馆藏学位论文、馆藏新书目录、馆藏期刊目录等。


  (4)点击其中的一个专题,右边的“检索结果窗口”即出现所检索到的文章题目。


  (5)点击想要阅读的文章题目,即可显示文章全文。这时可以对文章进行打印、复制、下载等加工处理。


  4、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网


  这是由上海市教育信息中心根据上海市教委提出的"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建库思路,由市和区、县分工合作,共同建设的。


  该网络包含的数据库主要有: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网、上海基础教育在线、国内外教育资源推荐等。其中“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网”又分为: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学与研究、教育论坛等栏目。“上海基础教育在线”也分为:上海基础教育概貌、政策法规、上海中小学校介绍、招生与考试指导等栏目。


  其资料来源主要是广泛收集教育教学第一线、报刊、图书、会议、活动以及各种载体上动态及静态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料。


  其内容主要有:(1)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备课、教研、进修提高的各类信息资料。有学科教学备课资料,以知识点或课文篇名或章节标题为入口,提供一系列有关的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件。有测试及评价等备课资料,使广大第一线教师省时省力而获取优质丰富的信息资料。还有专题资料,包括以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点",以"新专题"、"热点问题"等栏目形式,提供丰富多样、内容优良的资料,方便教师查询、研究教育工作中所关注的问题。(2)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所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决策咨询的数据,管理工作个案。(3)学生、家庭、社会上有关教育信息资料。


  其网址是:http://


  5、中国基础教育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也称中基网,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又一个资料丰富的网站。其中分学科的资料库、课程改革资料库、行政管理资料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等都有大量的资料供检索。


  其网址是:http://


  6、中国园丁网


  这是一个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的网站,其主要栏目有:论文大观(分学科、分专题收集各类论文)、教育期刊(已收录教育期刊13种)、教师专栏(全国已有一百多位教师在这里开设专栏)、多媒体课件(分学科收录各种多媒体课件)等。


  其网址是:http://


  7、比较教育在中国


  “比较教育在中国”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主办,集中反映国内外比较教育领域各个层次的综合信息,在涵盖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主流信息的同时,重点介绍中国比较教育界的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以及改革发展趋势,为从事教育研究的人通览中国比较教育全貌和世界比较教育概要。其主要资料库有:比较教育新动态、(比较教育)研究课题、争鸣论坛、论文专著库、主要刊物介绍、学科理论前沿等。


  网址是:


  8、中国教育文献资源数据库


  这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数据库,检索途径包括篇名、作者、刊名、年代、主题、分类等,检索结果是文章目录索引。


  网址是:http://


  教育信息网站是非常多的,这需要在检索中逐渐熟悉,上面只是列举一些目前资料较为丰富的网站,便于迅捷查找资料。此外,尚有各类图书馆提供网上信息资料,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以及各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等,都具有大量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信息更新和传递速度快。只要熟悉检索途径,就可以便捷地在网上查找到与自己写作有关的材料和信息,可以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的新动态,为写作收集大量有用的资料。


  (三)通过反思教学实践去收集资料


  教学实践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有待于人们去挖掘和开采。经常反思自己和别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也是获取写作资料的有效途径。


  要通过反思教学实践去收集写作资料,首先,要勤于学习。平时要注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动态,以便把握先进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勇于实践和探索。理论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具有价值。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往往是善于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丰富和发展理论。


  再次,要敏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吾日三省吾身。”都表明思考对于学习、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学习不思考,不能把握理论的实质;实践不思考,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经常对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反思,才会不断有所收益和创新。


  最后,要善于记录。有的教师很注意学习,也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平时也喜欢动脑筋,经常有一些新的点子运用于教学活动,但是到了学期末需要写文章时还是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平时不善于记录。在实践的时候想法很多,但如果不及时加以记录和整理,时间长了以后,丰富的想法逐渐淡忘了,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到写作时再回忆,往往难以写得具体和充实。因此,平时注意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所得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为将来的写作积累丰富而鲜活的素材,是教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开展教育调查来获取资料


  开展教育调查是收集写作资料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调查,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实际情况,掌握各种教育问题的现状,透过现象的分析,还可以寻找到某些规律性,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因此,许多教育研究往往是从调查开始,然后再逐渐深入。


  进行教育调查,包含一系列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仔细地计划。其过程如下:


  (1)选择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任务


  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进行调查,调查什么问题或现象。这些制约着整个调查过程。例如,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或调查中小学生心理负担的情况等等。只有选择了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


  (2)选择调查对象


  即找哪些人进行调查。调查的范围,既可以涉及对所有对象,也可以抽取部分对象。对所有的对象都进行调查,比较费时费力;抽取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因此,如果调查的对象比较少,可以采用整体调查方法;如果对象较多,则需要对对象进行选择,例如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对象。例如,要想了解某学区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可以在全区范围内抽取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若干所,再从中抽取小学二、四、六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各若干名学生,调查这些学生课余作业实际需要的时间等。


  (3)确定调查内容


  这是根据课题目标,规定调查的内容是什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两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年龄(或年级)、性别、职务等;二是需要从调查对象中了解的与调查目标相关的情况。例如要调查学生的心理负担的问题,就要思考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因素有哪些,每一个因素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调查,由此列出调查提纲。又如,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打算了解以下内容:①读书的数量;②读书的种类;③书籍的来源;④读书的方法;⑤读书的困难;⑥课外阅读在课余所占的时间;⑦课外阅读的书目以及最喜欢的书目;⑧课外阅读的感受、效果等。


  (4)选择调查手段


  调查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①调查表和调查问卷,即把要调查的问题编制成表格或填充、选择、问答等形式的问卷。②座谈和访问,即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材料。③观察,即在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调查对象的言语、动作、表情等外部表现。④查阅资料,即查阅调查对象的现实与历史的有关文字记录资料。


  (5)准备调查工具


  这主要是根据选择的调查手段来准备调查资料。如果采用调查表,则编制和印刷相应的表格;如果采用问卷法,则编写和印刷调查问卷;如果采用座谈、访问方法,则拟订谈话提纲;如果采用观察法,则准备观察所需要的材料。总之,准备的越充分,调查研究就会越严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6)进行实地调查


  这是按照调查计划和要求开展实地调查,收集调查的原始资料。如发放和回收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访问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观察等。这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之所以艰苦,是因为需要调查的对象往往是比较庞大的,这样才可能获得比较有代表性的资料,因此,需要调查工作者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查。之所以要细致,是因为调查是属于口头报告研究,容易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影响,需要调查者工作要细心,尽量避免调查出现不必要的误差。


  (7)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这是记录、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其工作主要包括:①核查,即辨别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②分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③评定,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定、评分工作。④登记与统计,即对评定结果进行登记和统计,如计算百分比等。⑤编制统计图表,即根据统计结果编制图表。


  (五)开展教育实验来获取资料


  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学生施加可操作的影响,然后观测学生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开展教育实验,是探索教育规律、进行理论创新的最佳途径,也是收集写作资料的最好方法。


  教育实验的主要特点是:1.控制条件。教育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通过操纵自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使实验在研究者控制的条件下进行。2.指示因果联系。教育实验由于控制条件,并能提供推断因果联系的共变关系、时间顺序和控制无关变量的事实依据,所以能直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而经验总结和教育调查往往难以确定因果联系。3.可以重复验证。


  开展教育实验的程序如下:


  1.确定教育实验的课题


  要开展实验研究,首先要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教育实验研究的课题至少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课题必须是探索两个或多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②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


  2.科学地设计教育实验计划


  广义的教育实验设计,是指为了检验假说所作的一种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主要是详细设计实验研究过程的各项工作计划,例如,准确地陈述研究课题,提出实验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自变量的操作定义及其呈现方式,确定因变量的测试方法,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措施,确定被试的取样方法和分配接受不同实验处理的方式,确定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等。实验设计是否科学,是根据其消除和最大限度地削弱实验中无关变量对实验效度影响程度来判断的。


  狭义的教育实验设计,主要是指实验处理的方法。教育实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


  (1)单组实验。其优点是:①简单易行,只要一个班级就能进行实验。②实验是在一个班级内完成的,教师、班级气氛、学生条件等因素基本相同,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比较一致。其缺点是:①很难克服“时序效应”。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学习能力会不同,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难以确定实验前后的成绩变化是教学影响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②前一次实验容易对后一次实验产生影响。③前后两次测验的难度难以相同。


  (2)等组实验。优点:①用等组平衡的方式控制无关变量。②对照班和实验班可以分别独立进行实验,以有效地控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干扰。③可以有效地避免“时序效应”。④实验周期短。其缺点是:不容易组成等组,难以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无关因素。


  (3)轮组实验。其有点:①不需设立等组,两班学生都参与实验,弥补难以配置等组的不足。②通过轮转,抵消无关变量的干扰。其缺点是:①实验周期较长。准备两个教学内容,并使他们的性质与难度相同难以做到。②难以准备两套测试题难度一致


  3.踏踏实实地实施实验计划


  教育实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即使是实施研究过程,最短一般也需要一个学期,长的可能是一到三年,没有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往往会有始无终,不了了之。因此,从事实验研究,要坚持长期地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并注意随时如实记录相关的实验研究情况,以便积累丰富的资料,和最终的实验结果一起进行分析。


  三、筛选、整理和评价资料


  通过以上途径收集到的写作材料只是原始材料,并不都能写到论文中去,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对资料进行摘录、分类和评价。


  (一)资料的筛选


  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后,第一项工作是筛选,也就是阅读和摘录资料。快速浏览资料,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然后进行摘录。摘录资料就是选取资料中精华部分、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辑录或概括。摘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篇论文中只有小部分内容是需要的,则可以把这小部分内容进行摘要。如果一篇论文的大部分内容都非常重要,则可以通过编制索引的方法记录。如果多篇论文都是论述某一个问题,则可以采用综述的方法来处理。总之,要根据材料的重要性、特点、将来可能的用途来决定摘录的方法,该舍弃的就舍弃,该精简的就精简。通过浏览、摘录资料,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可以把值得借鉴的资料及时积累和保存,便于以后的运用。


  筛选资料时,对写出的索引、摘录的片段或综述的材料,都要注意标明出处,以便日后再次查对。


  (二)资料的整理


  整理资料就是对筛选后的大量的分散的资料进行分类、补充和分析等各种处理工作,使资料简明、有条理,形成新的便于使用的资料系统。


  首先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资料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资料的相同点(共性)和不同点(特性)进行科学的分类。“类”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点(共同特征)的集合。分类是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资料。


  其次是补充资料。这是把全部资料察看一遍,看资料是否足够。如果资料尚有缺漏的或不完整的,则需要进一步充实。


  再次是分析资料。这是把整体资料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以便逐个加以研究,提高认识。分析资料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精华的东西,不为非本质的、杂芜的东西所迷惑),去伪存真(找出事物的真相,不为假象所迷惑),由此及彼(把彼此孤立的资料联系起来,看到事物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资料延伸到那种资料,使内容丰满),由表及里(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找出事物的内部原因,从表层的了解逐步深入到本质的把握)的探索过程。


  对于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研究获得的资料,往往要通过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分析其结果。这时可以采用一些统计软件帮助分析处理,例如运用Excel或SPSS统计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再对处理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资料的评价


  经过初步整理的资料,并不能马上运用于写作。在运用之前还应该对资料进行评价。所谓评价,就是对资料的真伪(即真实可靠准确的程度)、价值(好坏、大小、影响的程度)、作用(是否有用、放在什么地方能起作用、能起多大的作用)、性质(与主题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的辨别。就是分辨主要与次要、正确与谬误、新颖与陈旧、深刻与肤浅的差异。通过评价,选择运用准确的、科学的资料,以确保论文写作的科学性。


  第二节科研论文的撰写、定稿和修改


  占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但这只是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要写出好的论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例如,了解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写作特点,根据不同论文的特点构思论文提纲,严密而准确的表达,精心的修改等。


  一、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写作


  (一)经验总结的写作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是中小学教师和领导最常写的一种教育论文,它将在教育(包括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实践中,获得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体会、认识,或教训,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使之成为条理化的理论性总结。例如,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教育,怎样抓好后进生的转化等,在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获得一定的成绩、效果、体会、认识等,并把这些认识写出来,这就是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的写作方法是相当灵活的,一般主要写清楚所进行的某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意义,经验做法、体会认识、取得的成绩效果等。表述的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


  1、描述说明法


  这是着重描述或说明亲自从事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的某些环节或步骤,给人以鲜明的感受认识,然后将自己对这些成功之处的体验加以分析和概括,点出这些环节、步骤等的意义、作用或所体现的某些原则、规律,使人从中悟出某些道理或得到有益的启示。例如,描述教学中比较精彩的一堂课,或一个片段、一次活动的具体过程,然后加以分析说明,总结出相应的原则、规律,推导出一定的结论。这种写法适宜于总结亲身经历的一次(或几次)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属一事一得或多事一得的总结。


  由于这类经验是在短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产生的体验虽然自认为深刻,但仍免不了肤浅,且其意义与作用明显受到时间、环境、条件的限制,因而它的局限性是难免的。


  2、归纳概括法


  这是根据多次经历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结,概括出几条或几个方面的共同的原则、方法,而这些原则、方法是在归纳了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共同环节、步骤后体验到的。写作中要结合描述这些环节、步骤来予以证实说明,使人能具体领会概括出的这些原则、方法的意义、作用和适用范围,并从中悟出它们所蕴含的某些教育规律和理论,以揭示规律,得出结论。


  归纳概括法多属于多事一得或多事多得,适宜于总结一段教育教学实践,对这段实践过程中有意义的环节、步骤、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概括出达到某项教育教学目的的若干途径,解决某一问题的几种方法。组织某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几个原则等。


  这类经验概括出来的方法、原则、途径、看法、认识、体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带有某些规律性,摆脱了具体实践的局限,具有一定范围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3、分析论述法


  这是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概括出的方法、原则、途径或看法、认识、体会作系统的分析、阐述,揭示或论证这些方法、原则、途径或看法认识、体会所体现的教育规律或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总结也描述一些具体的实践环节,但只是引用来证明某种观点、看法的材料或说明性资料。


  分析论述法是在多次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因为只有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从成功解决某项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中概括出独特有效的符合一定规律的原则、方法。才能对深入研究的某一重大教育现象产生深刻系统的看法或认识,因此也才能使之升华,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完全摆脱具体实践环境与条件的局限,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推广运用价值。


  经验总结的结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


  简单表明《____的几点体会》、《____的几点做法》、《我是怎样____的》、《___的初步探索》。或者以此为副标题,以能概括全部经验的表述为正标题。


  2、前言


  可以概述工作的时间、背景,目的意义。


  3、主体


  着重介绍若干条基本经验,具体写明成功的做法,也可以在这里写取得的效果。“做法”包括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让人明白你是怎样教的,学生是怎样学的。这部分的写法有:①按照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顺序分阶段介绍经验;②将总结的经验归纳起来,分成若干条目,由主到次或按并列的方式逐条介绍。


  4、小结


  简单说明取得的效果,并对取得的经验进行升华和深化,阐述理性的认识。


  也可以按照做法、效果、体会三部分结构文章。“做法”可以分步骤或分条目去说明,每一条做法就是经验的描述。“效果”是“做法”的直接反映,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效果的好坏,可以采用数字说明法,即运用数字来说明效果;也可以采用事例说明法,即通过一两个反映发展、提高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还可以采用归纳说明法,即把教学效果归纳成几点,逐点加以说明。“体会”是在介绍做法和说明效果的基础上理性思考,是对材料的意义和价值的高度概括。写体会可以运用归纳推理法,即从许多具体事例中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运用演绎推理法,即把一般原理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而推导出一种新的认识。


  例如,一位教师对讨论课的教学进行探索[1],首先阐述讨论课的教育意义;接着总结出讨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一是精选讨论课题,二是组织好讨论的过程,三是说明讨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分析讨论课的教学实例;最后总结讨论课的教学效果,以及获得如此效果的原因。


  (二)问题研讨论文的写作


  这是针对教育领域里存在的某些现象、问题,或出现的新情况、矛盾,进行研究和讨论,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方案、措施,从而写成的理论性较强的论文。这类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发现、提出、分析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意见、方法、措施。


  这类论文写作的主要要求如下:


  1、要善于发现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在很大的意义上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问题,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反映,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问题是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们的认识才能不断发展。科研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规律的过程。因此,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衡量所写的论文是否具有创新价值的标准之一。有的教师许多年写不出一篇有质量的论文,可能不是因为他没有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而是主要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写不出有新意的论文。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当前教改形势的发展,敏锐地观察到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深入地去分析和研究问题,以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分析和研究问题


  选定了研讨的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材料,包括事实材料、理论材料、特殊材料,可以通过调查、观察、查阅资料、回忆思考、整理工作笔记和教学后记等方法去收集材料。其次,要找出问题产生、存在的原因,这是为了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分析原因应着重从认识上、政策上、工作方法和主客观条件上寻找,而不是追究个人责任。分析原因要有理有据(包括具体事实、概括事实、特殊事实即数据),就事论理,将问题上升到教育科学理论高度来认识,避免片面性。分析原因还要注意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最后,要了解与该问题相关的其它因素,以及影响该问题解决的障碍所在。


  3、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这就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方案或措施。解决问题是问题研讨型教育论文写作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论文价值和质量的主要标准。能从本质上发现问题,还要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对策要力求做到:①正确。即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②可行。即提供的对策切实可行,根据现有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创造的条件,在预定的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对策。③有效。即对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大作用或明显效果的对策。


  问题研讨型论文的结构形式一般是按照“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来安排。例如,在前言里,描述存在的问题,介绍问题产生的背景,说明研讨这一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在主体部分,对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从各个方面寻找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分析原因要具体、实际、多方面;充分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或建议,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过硬的事实,材料具体而有力。在结尾部分,是水到渠成地推导出精当的结论。


  例如,一位教师在《重提“写简认繁”——从对“惊涛骇浪”的误解说开去》[2]一文中,首先,指出对“惊涛骇浪”的误解,不但在一般教师和学生中存在,而且举出5种具有某种权威性的工具书中的解释都是错误的。说明了这种错误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举出了四种权威性较高的工具书《说文解字》、《字汇》、《词海》以及王力《古代汉语》等加以证明,又列举了6篇文章作为旁证,3篇是正确使用的例子,3篇是正确理解的例子。最后,文章经过充分的论证以后提出,造成,对“惊涛骇浪”误解的根本原因,就是“写简而不认繁”,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写简而认繁”。这就是作者的结论。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的考察。在教育工作中,为了了解教育、教学的有关情况,教师对学校、社会、家庭等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的情况、结果写成书面文字,这就是调查报告。


  前文我们已经阐述了教育调查的方法。这里将着重说明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是:1.要具有全面性。写调查报告,是为了供上级领导了解有关情况或制定教育的政策、法规、措施,或帮助教师了解某种教育、教学的现状,探求某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因此,要全面地反映所调查的情况。2.要具有客观性。反映调查的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带有感情色彩或个人倾向。这和学术论文不同,学术论文要有自己的见解、观点,调查报告则有如实反映现状,不歪曲,不隐瞒,不夸大。


  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如下:


  1.题目。用一句话反映调查的主要问题或现象,还可以加副标题,用来说明调查的范围等。


  2.导语或前言。简要介绍进行某项教育、教学调查的目的、缘由,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调查的意义、价值等。


  3.正文或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中心部分。介绍调查的情况、调查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常见的写法有:①按照调查的顺序写,就调查的问题逐项阐述清楚。②按照调查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项目依次写作。③把调查的有关问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每个方面加上一个小标题。④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写,从对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部分写作要注意采用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例如《小学生读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3]一文,在阐述“关于小学生对报纸的处理方式”的问题时,先把调查获得的数据列表加以反映,然后再用文字进一步说明:“通过“小学生报纸处理方式”的调查,我们发现四个隐含于其中的问题。(1)信息抛弃而不知保存。由表9可知,扔掉和部分扔掉报纸的占38%,说明资源浪费、信息抛弃的现象相当严重,旦不少小学生是随看随丢,随拿随抛,没有信息保存的意识。据许多教师和学生反映,每次大扫除,垃圾中最多的东西是报纸。(2)盲目保存而不思加工。(3)进行加工而不知方法。(4)简单储存而不知应用。”


  4.结语及建议。写出经过调查研究后的结论性意见,回答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或促进发展的建议、对策、措施等,为领导制定政策方针的参考,或为教师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提供思考、研究的依据。这部分的写作要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例如,有的老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据上分析,我们以为,要改变上述不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当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一是我们应教给学生必要的文体知识,使学生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并知道各种文体的基本阅读规律、方法与要点,会因文定读法;二是应当加强阅读预期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时的主动性,应使他们掌握常用的预测方法,如据题预测文体,主要内容,文章重点与中心,可能要回答的问题,据前文内容预溯结果等等。其次,我们应当努力使教学方法可操作化、有序论,要点清楚,使学生可以模仿,重复操作。最好是将阅读方法归类、命名,列出基本操作步骤,指出它的适用对象与范围与相关课文结合,教给学生。并教会学生根据文体、阅读要求等选择相应阅读方法的方法,也即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强化策略指导。其二,阅读目标应当清晰、具体,可测化,使之成为学生阅读课文时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调节阅读行为的工具。教师应该对一篇课文、一个单元分别列出具体清晰的阅读目标,而不能笼统地定为“使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等,应根据知识点来制订阅读目标,逐步养成学生有目的阅读的习惯。另外还应指导学生应用阅读目标调节自己的阅读行为,评测阅谈理解,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确定阅读策略,提高所用方法的针对性与效率。


  5.附录。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这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附录要简明扼要。


  例如,下面是一种按照调查的项目撰写报告的简单结构:


  ……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三调查的内容、方法


  四调查的经过、结果


  五调查的结论及建议


  (四)实验报告的写作


  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前文已有论述,这里着重阐明教育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教育实验报告的结构形式如下:


  1、题目


  这是用文字形式来固定选题,也是论文内容、主旨的集中反映。实验报告的题目要求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报告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首先,题目应表明报告的最重要特定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力戒空泛。其次,要简洁精练,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还不能表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可采用正、副标题的方式处理,正标题写得概括些,副标题再进行补充、说明和限定,写得具体些。再次,要合乎逻辑,即词语的运用和搭配要符合事理。


  2、署名


  署名的作用,一是肯定成果的归属,二是便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三是表明作者对论文的负责。署名的位置一般在标题之下独占一行写在正中的位置,同时写上作者的单位、邮政编码。


  3、摘要


  这是作者对论文的全部内容摘出要点。摘要是报告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为200──300字,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以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通过阅读了解论文的大概内容。


  4、关键词


  这是列出报告涉及的5个左右的关键术语,便于利用计算机管理文献,通过关键词迅速查找到相关论文。


  5、前言


  也称引言、导言,主要介绍实验设想的形成,一般包括:(1)说明怎样确立实验课题;(2)说明别人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做的研究工作;(3)说明实验的目的。


  6、方法


  实验报告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便于读者对整个研究过程作出评价,或进行重复实验。这部分内容包括:(1)界定实验中涉及的关键概念。(2)说明实验的范围。一般是指怎样确定实验对象(人数、年龄、性别)。(3)介绍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4)写清实验假说。


  7、结果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介绍实验中收集到的材料和数据。为了便于阅读,材料和数据可以用经过整理的图表加以形象的描述,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说明。


  基本内容包括:(1)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既有对定性资料的归纳,又有对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等。(2)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或结论。


  结果部分的撰写,要注意以下要求:(l)叙述的是作者本人实验研究结果,以准确无误的数据资料说明问题,以陈述事实为主,不应夹杂前人或他人的工作成果,也不应外加研究者的主观议论和分析,从而保证结果的纯洁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强调实事求是,真实可靠)(2)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数据资料,不仅要严格核实,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而且要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从数量变化中揭示出所研究事物的内在必然关系,而不是事实的罗列。(3)资料翔实,层次清晰,前后连贯,文字准确简明。结论是建立在对研究所搜集事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基础上,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切忌夸夸其谈、任意引伸夸大。


  8、讨论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评价,是实验的深化,是理性的升华。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讨论部分的作用有:(1)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为本研究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2)对结果中不够完善之处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为得出结论铺平道路。


  讨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2)对本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的探讨。(3)比较自己的实验和别人的实验结果是否一致。(4)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实验研究中尚未解决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如何推广研究提出建议。


  9、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作简单的小结。主要是概括说明该项实验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证实或否定了什么观点。一般以条目的形式来表达。


  下面就实验报告的关键部分结合“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验”的例子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该课题主要是针对如下背景而开展研究的:一是当前中学教育已形成了僵化和封闭的系统,这表现在教育以应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从而造成了教学上的高消耗低效率的严重后果,无法适应当代学生健康、活泼、创造性地发展的需要。二是该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三是全国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展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验研究,正是为了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应尽快更新教育观念、革新课程内容,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


  首先,是研究假设:开放性的教学,是以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导向,以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要求为依据,通过教师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结构的开放,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宽各学科教学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是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吸取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国内外教育家有关开放教育的观点等。


  再次,是被试的确定: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各选出四个情况相近的班级,随机确定两个为实验班,另两个为对照班。


  最后,是实验的操作。


  对照班按照常规进行教学。


  实验班实施开放性教学。开放教学的体系包括:1、教育思想的开放。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思想观念。首先,教师具有开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确立开放的学生观。2、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科教学内容依托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这是因为目前的学科教材体系较陈旧,内容有所落后,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尚未发行的情况下,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进行教材的相应改革。即使新的教材出现了,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却不断地迅猛发展,也还是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及时给学生补充最新的信息。教学内容的开放主要抓以下几项工作:(1)向生活延伸。(2)注重学科之间的沟通。(3)加强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4)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3、教学过程的开放。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结构向立体信息交流结构转化。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群体信息交流、小组信息交流、个体信息交流的作用。4、教学手段的开放。充分利用学校安装的闭路电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的作用,把教学内容变虚为实、化远为近、促静为动,从而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5、教学空间的开放。要求各科教学结合所教的内容,广泛开展课外和校外学习活动,融课内外为一体。6、学生思维的开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强调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开放题的研究和设计,注重变机械重复训练为开发思维训练,变单向求同思维为多向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表现,培养良好习惯和思维品质。7、教学结果的开放。教学结果不以完成教材教学任务为标志,以激发学生课外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为己任;不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为终结,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为目标;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手段,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


  三、实验的结果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该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二)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三)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各科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的成果等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论与分析


  研究结论:实行开放式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增强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这些成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开放性教学体系符合系统论的科学原理。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如果是封闭的,其信息只能在其内部中交流,信息的容量和再生性是有限的;如果是开放的,能够和外界进行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其信心容量将成倍增加,信息再生性非常巨大;而且开放性越大,交换越多,则效果越好。开放性教学把封闭的教学系统改变为开放的教学系统,开拓了丰富的信息源。


  其次,开放性教学模式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当代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里,教育体系和教育设施将越来越开放,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开放性教学的研究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努力的。


  再次,开放性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在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广阔的环境,并努力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反映在学生主动探究未知领域,能动吸取知识,积极迁移能力。尤其是在教育环境和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把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放在重要位置,真正落实素质全面发展,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最后,开放性教学是实行创新教育的有效形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创新教育成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中国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都离不开发挥学生主体性。开放性教学模式的两个重要支撑点是:一是强调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二是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功能多在于获得已有的系统知识、经验和技能,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而在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中,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改善环境,使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因此,开放式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二、校对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论文正文写完后,接下来的工作时仔细校对引文,做好注释,列出参考文献等。这看来似乎是微小的工作,但反映了作者是否具有严谨的文风。


  所谓引文,是指在论文写作中,由于论述上的需要而摘引一段或几句他人的著作或论文的原话,这种摘引必须加以注明。


  摘引的内容主要有有:①观点摘引。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著名的教育家、专家等的教育、教学的观点、思想。这种摘引可作为论点,也可作为论据。②论据摘引。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或论文中的材料,作为自己论述的根据。这种摘引,可以是事例、调查、研究结果,也可以是图表、数据等。③研究方法的摘引。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别人著作或论文中的某种调查、研究方法来解决自己的研究课题。


  摘引的方法有:①直接摘引。把别人著作或论文中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点或论据摘引出来。这又分为两种:一是段中引用,把引用的原文放在一段之中,并加冒号和引号。二是提行引用,把重要的或强调性的引文提行自成一段,书写时比正文缩两格,不用引号。②间接引用。这是引用原意而不是原话,不用引号,只用冒号或逗号。教科书上的基本理论不算文献,引用时可不加注释。摘引必须忠实原文的本意,不可主观臆断,断章取义;摘引要力求精当,不能连篇累牍,淹没了自己的观点。


  凡是直接摘引,都应该加以注释。注释的方式主要有:①夹注,在正文中间,引文后面,用括号标明。②脚注,在正文本页下端加注。③尾注,在全文最后加注。


  凡是间接摘引,或者对论文写作产生很大启发的文献,都应该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注释和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如下:①图书: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如是中译本:原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社、出版年,页数。②期刊:作者、题目、期刊名、年、月、日、卷、期、页。多名作者用顿号隔开,三人以上用“等”。


  三、修改润色


  论文写完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除了少数一气呵成的论文之外,大多数论文的初稿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反复修改。《论语》中曾记载郑国起草文件的过程:“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裨谌、世叔、子羽都是郑国大夫,子产是郑国宰相,一篇公文,经过四位学者的拟稿、评论、修改和写定,反映出古人对写作具有十分的审慎、认真的态度。教育论文的写作,同样应该是写和改相结合,高度重视对文章的修改。只写不改,出产的往往是半成品;即写又改,才有可能使文章臻于完善。


  修改文章的原则是着重于考虑观点、材料和结构的修改,在这基础上再考虑语言文字的润色。首先,是斟酌观点。看看观点是否有偏颇的、片面的、尤其是错误的地方,注意把偏颇的改为稳妥的,把片面的改为全面的,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同时在修改时力求进一步深化论文的观点,如把肤浅的改为深刻的,把平淡的改为新颖的等。其次,是增删材料。有的人写论文常出现的问题是有观点无材料,或材料单薄、贫乏,这就需要补充材料;有的人则相反,把所有收集到的材料都写到一篇论文中去,舍不得割爱,这样材料庞杂,有说服力的材料与说服不大的材料混在一起,甚至被淹没,这就需要作者把多余的材料删掉。再次,是梳理结构。这主要仔细推敲论文的条理是否清晰,层次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开头和结尾是否协调,过渡照应是否周全,尤其是长篇论文要特别注意行文时分清层次,并利用小标题的形式表明层次,多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便于读者阅读时迅速把握论文的总体内容。最后,是润色语言。在论文初稿的写作过程中,往往顾不得对语言表达作仔细的考虑,总有语言运用不十分恰当的地方,也免不了写错或写误了的词语,在修改时要注意加以改正,力求语言表达简明、流畅,通俗易懂。


  修改文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提出几点仅供参考:


  1、吟朗鉴评


  写后仔细阅读是修改文章的重要手段。要确定一篇论文何处需要修改,如何修改,首先要进行认真的鉴定和评价。鉴定和评价的过程,就是阅读、比较和分析的过程。从修改文章的心理过程来看,我们在写文章之前进行构思,在脑里会形成要写的文章的表象;写完后阅读文章,在脑里又形成已写成的文章表象,两个表象进对比,从中发现差异,这是修改的起点。因此,古人说:“新诗改罢长自吟”(少陵诗)、“新诗不厌百回读”(东坡诗),鲁迅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这些都是著作家的真知灼见。


  2、咨询师友


  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写成之后则会思想有所松弛,或者由于受个人的认识的限制,因此,自己不一定能发现文章不足之处。这时请教同行,或者有条件时请教对这一问题素有研究的专家,会有所收益。咨询师友既要诚恳虚心,不耻下问,又要主见。虚心则能容纳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自己的提高。有主见则不至于因为各人认识不同而见仁见智时不知所从,做到择其善而从之。


  3、冷却处理


  有时候文章写完后一时无法修改,可以先放一段时间,等摆脱原来的思路后再拿出来修改。这时可能有了新的材料、新的认识,甚至是新的思路,容易发现原文不妥之处,有利于改出新意。正如清代戏曲家李笠翁所说:“文章出己之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观之,则妍媸妙丑之间,非特人能辨别,无亦自解雌黄矣。”(《闲情偶寄》)


  主要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2、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


  3、江洪春编著:《中小学教论文写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5、陈德木:《教育经验与经验总结的撰写》,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1期,P17。


  教育科研及论文写作的指导


  目前,撰写教学科研论文,已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的一种新追求。因为通过撰写论文,促使教师去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但是,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科研论文并非易事。有的教师常常感到困惑:自己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但要写成论文就感到无从下手;自己对某些问题做了很深入的探讨并有所感悟,但写成论文却难以发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一点可能是这些教师没有掌握撰写论文的一般要求、方法和规律。写出有价值的论文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如果说本书前文是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话,本章则是从撰写论文的全过程来阐述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规律,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撰写论文的钥匙。


  第二节教育科研的过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准备是写好论文的前提。论文写作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工作: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等。


  二.确定选题


  不少教师提到论文写作感到最头疼的事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有的教师感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在一篇文章里希望写下所有思考的问题;有的教师又感到一片茫然,没有什么内容好写。其实,论文写作应抓住一个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这个选题上写深写透,这样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那么,什么是选题?选题也就是选择课题,包括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这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有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在教育科研课题完成之后进行的,论文可以以整个研究课题的成果作为题目,这时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是一致的;论文也可以以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为题目,这时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制约着论文题目的选择,选定了科研课题,也就确定了论文的题目和大致内容。


  怎样选择课题?教育科研课题来自于教育的问题。教育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一是教育理论问题。当然,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研究时有所侧重而已。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在教育实践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扬长避短;然后再逐渐向理论深度发展。选题的途径主要有:


  1·从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寻找研究课题。例如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我们研究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以及素质教育的评价等问题。又如,我们走进了二十一世纪,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未来教育的使命,这需要我们研究创新教育的问题。还有教育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等问题都需要研究。


  2·从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例如:“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这一现象的状况如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和学生的哪些生理、心理因素有关?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因素有关?如何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这些问题既可以分别研究,也可以综合研究。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与学习负担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等,这类课题的社会价值比较高。


  3.从成功经验中提出课题。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其中的规律,设计教育实验检验某种做法与提高教育效果之间有无必然联系。如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影响的教学实验。


  4·从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如“写作前指导──写作──讲评”,一直是作文教学的方法,但写作前的指导是否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千篇一律的习作?如果采取“写作──指导──修改──讲评”的方法其效果会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只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就可以从中发现新颖的课题。


  5.以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起点,跟踪追击。例如:在关于练习设计及其训练研究中发现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不同,进而对学生认知特点、学习特点的研究,或进行优等生和后进生学习过程特点的比较研究等。


  6·从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寻找研究课题。例如,新课程方案分为“三个板块”,其中对选修课和活动课研究不多,需要深入研究选修课和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形式、管理体制等。


  选题的角度和途径还有许多,但对于初写论文的教师来说,要注意选题宜实不宜空,宜小不宜大。选择好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收集资料


  一旦确定选题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查阅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是研究的基础,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所有研究都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功的研究者都善于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查阅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他人对该课题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存在的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有争论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方的观点是什么,由此才能确立突破点。


  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有:从图书期刊中收集资料,从互联网络中收集资料,从教育实践中收集资料,通过咨询去收集资料,通过开展教育调查和实验获取资料等。


  (六)从图书期刊中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查阅图书期刊资料。大多数研究成果都会以文献的方式与读者见面,通过查阅图书期刊,可以收集到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料。查阅图书期刊资料的方法前文已有论述,这里再强调几点:


  要查阅图书期刊资料,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检索方法。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资料浩如烟海,不掌握检索方法,就如同大海捞针,无从下手。掌握检索方法,主要是掌握按照一定的规律查找资料的方法,例如掌握图书分类的方法,根据图书分类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图书;熟练运用各种工具书(书目、索引等)查找资料等。


  其次,要熟悉相关的教育期刊。教育期刊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一个人不可能有精力把所有的教育期刊都查阅一遍,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要了解不同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什么,主要发表哪些类型的文章,从而确定所需要的某方面的资料主要发表在什么刊物上。


  再次,要学会查阅资料的三种主要方法:①顺查法,这是从所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的起始年代查起,一直查到现在。其好处是查得全,不遗漏。不足是费时费力。对于初学写教育论文的人来说,往往不知道与自己课题有关的材料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查,很多是从中途入手。②倒查法。这是由近及远地查找资料。先查现在的,然后再逐年往前查。当查找的资料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时,就可以不再查了。其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获得最新资料。③追踪法。这是以与自己课题有关的著作、论文中所提供的参考资料为线索,进行追踪查找。这可以作前两种方法的补充。


  (七)从互联网络中收集资料


  从互联网络上收集资料比通过图书期刊查阅资料有更大的优势。首先,许多教师所在的地方没有大型的图书馆,缺乏充足的教育类图书期刊,难以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而现在不少的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只要接入互联网络,就可以查阅大量的资料。即使校园网络不接入互联网络,不少教师个人已配备了计算机,只要申请入网,也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资料。其次,网络储存有海量的信息。据美国南达科他州“光明星球”(BrightPlanet)网络公司2000年7月2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披露,互联网上现在至少储存有5500亿页的资料,其中的95%可免费查阅。同时每年又以惊人的速度递增。而且这些信息形式多样,图、文、音、像并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再次,网络信息的检索高度自动化,非常迅捷。例如,我国自1985年起,用7年时间将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输入电脑,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当你想从此部巨著中查找气象方面有关“风”的资料时,用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运用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须键入“风”、“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与气象无关的“风”),短短6秒钟之后,电脑就会在通读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础上为你筛选出10968段相关资料和14918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满意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同样,互联网络上的信息容量浩如烟海,如果不掌握高效的检索技能,不会选择信息,就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迷航,甚至会被“淹死”。因此,熟练运用网络检索工具,是在互联网络上查阅资料的关键。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教育资料网站及其检索方法。


  1、中国学术期刊网


  该网站是目前国内学术资料最丰富、资料更新速度较快、检索较为便捷的一个学术论文数据库。数据库检索分为八个部分: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摘要数据库、期刊题录数据库(免费)、报刊专题数据库(免费)、会议论文数据库(免费)、学位论文数据库(免费)、中国专利数据库(免费)、全国技术创新数据库(免费)。各数据库的检索窗口由检索和分类导航窗口、检索结果窗口和题录摘要显示窗口三部分组成。目前可供检索的资料从1994年——2000年,可以分年度检索,也可以跨年度检索。检索方法如下:


  (4)输入网址:http://(中国教育网)或http://(中国电信网),打开首页。


  (5)下载并安装全文浏览器。在其首页的左边有免费下载的“全文浏览器”,点击它即可把“全文浏览器”的程序下载到个人计算机上,然后按照指导提示安装全文浏览器,以便将来阅读资料的全文。


  (6)选择数据库,进行资料检索。


  例如选择“期刊题录数据库”,点击该数据库,出现“期刊题录数据库”检索窗口,在窗口的左边是“检索和分类导航窗口”,在分类导航中选择“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专辑”,点击该专辑即出现下列专题:社会科学综合、教育综合、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各类教育、大学学报等。点击每一个专题,即出现该专题的所有入选的刊物名称。这时即可以进行“专题检索”或“组合检索”,检索的方法有:篇名、作者、机构、关键词和中文刊名。如打开“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专辑,在检索框中输入“问题解决”,选用篇名检索方法进行检索,即在检索窗口右边上方的“检索结果窗口”中出现数据库中包含“问题解决”的词语的所有文章的篇名。


  又如选择“期刊全文数据库”,点击该数据库,出现“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窗口,在分类导航中选择“教育与社会科学专辑”,点击该专辑即出现下列专题: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点击“中等教育”专题,即可以进行检索。如在检索框中输入“学习方法”,选用篇名检索方法,即在检索窗口右边上方的“检索结果窗口”中出现包含“学习方法”的词语的所有文章篇名,点击你想阅读的论文题目,在检索窗口右边下方的“题录摘要显示窗口”出现该论文的题录摘要,点击“原文”索引号,即可打开全文,这时可以阅读全文,也可以对全文进行打印、复制、另存到硬盘或软盘中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2、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该网站包含各种各样的有关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信息,其中“教学软件交流中心”、“学科教案交流中心”等资料库是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而“教研论文交流中心”则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库。检索方法如下:


  (6)输入该网址:,打开K12首页。


  (7)根据想要检索的资料选择资料库。如点击“教研论文交流中心”,打开该资料库。资料库收集了历年来在各种教育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资料等。目前主要是1997年的资料。在该资料库的左边列出了资料库包含下列专辑: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基础教育宏观决策与管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外国及港澳台教育库等专辑及资料检索。“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专辑的内容包括中小学活动课程和十几个主要学科课程门类,其中每个学科课程还下设教学理论与综述、大纲与教材、教学设计、教法、评估与考试等栏目。“基础教育宏观决策与管理”专辑下设总类与分类。“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专辑下设总类与分类。“外国及港澳台教育库”收集近年来在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于外国及港澳台教育学术文章。


  (8)根据要检索的资料选择专辑。如点击“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专辑,该专辑又分多个栏目。点击该栏目,即可检索到所需要的论文。可以阅读全文,也可以对全文进行打印、复制、另存到硬盘或软盘中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该网络包含的数据库主要有:教育信息专题数据库、学位论文信息库、馆藏新书目、馆藏期刊目录等数据库。其中“教育专题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是该校"211"重点建设项目---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具有中西文信息检索功能,包括属性检索、篇目浏览、任意关键词检索等功能,其服务对象为国内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信息库内容以国内外教育科学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案例为主,范围涵盖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方面。检索方法如下:


  (1)输入网址:http://202.120.92.199/,进入网站首页。


  (2)点击该数据库,出现检索窗口。左边是“信息分类导航”,显示下列专题可供检索:教育信息专题库(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教育网站、课程教学网络、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教育热点、德育、教育管理网络)、馆藏学位论文、馆藏新书目录、馆藏期刊目录等。


  (9)点击其中的一个专题,右边的“检索结果窗口”即出现所检索到的文章题目。


  (10)点击想要阅读的文章题目,即可显示文章全文。这时可以对文章进行打印、复制、下载等加工处理。


  4、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网


  这是由上海市教育信息中心根据上海市教委提出的"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建库思路,由市和区、县分工合作,共同建设的。


  该网络包含的数据库主要有: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网、上海基础教育在线、国内外教育资源推荐等。其中“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网”又分为: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学与研究、教育论坛等栏目。“上海基础教育在线”也分为:上海基础教育概貌、政策法规、上海中小学校介绍、招生与考试指导等栏目。


  其资料来源主要是广泛收集教育教学第一线、报刊、图书、会议、活动以及各种载体上动态及静态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料。


  其内容主要有:(1)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备课、教研、进修提高的各类信息资料。有学科教学备课资料,以知识点或课文篇名或章节标题为入口,提供一系列有关的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件。有测试及评价等备课资料,使广大第一线教师省时省力而获取优质丰富的信息资料。还有专题资料,包括以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点",以"新专题"、"热点问题"等栏目形式,提供丰富多样、内容优良的资料,方便教师查询、研究教育工作中所关注的问题。(2)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所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决策咨询的数据,管理工作个案。(3)学生、家庭、社会上有关教育信息资料。


  其网址是:http://


  5、中国基础教育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也称中基网,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又一个资料丰富的网站。其中分学科的资料库、课程改革资料库、行政管理资料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等都有大量的资料供检索。


  其网址是:http://


  6、中国园丁网


  这是一个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的网站,其主要栏目有:论文大观(分学科、分专题收集各类论文)、教育期刊(已收录教育期刊13种)、教师专栏(全国已有一百多位教师在这里开设专栏)、多媒体课件(分学科收录各种多媒体课件)等。


  其网址是:http://


  7、比较教育在中国


  “比较教育在中国”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主办,集中反映国内外比较教育领域各个层次的综合信息,在涵盖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主流信息的同时,重点介绍中国比较教育界的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以及改革发展趋势,为从事教育研究的人通览中国比较教育全貌和世界比较教育概要。其主要资料库有:比较教育新动态、(比较教育)研究课题、争鸣论坛、论文专著库、主要刊物介绍、学科理论前沿等。


  网址是:


  8、中国教育文献资源数据库


  这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数据库,检索途径包括篇名、作者、刊名、年代、主题、分类等,检索结果是文章目录索引。


  网址是:http://


  教育信息网站是非常多的,这需要在检索中逐渐熟悉,上面只是列举一些目前资料较为丰富的网站,便于迅捷查找资料。此外,尚有各类图书馆提供网上信息资料,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以及各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等,都具有大量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信息更新和传递速度快。只要熟悉检索途径,就可以便捷地在网上查找到与自己写作有关的材料和信息,可以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的新动态,为写作收集大量有用的资料。


  (八)通过反思教学实践去收集资料


  教学实践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有待于人们去挖掘和开采。经常反思自己和别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也是获取写作资料的有效途径。


  要通过反思教学实践去收集写作资料,首先,要勤于学习。平时要注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动态,以便把握先进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勇于实践和探索。理论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具有价值。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往往是善于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丰富和发展理论。


  再次,要敏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吾日三省吾身。”都表明思考对于学习、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学习不思考,不能把握理论的实质;实践不思考,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经常对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反思,才会不断有所收益和创新。


  最后,要善于记录。有的教师很注意学习,也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平时也喜欢动脑筋,经常有一些新的点子运用于教学活动,但是到了学期末需要写文章时还是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平时不善于记录。在实践的时候想法很多,但如果不及时加以记录和整理,时间长了以后,丰富的想法逐渐淡忘了,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到写作时再回忆,往往难以写得具体和充实。因此,平时注意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所得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为将来的写作积累丰富而鲜活的素材,是教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九)开展教育调查来获取资料


  开展教育调查是收集写作资料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调查,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实际情况,掌握各种教育问题的现状,透过现象的分析,还可以寻找到某些规律性,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因此,许多教育研究往往是从调查开始,然后再逐渐深入。


  进行教育调查,包含一系列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仔细地计划。其过程如下:


  (1)选择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任务


  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进行调查,调查什么问题或现象。这些制约着整个调查过程。例如,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或调查中小学生心理负担的情况等等。只有选择了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


  (2)选择调查对象


  即找哪些人进行调查。调查的范围,既可以涉及对所有对象,也可以抽取部分对象。对所有的对象都进行调查,比较费时费力;抽取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因此,如果调查的对象比较少,可以采用整体调查方法;如果对象较多,则需要对对象进行选择,例如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对象。例如,要想了解某学区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可以在全区范围内抽取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若干所,再从中抽取小学二、四、六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各若干名学生,调查这些学生课余作业实际需要的时间等。


  (3)确定调查内容


  这是根据课题目标,规定调查的内容是什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两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年龄(或年级)、性别、职务等;二是需要从调查对象中了解的与调查目标相关的情况。例如要调查学生的心理负担的问题,就要思考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因素有哪些,每一个因素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调查,由此列出调查提纲。又如,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打算了解以下内容:①读书的数量;②读书的种类;③书籍的来源;④读书的方法;⑤读书的困难;⑥课外阅读在课余所占的时间;⑦课外阅读的书目以及最喜欢的书目;⑧课外阅读的感受、效果等。


  (4)选择调查手段


  调查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①调查表和调查问卷,即把要调查的问题编制成表格或填充、选择、问答等形式的问卷。②座谈和访问,即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材料。③观察,即在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调查对象的言语、动作、表情等外部表现。④查阅资料,即查阅调查对象的现实与历史的有关文字记录资料。


  (5)准备调查工具


  这主要是根据选择的调查手段来准备调查资料。如果采用调查表,则编制和印刷相应的表格;如果采用问卷法,则编写和印刷调查问卷;如果采用座谈、访问方法,则拟订谈话提纲;如果采用观察法,则准备观察所需要的材料。总之,准备的越充分,调查研究就会越严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6)进行实地调查


  这是按照调查计划和要求开展实地调查,收集调查的原始资料。如发放和回收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访问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观察等。这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之所以艰苦,是因为需要调查的对象往往是比较庞大的,这样才可能获得比较有代表性的资料,因此,需要调查工作者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查。之所以要细致,是因为调查是属于口头报告研究,容易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影响,需要调查者工作要细心,尽量避免调查出现不必要的误差。


  (7)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这是记录、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其工作主要包括:①核查,即辨别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②分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③评定,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定、评分工作。④登记与统计,即对评定结果进行登记和统计,如计算百分比等。⑤编制统计图表,即根据统计结果编制图表。


  (十)开展教育实验来获取资料


  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学生施加可操作的影响,然后观测学生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开展教育实验,是探索教育规律、进行理论创新的最佳途径,也是收集写作资料的最好方法。


  教育实验的主要特点是:1.控制条件。教育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通过操纵自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使实验在研究者控制的条件下进行。2.指示因果联系。教育实验由于控制条件,并能提供推断因果联系的共变关系、时间顺序和控制无关变量的事实依据,所以能直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而经验总结和教育调查往往难以确定因果联系。3.可以重复验证。


  开展教育实验的程序如下:


  1.确定教育实验的课题


  要开展实验研究,首先要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教育实验研究的课题至少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课题必须是探索两个或多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②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


  2.科学地设计教育实验计划


  广义的教育实验设计,是指为了检验假说所作的一种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主要是详细设计实验研究过程的各项工作计划,例如,准确地陈述研究课题,提出实验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自变量的操作定义及其呈现方式,确定因变量的测试方法,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措施,确定被试的取样方法和分配接受不同实验处理的方式,确定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等。实验设计是否科学,是根据其消除和最大限度地削弱实验中无关变量对实验效度影响程度来判断的。


  狭义的教育实验设计,主要是指实验处理的方法。教育实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


  (1)单组实验。其优点是:①简单易行,只要一个班级就能进行实验。②实验是在一个班级内完成的,教师、班级气氛、学生条件等因素基本相同,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比较一致。其缺点是:①很难克服“时序效应”。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学习能力会不同,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难以确定实验前后的成绩变化是教学影响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②前一次实验容易对后一次实验产生影响。③前后两次测验的难度难以相同。


  (2)等组实验。优点:①用等组平衡的方式控制无关变量。②对照班和实验班可以分别独立进行实验,以有效地控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干扰。③可以有效地避免“时序效应”。④实验周期短。其缺点是:不容易组成等组,难以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无关因素。


  (3)轮组实验。其有点:①不需设立等组,两班学生都参与实验,弥补难以配置等组的不足。②通过轮转,抵消无关变量的干扰。其缺点是:①实验周期较长。准备两个教学内容,并使他们的性质与难度相同难以做到。②难以准备两套测试题难度一致


  3.踏踏实实地实施实验计划


  教育实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即使是实施研究过程,最短一般也需要一个学期,长的可能是一到三年,没有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往往会有始无终,不了了之。因此,从事实验研究,要坚持长期地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并注意随时如实记录相关的实验研究情况,以便积累丰富的资料,和最终的实验结果一起进行分析。


  三、筛选、整理和评价资料


  通过以上途径收集到的写作材料只是原始材料,并不都能写到论文中去,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对资料进行摘录、分类和评价。


  (四)资料的筛选


  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后,第一项工作是筛选,也就是阅读和摘录资料。快速浏览资料,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然后进行摘录。摘录资料就是选取资料中精华部分、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辑录或概括。摘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篇论文中只有小部分内容是需要的,则可以把这小部分内容进行摘要。如果一篇论文的大部分内容都非常重要,则可以通过编制索引的方法记录。如果多篇论文都是论述某一个问题,则可以采用综述的方法来处理。总之,要根据材料的重要性、特点、将来可能的用途来决定摘录的方法,该舍弃的就舍弃,该精简的就精简。通过浏览、摘录资料,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可以把值得借鉴的资料及时积累和保存,便于以后的运用。


  筛选资料时,对写出的索引、摘录的片段或综述的材料,都要注意标明出处,以便日后再次查对。


  (五)资料的整理


  整理资料就是对筛选后的大量的分散的资料进行分类、补充和分析等各种处理工作,使资料简明、有条理,形成新的便于使用的资料系统。


  首先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资料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资料的相同点(共性)和不同点(特性)进行科学的分类。“类”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点(共同特征)的集合。分类是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资料。


  其次是补充资料。这是把全部资料察看一遍,看资料是否足够。如果资料尚有缺漏的或不完整的,则需要进一步充实。


  再次是分析资料。这是把整体资料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以便逐个加以研究,提高认识。分析资料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精华的东西,不为非本质的、杂芜的东西所迷惑),去伪存真(找出事物的真相,不为假象所迷惑),由此及彼(把彼此孤立的资料联系起来,看到事物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资料延伸到那种资料,使内容丰满),由表及里(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找出事物的内部原因,从表层的了解逐步深入到本质的把握)的探索过程。


  对于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研究获得的资料,往往要通过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分析其结果。这时可以采用一些统计软件帮助分析处理,例如运用Excel或SPSS统计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再对处理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六)资料的评价


  经过初步整理的资料,并不能马上运用于写作。在运用之前还应该对资料进行评价。所谓评价,就是对资料的真伪(即真实可靠准确的程度)、价值(好坏、大小、影响的程度)、作用(是否有用、放在什么地方能起作用、能起多大的作用)、性质(与主题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的辨别。就是分辨主要与次要、正确与谬误、新颖与陈旧、深刻与肤浅的差异。通过评价,选择运用准确的、科学的资料,以确保论文写作的科学性。


  第三节科研论文的撰写、定稿和修改


  占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但这只是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要写出好的论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例如,了解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写作特点,根据不同论文的特点构思论文提纲,严密而准确的表达,精心的修改等。


  四、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写作


  (五)经验总结的写作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是中小学教师和领导最常写的一种教育论文,它将在教育(包括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实践中,获得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体会、认识,或教训,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使之成为条理化的理论性总结。例如,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教育,怎样抓好后进生的转化等,在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获得一定的成绩、效果、体会、认识等,并把这些认识写出来,这就是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的写作方法是相当灵活的,一般主要写清楚所进行的某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意义,经验做法、体会认识、取得的成绩效果等。表述的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


  4、描述说明法


  这是着重描述或说明亲自从事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的某些环节或步骤,给人以鲜明的感受认识,然后将自己对这些成功之处的体验加以分析和概括,点出这些环节、步骤等的意义、作用或所体现的某些原则、规律,使人从中悟出某些道理或得到有益的启示。例如,描述教学中比较精彩的一堂课,或一个片段、一次活动的具体过程,然后加以分析说明,总结出相应的原则、规律,推导出一定的结论。这种写法适宜于总结亲身经历的一次(或几次)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属一事一得或多事一得的总结。


  由于这类经验是在短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产生的体验虽然自认为深刻,但仍免不了肤浅,且其意义与作用明显受到时间、环境、条件的限制,因而它的局限性是难免的。


  5、归纳概括法


  这是根据多次经历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结,概括出几条或几个方面的共同的原则、方法,而这些原则、方法是在归纳了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共同环节、步骤后体验到的。写作中要结合描述这些环节、步骤来予以证实说明,使人能具体领会概括出的这些原则、方法的意义、作用和适用范围,并从中悟出它们所蕴含的某些教育规律和理论,以揭示规律,得出结论。


  归纳概括法多属于多事一得或多事多得,适宜于总结一段教育教学实践,对这段实践过程中有意义的环节、步骤、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概括出达到某项教育教学目的的若干途径,解决某一问题的几种方法。组织某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几个原则等。


  这类经验概括出来的方法、原则、途径、看法、认识、体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带有某些规律性,摆脱了具体实践的局限,具有一定范围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6、分析论述法


  这是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概括出的方法、原则、途径或看法、认识、体会作系统的分析、阐述,揭示或论证这些方法、原则、途径或看法认识、体会所体现的教育规律或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总结也描述一些具体的实践环节,但只是引用来证明某种观点、看法的材料或说明性资料。


  分析论述法是在多次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因为只有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从成功解决某项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中概括出独特有效的符合一定规律的原则、方法。才能对深入研究的某一重大教育现象产生深刻系统的看法或认识,因此也才能使之升华,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完全摆脱具体实践环境与条件的局限,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推广运用价值。


  经验总结的结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5、标题


  简单表明《____的几点体会》、《____的几点做法》、《我是怎样____的》、《___的初步探索》。或者以此为副标题,以能概括全部经验的表述为正标题。


  6、前言


  可以概述工作的时间、背景,目的意义。


  7、主体


  着重介绍若干条基本经验,具体写明成功的做法,也可以在这里写取得的效果。“做法”包括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让人明白你是怎样教的,学生是怎样学的。这部分的写法有:①按照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顺序分阶段介绍经验;②将总结的经验归纳起来,分成若干条目,由主到次或按并列的方式逐条介绍。


  8、小结


  简单说明取得的效果,并对取得的经验进行升华和深化,阐述理性的认识。


  也可以按照做法、效果、体会三部分结构文章。“做法”可以分步骤或分条目去说明,每一条做法就是经验的描述。“效果”是“做法”的直接反映,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效果的好坏,可以采用数字说明法,即运用数字来说明效果;也可以采用事例说明法,即通过一两个反映发展、提高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还可以采用归纳说明法,即把教学效果归纳成几点,逐点加以说明。“体会”是在介绍做法和说明效果的基础上理性思考,是对材料的意义和价值的高度概括。写体会可以运用归纳推理法,即从许多具体事例中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运用演绎推理法,即把一般原理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而推导出一种新的认识。


  例如,一位教师对讨论课的教学进行探索[4],首先阐述讨论课的教育意义;接着总结出讨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一是精选讨论课题,二是组织好讨论的过程,三是说明讨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分析讨论课的教学实例;最后总结讨论课的教学效果,以及获得如此效果的原因。


  (六)问题研讨论文的写作


  这是针对教育领域里存在的某些现象、问题,或出现的新情况、矛盾,进行研究和讨论,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方案、措施,从而写成的理论性较强的论文。这类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发现、提出、分析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意见、方法、措施。


  这类论文写作的主要要求如下:


  2、要善于发现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在很大的意义上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问题,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反映,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问题是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们的认识才能不断发展。科研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规律的过程。因此,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衡量所写的论文是否具有创新价值的标准之一。有的教师许多年写不出一篇有质量的论文,可能不是因为他没有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而是主要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写不出有新意的论文。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当前教改形势的发展,敏锐地观察到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深入地去分析和研究问题,以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分析和研究问题


  选定了研讨的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材料,包括事实材料、理论材料、特殊材料,可以通过调查、观察、查阅资料、回忆思考、整理工作笔记和教学后记等方法去收集材料。其次,要找出问题产生、存在的原因,这是为了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分析原因应着重从认识上、政策上、工作方法和主客观条件上寻找,而不是追究个人责任。分析原因要有理有据(包括具体事实、概括事实、特殊事实即数据),就事论理,将问题上升到教育科学理论高度来认识,避免片面性。分析原因还要注意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最后,要了解与该问题相关的其它因素,以及影响该问题解决的障碍所在。


  3、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这就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方案或措施。解决问题是问题研讨型教育论文写作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论文价值和质量的主要标准。能从本质上发现问题,还要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对策要力求做到:①正确。即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②可行。即提供的对策切实可行,根据现有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创造的条件,在预定的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对策。③有效。即对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大作用或明显效果的对策。


  问题研讨型论文的结构形式一般是按照“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来安排。例如,在前言里,描述存在的问题,介绍问题产生的背景,说明研讨这一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在主体部分,对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从各个方面寻找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分析原因要具体、实际、多方面;充分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或建议,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过硬的事实,材料具体而有力。在结尾部分,是水到渠成地推导出精当的结论。


  例如,一位教师在《重提“写简认繁”——从对“惊涛骇浪”的误解说开去》[5]一文中,首先,指出对“惊涛骇浪”的误解,不但在一般教师和学生中存在,而且举出5种具有某种权威性的工具书中的解释都是错误的。说明了这种错误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举出了四种权威性较高的工具书《说文解字》、《字汇》、《词海》以及王力《古代汉语》等加以证明,又列举了6篇文章作为旁证,3篇是正确使用的例子,3篇是正确理解的例子。最后,文章经过充分的论证以后提出,造成,对“惊涛骇浪”误解的根本原因,就是“写简而不认繁”,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写简而认繁”。这就是作者的结论。


  (七)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的考察。在教育工作中,为了了解教育、教学的有关情况,教师对学校、社会、家庭等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的情况、结果写成书面文字,这就是调查报告。


  前文我们已经阐述了教育调查的方法。这里将着重说明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是:1.要具有全面性。写调查报告,是为了供上级领导了解有关情况或制定教育的政策、法规、措施,或帮助教师了解某种教育、教学的现状,探求某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因此,要全面地反映所调查的情况。2.要具有客观性。反映调查的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带有感情色彩或个人倾向。这和学术论文不同,学术论文要有自己的见解、观点,调查报告则有如实反映现状,不歪曲,不隐瞒,不夸大。


  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如下:


  1.题目。用一句话反映调查的主要问题或现象,还可以加副标题,用来说明调查的范围等。


  2.导语或前言。简要介绍进行某项教育、教学调查的目的、缘由,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调查的意义、价值等。


  3.正文或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中心部分。介绍调查的情况、调查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常见的写法有:①按照调查的顺序写,就调查的问题逐项阐述清楚。②按照调查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项目依次写作。③把调查的有关问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每个方面加上一个小标题。④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写,从对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部分写作要注意采用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例如《小学生读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6]一文,在阐述“关于小学生对报纸的处理方式”的问题时,先把调查获得的数据列表加以反映,然后再用文字进一步说明:“通过“小学生报纸处理方式”的调查,我们发现四个隐含于其中的问题。(1)信息抛弃而不知保存。由表9可知,扔掉和部分扔掉报纸的占38%,说明资源浪费、信息抛弃的现象相当严重,旦不少小学生是随看随丢,随拿随抛,没有信息保存的意识。据许多教师和学生反映,每次大扫除,垃圾中最多的东西是报纸。(2)盲目保存而不思加工。(3)进行加工而不知方法。(4)简单储存而不知应用。”


  4.结语及建议。写出经过调查研究后的结论性意见,回答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或促进发展的建议、对策、措施等,为领导制定政策方针的参考,或为教师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提供思考、研究的依据。这部分的写作要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例如,有的老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据上分析,我们以为,要改变上述不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当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一是我们应教给学生必要的文体知识,使学生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并知道各种文体的基本阅读规律、方法与要点,会因文定读法;二是应当加强阅读预期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时的主动性,应使他们掌握常用的预测方法,如据题预测文体,主要内容,文章重点与中心,可能要回答的问题,据前文内容预溯结果等等。其次,我们应当努力使教学方法可操作化、有序论,要点清楚,使学生可以模仿,重复操作。最好是将阅读方法归类、命名,列出基本操作步骤,指出它的适用对象与范围与相关课文结合,教给学生。并教会学生根据文体、阅读要求等选择相应阅读方法的方法,也即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强化策略指导。其二,阅读目标应当清晰、具体,可测化,使之成为学生阅读课文时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调节阅读行为的工具。教师应该对一篇课文、一个单元分别列出具体清晰的阅读目标,而不能笼统地定为“使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等,应根据知识点来制订阅读目标,逐步养成学生有目的阅读的习惯。另外还应指导学生应用阅读目标调节自己的阅读行为,评测阅谈理解,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确定阅读策略,提高所用方法的针对性与效率。


  5.附录。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这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附录要简明扼要。


  例如,下面是一种按照调查的项目撰写报告的简单结构:


  ……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三调查的内容、方法


  四调查的经过、结果


  五调查的结论及建议


  (八)实验报告的写作


  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前文已有论述,这里着重阐明教育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教育实验报告的结构形式如下:


  6、题目


  这是用文字形式来固定选题,也是论文内容、主旨的集中反映。实验报告的题目要求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报告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首先,题目应表明报告的最重要特定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力戒空泛。其次,要简洁精练,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还不能表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可采用正、副标题的方式处理,正标题写得概括些,副标题再进行补充、说明和限定,写得具体些。再次,要合乎逻辑,即词语的运用和搭配要符合事理。


  7、署名


  署名的作用,一是肯定成果的归属,二是便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三是表明作者对论文的负责。署名的位置一般在标题之下独占一行写在正中的位置,同时写上作者的单位、邮政编码。


  8、摘要


  这是作者对论文的全部内容摘出要点。摘要是报告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为200──300字,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以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通过阅读了解论文的大概内容。


  9、关键词


  这是列出报告涉及的5个左右的关键术语,便于利用计算机管理文献,通过关键词迅速查找到相关论文。


  10、前言


  也称引言、导言,主要介绍实验设想的形成,一般包括:(1)说明怎样确立实验课题;(2)说明别人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做的研究工作;(3)说明实验的目的。


  6、方法


  实验报告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便于读者对整个研究过程作出评价,或进行重复实验。这部分内容包括:(1)界定实验中涉及的关键概念。(2)说明实验的范围。一般是指怎样确定实验对象(人数、年龄、性别)。(3)介绍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4)写清实验假说。


  7、结果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介绍实验中收集到的材料和数据。为了便于阅读,材料和数据可以用经过整理的图表加以形象的描述,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说明。


  基本内容包括:(1)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既有对定性资料的归纳,又有对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等。(2)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或结论。


  结果部分的撰写,要注意以下要求:(l)叙述的是作者本人实验研究结果,以准确无误的数据资料说明问题,以陈述事实为主,不应夹杂前人或他人的工作成果,也不应外加研究者的主观议论和分析,从而保证结果的纯洁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强调实事求是,真实可靠)(2)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数据资料,不仅要严格核实,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而且要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从数量变化中揭示出所研究事物的内在必然关系,而不是事实的罗列。(3)资料翔实,层次清晰,前后连贯,文字准确简明。结论是建立在对研究所搜集事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基础上,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切忌夸夸其谈、任意引伸夸大。


  8、讨论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评价,是实验的深化,是理性的升华。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讨论部分的作用有:(1)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为本研究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2)对结果中不够完善之处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为得出结论铺平道路。


  讨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2)对本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的探讨。(3)比较自己的实验和别人的实验结果是否一致。(4)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实验研究中尚未解决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如何推广研究提出建议。


  9、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作简单的小结。主要是概括说明该项实验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证实或否定了什么观点。一般以条目的形式来表达。


  下面就实验报告的关键部分结合“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验”的例子作进一步的说明。


  二、研究课题的提出


  该课题主要是针对如下背景而开展研究的:一是当前中学教育已形成了僵化和封闭的系统,这表现在教育以应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从而造成了教学上的高消耗低效率的严重后果,无法适应当代学生健康、活泼、创造性地发展的需要。二是该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三是全国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展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验研究,正是为了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应尽快更新教育观念、革新课程内容,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


  首先,是研究假设:开放性的教学,是以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导向,以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要求为依据,通过教师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结构的开放,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宽各学科教学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是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吸取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国内外教育家有关开放教育的观点等。


  再次,是被试的确定: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各选出四个情况相近的班级,随机确定两个为实验班,另两个为对照班。


  最后,是实验的操作。


  对照班按照常规进行教学。


  实验班实施开放性教学。开放教学的体系包括:1、教育思想的开放。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思想观念。首先,教师具有开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确立开放的学生观。2、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科教学内容依托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这是因为目前的学科教材体系较陈旧,内容有所落后,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尚未发行的情况下,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进行教材的相应改革。即使新的教材出现了,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却不断地迅猛发展,也还是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及时给学生补充最新的信息。教学内容的开放主要抓以下几项工作:(1)向生活延伸。(2)注重学科之间的沟通。(3)加强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4)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3、教学过程的开放。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结构向立体信息交流结构转化。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群体信息交流、小组信息交流、个体信息交流的作用。4、教学手段的开放。充分利用学校安装的闭路电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的作用,把教学内容变虚为实、化远为近、促静为动,从而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5、教学空间的开放。要求各科教学结合所教的内容,广泛开展课外和校外学习活动,融课内外为一体。6、学生思维的开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强调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开放题的研究和设计,注重变机械重复训练为开发思维训练,变单向求同思维为多向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表现,培养良好习惯和思维品质。7、教学结果的开放。教学结果不以完成教材教学任务为标志,以激发学生课外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为己任;不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为终结,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为目标;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手段,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


  三、实验的结果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该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二)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三)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各科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的成果等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论与分析


  研究结论:实行开放式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增强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这些成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开放性教学体系符合系统论的科学原理。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如果是封闭的,其信息只能在其内部中交流,信息的容量和再生性是有限的;如果是开放的,能够和外界进行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其信心容量将成倍增加,信息再生性非常巨大;而且开放性越大,交换越多,则效果越好。开放性教学把封闭的教学系统改变为开放的教学系统,开拓了丰富的信息源。


  其次,开放性教学模式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当代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里,教育体系和教育设施将越来越开放,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开放性教学的研究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努力的。


  再次,开放性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在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广阔的环境,并努力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反映在学生主动探究未知领域,能动吸取知识,积极迁移能力。尤其是在教育环境和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把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放在重要位置,真正落实素质全面发展,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最后,开放性教学是实行创新教育的有效形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创新教育成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中国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都离不开发挥学生主体性。开放性教学模式的两个重要支撑点是:一是强调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二是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功能多在于获得已有的系统知识、经验和技能,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而在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中,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改善环境,使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因此,开放式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五、校对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论文正文写完后,接下来的工作时仔细校对引文,做好注释,列出参考文献等。这看来似乎是微小的工作,但反映了作者是否具有严谨的文风。


  所谓引文,是指在论文写作中,由于论述上的需要而摘引一段或几句他人的著作或论文的原话,这种摘引必须加以注明。


  摘引的内容主要有有:①观点摘引。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著名的教育家、专家等的教育、教学的观点、思想。这种摘引可作为论点,也可作为论据。②论据摘引。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或论文中的材料,作为自己论述的根据。这种摘引,可以是事例、调查、研究结果,也可以是图表、数据等。③研究方法的摘引。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别人著作或论文中的某种调查、研究方法来解决自己的研究课题。


  摘引的方法有:①直接摘引。把别人著作或论文中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点或论据摘引出来。这又分为两种:一是段中引用,把引用的原文放在一段之中,并加冒号和引号。二是提行引用,把重要的或强调性的引文提行自成一段,书写时比正文缩两格,不用引号。②间接引用。这是引用原意而不是原话,不用引号,只用冒号或逗号。教科书上的基本理论不算文献,引用时可不加注释。摘引必须忠实原文的本意,不可主观臆断,断章取义;摘引要力求精当,不能连篇累牍,淹没了自己的观点。


  凡是直接摘引,都应该加以注释。注释的方式主要有:①夹注,在正文中间,引文后面,用括号标明。②脚注,在正文本页下端加注。③尾注,在全文最后加注。


  凡是间接摘引,或者对论文写作产生很大启发的文献,都应该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注释和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如下:①图书: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如是中译本:原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社、出版年,页数。②期刊:作者、题目、期刊名、年、月、日、卷、期、页。多名作者用顿号隔开,三人以上用“等”。


  六、修改润色


  论文写完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除了少数一气呵成的论文之外,大多数论文的初稿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反复修改。《论语》中曾记载郑国起草文件的过程:“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裨谌、世叔、子羽都是郑国大夫,子产是郑国宰相,一篇公文,经过四位学者的拟稿、评论、修改和写定,反映出古人对写作具有十分的审慎、认真的态度。教育论文的写作,同样应该是写和改相结合,高度重视对文章的修改。只写不改,出产的往往是半成品;即写又改,才有可能使文章臻于完善。


  修改文章的原则是着重于考虑观点、材料和结构的修改,在这基础上再考虑语言文字的润色。首先,是斟酌观点。看看观点是否有偏颇的、片面的、尤其是错误的地方,注意把偏颇的改为稳妥的,把片面的改为全面的,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同时在修改时力求进一步深化论文的观点,如把肤浅的改为深刻的,把平淡的改为新颖的等。其次,是增删材料。有的人写论文常出现的问题是有观点无材料,或材料单薄、贫乏,这就需要补充材料;有的人则相反,把所有收集到的材料都写到一篇论文中去,舍不得割爱,这样材料庞杂,有说服力的材料与说服不大的材料混在一起,甚至被淹没,这就需要作者把多余的材料删掉。再次,是梳理结构。这主要仔细推敲论文的条理是否清晰,层次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开头和结尾是否协调,过渡照应是否周全,尤其是长篇论文要特别注意行文时分清层次,并利用小标题的形式表明层次,多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便于读者阅读时迅速把握论文的总体内容。最后,是润色语言。在论文初稿的写作过程中,往往顾不得对语言表达作仔细的考虑,总有语言运用不十分恰当的地方,也免不了写错或写误了的词语,在修改时要注意加以改正,力求语言表达简明、流畅,通俗易懂。


  修改文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提出几点仅供参考:


  4、吟朗鉴评


  写后仔细阅读是修改文章的重要手段。要确定一篇论文何处需要修改,如何修改,首先要进行认真的鉴定和评价。鉴定和评价的过程,就是阅读、比较和分析的过程。从修改文章的心理过程来看,我们在写文章之前进行构思,在脑里会形成要写的文章的表象;写完后阅读文章,在脑里又形成已写成的文章表象,两个表象进对比,从中发现差异,这是修改的起点。因此,古人说:“新诗改罢长自吟”(少陵诗)、“新诗不厌百回读”(东坡诗),鲁迅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这些都是著作家的真知灼见。


  5、咨询师友


  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写成之后则会思想有所松弛,或者由于受个人的认识的限制,因此,自己不一定能发现文章不足之处。这时请教同行,或者有条件时请教对这一问题素有研究的专家,会有所收益。咨询师友既要诚恳虚心,不耻下问,又要主见。虚心则能容纳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自己的提高。有主见则不至于因为各人认识不同而见仁见智时不知所从,做到择其善而从之。


  6、冷却处理


  有时候文章写完后一时无法修改,可以先放一段时间,等摆脱原来的思路后再拿出来修改。这时可能有了新的材料、新的认识,甚至是新的思路,容易发现原文不妥之处,有利于改出新意。正如清代戏曲家李笠翁所说:“文章出己之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观之,则妍媸妙丑之间,非特人能辨别,无亦自解雌黄矣。”(《闲情偶寄》)


  主要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2、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


  3、江洪春编著:《中小学教论文写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5、陈德木:《教育经验与经验总结的撰写》,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1期,P17。


  [1]徐辉:怎样上好讨论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


  [2]华元林:重提“写简认繁”——从对“惊涛骇浪”的误解说开去,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


  [3]李忠、蒋倩:小学生读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6:11


  [4]徐辉:怎样上好讨论课,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


  [5]华元林:重提“写简认繁”——从对“惊涛骇浪”的误解说开去,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


  [6]李忠、蒋倩:小学生读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6:1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qkbk/xiezuozhidao/2982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