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政策解读
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近年来随着国际化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英语的重要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关注湖南职称评审--19位中小学教师评上正高职称仅1人教英语
株洲县五中的阳志长教了32年的数学课,今年2月17日春季开学的第一课是他以正高级职称的身份给高中生上的一节课。
和阳志长一起,湖南今年有19位中小学教师评上了正高职称(株洲8位,常德11位),公众对他们的一个称号是“中小学教授”。在此之前,湖南小学教师的职称中级就到顶,中学教师则是副高级到顶。
“大改我们怕出问题,小改的话我们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阳志长说,他最大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
2月17日下午两点多,株洲县五中325班的高二学生上新年第一堂数学课,这也是阳志长晋升为正高级职称后走上讲台的第一课。
课堂只用三分之一时间讲课
课堂看上去和平时没有太大的差别,几十个学生分成8排坐在教室里,墙上贴满着学生自勉的小纸条,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摆着一摞一摞的课本,让面积不大的课堂更显拥挤。
学习在正式上课之前就已经开始,阳志长的课堂采取“1+1”的模式,即一节自习课加一节互动课,与此相配合的,是学校老师专门给学生制定的一份《学案》,这份大纲式的《学案》是学生的第二课本,里面制定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方案。
课堂要学什么,难点在哪里,教室里的几十个学生已经了然于心。阳志长上课之前,他的学生已经通过前一晚的自习课掌握了基本内容,通过习题知道难点在哪。以前的晚自习是复习,现在成了真正的“学习”。
数学课开始之前,几个学生把他们提前做好的练习题誊写在黑板上,这节课要学习“圆的极坐标方程”,阳志长要讲的主要内容就在学生的这几个习题里面,40分钟的课程里,他只会讲15到20分钟,主要用来引导学生,其他的时间用来互动。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真正讲课的时间只占到大概三分之一。”阳志长希望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延长至课堂之外,他不给学生留作业,而是主张“把学过的东西加深内化”。
评定包括学生家长的满意度
株洲县五中党政办公室主任罗光义还记得,株洲的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安排得非常紧凑,株洲市教育局在2013年10月16日通知后,五中有两位老师报名参评。
想要评选正高级职称,除了教研能力之外,还要有足够优秀的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获得学生和同行的认同。
株洲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副科长杨柳介绍,以前的评价标准比较模糊,主要看论文,改革后会将评价标准量化,采取全方面的评价标准。在整个职称评定的过程中,评价标准是统一的,程序也是公开透明的,老师知道评委们怎么看他们的材料。
具体来说,株洲市教师评选正高级职称的时候,集中评审占40%,这部分主要看候选人的个人材料,由同行专家评;实地考核的比重更大,占到60%的份额,包括现场听课、教师座谈、学生及家长满意度测评等内容。
株洲县五中参评的两位教师最终都通过了株洲市教育局这一关,但是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现场讲课中,两位老师中仅有阳志长通过。
最终湖南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教育部19人,评定均获通过。
“职称评定只是一个小范围的改变,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专业的评价体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现行的职称评定办法行政化很严重,存在只看形式、不看内容的弊端,改革的目的在于让评审制度以专业的方式进行,减少行政干预。
盘点
19位中小学教授中3位副校长、1位纪委书记
株洲:管理人员评正高必须参与教学
在湖南省职称改革的首批19人正高名单里,醴陵市来龙门街道中心学校的文巧凡、石门一中的侯宏泉以及常德师范附属小学的何春贞特别显眼,他们的行政职务均是“副校长”,株洲市二中的黄国雄则是纪委书记。不少人担心的,正是正高级职称一出来就成了一些领导上升的台阶。
“按照规定,学校的管理人员如果想评选正高级职称,那么他之前的教学工作量不能够少于一线教师的三分之一。”株洲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王强说,除了教研员之外,管理人员想评定正高级职称也必须参与教学。在湖南省教育厅最终公示的材料里,上述几位学校管理人员均有一线教学任务。
“原来中小学是两个独立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学教师至副高级到顶,小学教师至中级到顶。”株洲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副科长杨柳说,在以往的职称评价体系里,一位教师在30多岁评上副高级职称后就缺乏了更多激励,可能脱离一线教育。
株洲市二中的纪委书记黄国雄在1996年就已经评上副高级职称,在19人之中属于较早获得这一资历的,32岁就碰上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保持“副高级”职称长达17年之久,甚至比他之前参加工作的时间还要长。
在新的政策下,如果教师想更进一步,就必须有一线教学经历,在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大伟看来,这实际上给了一线教师前进的动力,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新的政策打通了他们上升的渠道。
职称改革今年全面推行
2009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在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大伟介绍,根据教育部的安排,2014年将在全国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这意味着湖南省今年也将全面推广这一改革。
记者范典 实习生郑洁
评定职称应教研与教学并重
嘉宾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罗光义株洲县五中党政办公室主任
汪瀛 株洲市四中历史教师,我省首批“中小学教授”之一
记者:湖南最新评上正高级职称的19位中小学教师里,多数教师均已评上副高级职称数年甚至18年之久,十几年再跳一级,对于他们本人和教师群体会有哪些影响?
储朝晖:从整个职称评定来说,新的职称制度改革给了他们更广的发展空间。一般的看法认为,大学教师知识比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更渊博,但从教育的内涵来说,越是基层的教育,覆盖的范围越广,要求甚至更高。
以前的评价标准导致基层教育长期缺乏师资力量,也导致幼儿园、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新的职称制度改革,应该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不同的教师岗位,都应该有知识水平高、专业性强的老师。
罗光义:农村老师的工作甚至比大学教师还要辛苦,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之间的差别很大,新增正高级职称之后,与之前的副高级职称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不管评上还是没有评上,这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鼓励。
记者:评选正高级职称时,教师的一线教学经验被更加看重,怎么看待这一变化?
储朝晖:和中小学教师初级职称不同,评高级教师应该论文和一线经验并重,教学经验是必要的、论文也是必要的,以前评高级职称只看论文,而且是以外行的形式看论文,主要看发在哪本杂志、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不是看内容。
汪瀛:教育、教学、教研应该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三项基本技能。不要人为地将教研与教育教学对立起来。教师教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发表自己的教研成果是为了让他人借鉴。需要反对的是为教研而教研,为评职称而出版或发表没什么价值的著述。
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来说,应该具备较强的教研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教研成果是判断他是否具备较高教研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重要依据,当然,这不是唯一依据。
记者:根据教育部的安排,2014年开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在全国铺开,这一政策目前的实施状况如何、前景如何?
储朝晖: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各地的进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并且范围有限。职称评定只是一个小范围的改变,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专业的评价体系。现行的办法行政化很严重,应该让评审制度以专业的方式进行,减少行政干预。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改革是一个利好消息,不过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记者:若全面铺开,这一改革将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职称制度改革与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有什么样的联系?
储朝晖:综合改革主要是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招考制度的改革,中小学职称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人事方面的改革,与综合改革没有直接的联系。记者范典
声音
“教授”们对职称改革这么说
王建立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是一个机遇,可以使更多优秀的人才留在基础教育的一线,鼓舞他们终身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于评上正高级职称这回事,心里很自豪,但也会保持着一个平常的心态,一如既往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王建立,攸县语文教研室主任,参加工作33年了,2002年取得副高级职称。他崇尚主体性、发散型、生活化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教研员,主要的工作就是听课,与老师们探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汪瀛
职称制度改革能够促使教师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评上了正高级职称,别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压力更大,只希望在教学和教研上继续努力。
——汪瀛,株洲市四中历史教师,1983年开始当老师教历史,1997年获得副高级职称。他的课堂采取“小组模块”的方式,课桌不是方方正正地排列,而是一组一组围成几个圈。每个班分6个模块左右,每个模块6到8个人,每个组都会按照学生的成绩均衡。
郭智
我是教体育的,不同于其他的老师,上课已经有十几年没用过口哨了,我觉得这样更有人情味。体育老师不应该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也要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过去评了副高级职称就到站了,也不是说懈怠,只是压力也就小一些了,工作热情多少会受些影响。这次改革对一线教师是个极大鼓舞。既然是率先做了这个事情,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个职称。
——郭智,醴陵四中体育老师,1990年开始工作,13年后获得副高级职称,他是这次19个中小学教授中唯一一个文体老师。
阳志长
老师做的是良心活,我把教师这份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对于老师而言,确实是一种激励。不会看得很重,挂上“中学教授”这个头衔之后,不管教学还是教研,跟以前并无二致。
——阳志长,株洲县五中数学组教师,1982年开始工作,2000年就已经评上副高级职称,时隔13年才再跳一级。
黄国雄
这样的改革说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趋于科学和完善。以前没有正高级职称,顺利的话,一个老师30来岁就到顶了,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从社会层面来看,医疗等其他职业都有正高职称,单单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没有,给人的感觉是这一行的技术含量不高,说严重一点是职业歧视。评正高级职称并不是为了待遇,而是一种专业追求,也不会因为评不上正高就不努力工作。
——黄国雄,株洲市二中物理老师,也是学校的纪委书记,1981年就开始当老师,已经获得副高级职称17年。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他更注重的是实验性的教学,曾主持开发了一门校本课程“趣味物理研究”,还曾登上过北大讲坛。
马云
现在中小学也可以像大学一样评职称,这种职称评定方法能更好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这能让教师有更明确的目标,工作、学习、教学走向更高的一层。
——马云,汉寿县第一中学语文老师,1982年当老师,2001年获得副高级职称。
陈延军
一个老师最主要的就是人格魅力,老师要交给学生的是一把钥匙,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在沿海地区早就开始实行了。现在正高职称数量虽然少,但至少给了基层教师一个奋斗目标,对整个教育战线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陈延军,常德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参加工作近30年,获得副高级职称12年。此前,他在临澧一中教了十几年的历史,带的都是高三学生。
陈淑平
在基础教育领域增设正高级职称,可以防止骨干老师职业倦怠,激励老师学习,不断前行。——陈淑平(女),桃源县一中英语老师,1988年开始工作,2000年获得副高级职称。她的英语课堂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她想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把一度让学生头疼的英语变得饶有趣味。对于学生,她实行“放四权”政策,把表达权,思维权,演练权和归纳总结权给学生,师生互动较多,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投入。
汪文满
30多岁就评了副高级,没有什么动力。现在职称升了一级,更有奔头了。
——汪文满,临澧一中化学老师,工作了23年,获副高级职称有9年之久。他的教学理念很朴素: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
刘业庆
在乡里,评个中级就了不得了。当时很多同事说,“刘老师,你这么年轻就评上了副高,以后都不需要上课了,可以搞行政”。可我是一个政治老师,坚信政府会有重大改革。这次改革是个好的导向,淡化了文凭、淡化了资历、淡化了论文,更多地注重一线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成果、教育理念。对于我的同事而言,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刘业庆,安乡县深柳镇城北中学政治老师,也是教科室主任,1986年开始当老师,是此次评选上正高级职称教师中唯一的一个乡镇中学老师。
朱福文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认真备课,多关心学生,看他们需要什么。学生没有好坏的区别,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用心。希望国家能全面放开政策,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
——朱福文,临澧一中数学老师,43岁,是这次正高职称教师中年纪最轻的。1995年从国防科大数学系毕业后,他就回到了家乡当老师。
成程
这个政策能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能够让评上高级职称的年纪较轻的老师有个奔头。职称变化带来的工资待遇增加不是最主要的,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让老师也感到自豪,这就是一种很大的力量。
——成程,常德一中物理老师,也是教科室主任,今年49岁,33岁时评上副高级职称。
侯宏泉
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发现自己;搭建一个个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创造一个个机会,让学生成功自己。在知天命的年纪评为“教授”,是个莫大的安慰。
——侯宏泉,石门一中副校长,在学校担任化学老师,1983年开始上班,工作15年获得副高级职称。虽是化学老师,他却颇有诗性,他把自己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理解,融进了四句话里:激发兴趣促自学,巧搭台阶促自思,巧设情境促自探,情感交流促自奋。
何春贞
作为小学老师,评上正高级职称以后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如果不努力教学,就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何春贞(女),常德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也是语文老师,在教师岗位上已经有29年。
其他
夏开举澧县一中数学老师,今年58岁,1996年评上副高级职称,在19人之中资历最久。夏开举坚持自己制作导学方案,在他看来,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
吴虎春45岁,炎陵一中教研组长,物理。
文巧凡(女)51岁,醴陵市来龙门街道中心学校副校长,语文。蔡建平(女)51岁,株洲荷塘区教研室教研主任,数学。
李秉忠 57岁,澧县一中,语文教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zhengcejiedu/190460.html